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及方法,包括基底,所述基底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控制塊,控制塊為中空設置,且控制塊的頂部內壁上固定安裝有處理芯片,處理芯片上搭載有郵政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控制塊的左側內壁和右側內壁上均固定安裝有運出倉庫管理模塊和地圖信息系統,且控制塊的底部內壁上固定安裝有運入倉庫管理模塊和車輛運力管理模塊,運出倉庫管理模塊、運入倉庫管理模塊、車輛運力管理模塊和地圖信息系統均和郵政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網絡傳輸連接。本發明專利技術能根據實際的運輸量選定不同運力的郵政車輛,提高了郵政車輛資源的利用率,能夠規劃性價比更高的運輸路徑和備用路徑,降低了運輸成本。降低了運輸成本。降低了運輸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及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云數據處理系統
,具體為一種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及方法。
技術介紹
[0002]在汽車出現以前,都是靠馬車和信使運送郵件,1897年10月17日,英國的不列顛發動機辛迪加公司,給郵電部提供試用的戴姆勒汽車,是世界上最早的郵政汽車。從這一天起,在圣馬欽茲
·
魯格朗德和倫敦西南郵局之間4.4千米內,開始試用這種車輛,這種郵車每天裝信袋最多時達400千克,每天往返5次,和馬車相比,估計單程都是23分鐘,但是試驗結果報告說:“汽車比馬車僅速度穩定,還有很多時候比原定時間提前到達目的地?!彪S后該郵局又在金格斯頓,阿蓬,泰晤士之間,進行小型包裹運輸試驗。途中往返48千米,5小時內全部送完,1898年6月17日,蘇格蘭韋斯特汽車公司生產的一輛戴姆勒4輪郵政車,開始試驗投送郵件。
[0003]現有的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不便于根據運輸量的多少選擇適宜運力的郵政車輛,導致資源的利用率不高,處理的效率和效果不佳,不利于推廣使用,所以我們提出了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及方法,用以解決上述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及方法,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包括基底,所述基底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控制塊,所述控制塊為中空設置,且控制塊的頂部內壁上固定安裝有處理芯片,所述處理芯片上搭載有郵政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所述控制塊的左側內壁和右側內壁上均固定安裝有運出倉庫管理模塊和地圖信息系統,且控制塊的底部內壁上固定安裝有運入倉庫管理模塊和車輛運力管理模塊,所述運出倉庫管理模塊、運入倉庫管理模塊、車輛運力管理模塊和地圖信息系統均和郵政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網絡傳輸連接。
[0006]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為了能夠識別多個運出倉庫,所述運出倉庫管理模塊上傳輸連接有運出倉庫,且運出倉庫的數量設置有多個,多個運出倉庫的后側均和基底的前側固定安裝,所述運出倉庫包括標識單元、剩余容量單元和網絡模塊,且網絡模塊和運出倉庫管理模塊網絡傳輸連接。
[0007]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為了能夠識別運入倉庫,所述運入倉庫管理模塊上傳輸連接有運入倉庫,且運入倉庫的數量設置有多個,多個運入倉庫的后側均和基底的前側固定安裝,多個運入倉庫包括標識單元、剩余容量單元和網絡模塊,且網絡模塊和運入倉庫管理模塊網絡傳輸連接。
[0008]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為了便于識別運入倉庫和運出倉庫的狀態,所述運出倉庫
和運入倉庫上分別設有運出倉庫空閑判定單元和運入倉庫空閑判定單元,且多個運出倉庫和運入倉庫的后側內壁上均固定安裝有感應器,多個感應器分別與其相對應的運出倉庫空閑判定單元和運入倉庫空閑判定單元網絡傳輸連接。
[0009]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為了便于規劃運輸路線,所述地圖信息系統上傳輸連接有網絡優化模塊,且網絡優化模塊上傳輸連接有路徑管理模塊。
[0010]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為了對郵政車輛的運力進行分級別,提升資源的利用率,所述車輛運力管理模塊上設有車輛資產、技術狀態、車輛里程和車輛年限,且車輛運力管理模塊上傳輸連接有大運力車輛、中運力車輛和小運力車輛,所述大運力車輛、中運力車輛和小運力車輛的數量均設置有多個,多個大運力車輛、中運力車輛和小運力車輛均停放在基底的前側。
[0011]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為了便于標識運力車輛,所述大運力車輛、中運力車輛和小運力車輛上均設有車輛標識,且大運力車輛、中運力車輛和小運力車輛上均設有車載GPS,多個車載GPS均和車輛運力管理模塊傳輸連接。
[0012]優選的,基于上述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的控制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0013](S1)、向運入倉庫內運輸郵件時,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通過運入倉庫內的感應器判定運入倉庫的閑置狀態,當運入倉庫忙碌時,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將該車輛指揮至空閑地區進行等待,等到運入倉庫閑置時,再向內運輸,運入倉庫處于閑置狀態,直接向內進行運輸;
[0014](S2)、從運出倉庫內運出郵件時,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根據需要運輸的運輸量選定運力車輛,記錄運力車輛的車輛標識,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通過地圖信息系統規劃運輸路徑和備用路徑,將運輸路徑和備用路徑導入該運力車輛的導航內;
[0015](S3)、當需要對運力車輛進行維護時,根據車輛里程信息對應的車輛標識定位待維護的車輛,對車輛進行檢測,制定維護計劃和維修耗費時間,對車輛進行維護,駕駛員驗收維護好的車輛,生成車輛維護記錄,將記錄儲存在車輛維護模塊上;
[0016](S4)、本專利技術能夠根據實際的運輸量選定不同運力的郵政車輛,提高了郵政車輛資源的利用率,還能夠規劃性價比更高的運輸路徑和備用路徑,降低了運輸成本。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益效果是:
[0018]1.本專利技術為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采用感應器來識別運出倉庫和運入倉庫的空閑狀態,能夠精確的指揮郵政車輛,郵件的運入和運出更加有序。
[0019]2.本專利技術為了便于降低運輸成本,通過設置的地圖信息系統,在運輸地和運輸目的地之間規劃性價比最高的運輸路徑和備用路徑,備用路徑用來防患運輸路徑擁堵的狀況。
[0020]3.本專利技術能夠根據實際的運輸量選定不同運力的郵政車輛,提高了郵政車輛資源的利用率,還能夠規劃性價比更高的運輸路徑和備用路徑,降低了運輸成本。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主視結構立體圖;
[0022]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主視結構剖視圖;
[0023]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運出倉庫結構立體圖;
[0024]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框圖;
[0025]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車輛維護過程流程圖。
[0026]圖中:1、基底;2、運出倉庫;3、運入倉庫;4、大運力車輛;5、中運力車輛;6、小運力車輛;7、控制塊;8、處理芯片;9、運出倉庫管理模塊;10、運入倉庫管理模塊;11、車輛運力管理模塊;12、地圖信息系統;13、車輛維護模塊;14、感應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7]在下文的描述中,給出了大量具體的細節以便提供對本專利技術更為徹底的理解。然而,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是,本專利技術可以無需一個或多個這些細節而得以實施。在其他的例子中,為了避免與本專利技術發生混淆,對于本領域公知的一些技術特征未進行描述。
[0028]實施例1
[0029]請參閱圖1
?
5,本實施例提供了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包括基底1,基底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控制塊7,控制塊7為中空設置,且控制塊7的頂部內壁上固定安裝有處理芯片8,處理芯片8上搭載有郵政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控制塊7的左側內壁和右側內壁上均固定安裝有運出倉庫管理模塊9和地圖信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包括基底(1),所述基底(1)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控制塊(7),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塊(7)為中空設置,且控制塊(7)的頂部內壁上固定安裝有處理芯片(8),所述處理芯片(8)上搭載有郵政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所述控制塊(7)的左側內壁和右側內壁上均固定安裝有運出倉庫管理模塊(9)和地圖信息系統(12),且控制塊(7)的底部內壁上固定安裝有運入倉庫管理模塊(10)和車輛運力管理模塊(11),所述運出倉庫管理模塊(9)、運入倉庫管理模塊(10)、車輛運力管理模塊(11)和地圖信息系統(12)均和郵政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網絡傳輸連接。2.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出倉庫管理模塊(9)上傳輸連接有運出倉庫(2),且運出倉庫(2)的數量設置有多個,多個運出倉庫(2)的后側均和基底(1)的前側固定安裝,所述運出倉庫(2)包括標識單元、剩余容量單元和網絡模塊,且網絡模塊和運出倉庫管理模塊(9)網絡傳輸連接。3.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入倉庫管理模塊(10)上傳輸連接有運入倉庫(3),且運入倉庫(3)的數量設置有多個,多個運入倉庫(3)的后側均和基底(1)的前側固定安裝,多個運入倉庫(3)包括標識單元、剩余容量單元和網絡模塊,且網絡模塊和運入倉庫管理模塊(10)網絡傳輸連接。4.采用權利要求2所述的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運出倉庫(2)和運入倉庫(3)上分別設有運出倉庫空閑判定單元和運入倉庫空閑判定單元,且多個運出倉庫(2)和運入倉庫(3)的后側內壁上均固定安裝有感應器(14),多個感應器(14)分別與其相對應的運出倉庫空閑判定單元和運入倉庫空閑判定單元網絡傳輸連接。5.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郵政車輛運力平臺云數據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圖信息系統(12)上傳輸連接有網絡優化模塊,且網絡優化模塊上傳輸連接有路徑管理模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成利,郭海燕,黃玉,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南寧市分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