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殺菌釜的電動傳動機構,包括鍋體,所述鍋體內設有傳動組件,所述傳動組件上形成一傳輸區,所述鍋體上設有驅動傳動組件運動的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包括設置于鍋體外側的驅動件以及連接驅動件與傳動組件的聯動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降低了人工成本、縮短了加工時間、提升了加工效率。工效率。工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殺菌釜的電動傳動機構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殺菌釜,特別涉及一種殺菌釜的電動傳動機構。
技術介紹
[0002]殺菌釜又叫殺菌鍋或者殺菌機。殺菌鍋主要用于食品行業、醫藥等各個領域,殺菌鍋由鍋體、鍋蓋、開啟裝置、鎖緊楔塊、安全聯鎖裝置、軌道、滅菌筐、蒸汽噴管及若干管口等組成。
[0003]現有體積較大殺菌釜的鍋體縱深深度較長,現有的設計操作是在鍋體內設置導軌,將待加工的食品盤放置在內臺車上,通過人工推動內臺車并配合導軌的方式將內臺車從鍋體的入口推進鍋體的底部。由于殺菌盤必須擺在內臺車上人工才能推動并受整車的重量影響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之人工想從鍋體內將內臺車拉出并且鍋體最內側又較難接出,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浪費了加工時間增加勞動力強度、降低了加工效率,且人工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殺菌釜的電動傳動機構,取消殺菌盤受內臺車的限制,殺菌盤直接放在輸送平板鏈上,該殺菌釜的電動傳動機構以機械的方式代替人工實現傳輸,降低了人工成本、縮短了加工時間、提升了加工效率。
[0005]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殺菌釜的電動傳動機構,包括鍋體,所述鍋體內設有傳動組件,所述傳動組件上形成一傳輸區,所述鍋體上設有驅動傳動組件運動的驅動組件。
[000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推架移動至傳輸區,驅動組件通過傳動組件驅動傳輸區上的推架運動,從而實現推架從鍋體入口至鍋體底部之間的傳輸,以機械的方式代替人工,從而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當完成食品的加工后,再通過傳動組件將推架從鍋體的底部移動至鍋體入口,這樣通過工具可直接將推架拉出,節約了冷卻時間,從而提升了加工效率。
[0007]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驅動組件包括設置于鍋體外側的驅動件以及連接驅動件與傳動組件的聯動件。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驅動件設置于鍋體的外側,使驅動件能有更佳的工作環境,從而延長驅動件的使用壽命。
[0009]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傳動組件包括第一傳輸帶與第二傳輸帶,所述第一傳輸帶與第二傳輸帶的傳輸方向均沿鍋體的縱深方向。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傳輸帶與第二傳輸帶的設置以最簡單的組成結構來實現最穩定的傳輸,成本更低且更具實用性。
[0011]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傳輸帶與第二傳輸帶同步傳輸。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同步傳輸的方式進一步提升傳輸的穩定性。
[0013]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第一傳輸帶包括轉動設置于鍋體內的主動輪、從動輪以及連
接主動輪與從動輪的傳輸帶體。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推架運動至傳輸帶體上,通過傳輸帶體的傳輸來帶動推架動作。
[0015]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傳輸帶體包括上部帶體以及連接上部帶體的下部帶體,位于所述上部帶體與下部帶體的下方均設有托板。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托板的設置確保傳輸帶體的平整度,從而實現更加穩定的輸送。
[0017]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主動輪與從動輪均為鏈輪,所述傳輸帶體為雙排鏈條。
[00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成本低、結構簡單。
[0019]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驅動件為電機、聯動件包括傳動軸以及聯軸器,所述鍋體外壁設有電機座,所述電機安裝于電機座,所述聯軸器、傳動軸與電機的輸出軸依次連接,所述傳動軸與鍋體之間設有機械密封。
[00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結構簡單、密封性好。
[0021]綜上所述,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降低了人工成本、縮短了加工時間、提升了加工效率。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一;
[0025]圖4為實施例的局部剖視圖二。
[0026]圖中:1、鍋體;2、傳輸區;3、驅動件;4、聯動件;41、傳動軸;42、聯軸器;5、第一傳輸帶;51、主動輪;52、從動輪;53、傳輸帶體;531、上部帶體;532、下部帶體;6、第二傳輸帶;7、托板;8、電機座;9、機械密封;10、主動軸;11、從動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8]參考圖1至圖4,一種殺菌釜的電動傳動機構,包括鍋體1,鍋體1內設有傳動組件,傳動組件上形成一傳輸區2,鍋體1上設有驅動傳動組件運動的驅動組件。驅動組件包括設置于鍋體1外側的驅動件3以及連接驅動件3與傳動組件的聯動件4。
[0029]傳動組件包括第一傳輸帶5與第二傳輸帶6,第一傳輸帶5與第二傳輸帶6的傳輸方向均沿鍋體1的縱深方向。第一傳輸帶5與第二傳輸帶6同步傳輸,第一傳輸帶5與第二傳輸帶6的結構相同,故本申請只對第一傳輸帶5的具體結構進行進一步闡述。
[0030]第一傳輸帶5包括通過主動軸10轉動設置于鍋體1內的主動輪51、通過從動軸11轉動設置于鍋體1內的從動輪52以及連接主動輪51與從動輪52的傳輸帶體53,主動輪51與主動軸10之間固定連接,從動軸11與從動輪52之間固定連接。傳輸帶體53包括上部帶體531以及連接上部帶體531的下部帶體532,位于上部帶體531與下部帶體532的下方均設有托板7,托板7固定設置于鍋體1。第一傳輸帶5的主動軸10與第二傳輸帶6的主動軸之間一體設置、第一傳輸帶5的從動軸11與第二傳輸帶6的從動軸之間一體設置。
[0031]主動輪51與從動輪52均為鏈輪,傳輸帶體53為雙排鏈條。驅動件3為電機、聯動件4包括傳動軸41以及聯軸器42,鍋體1外壁固定設有電機座8,電機安裝于電機座8,聯軸器42、傳動軸41與電機的輸出軸依次固定連接,傳動軸41與鍋體1之間設有機械密封9,聯軸器42的自由端與主動軸10固定連接。
[0032]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技術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殺菌釜的電動傳動機構,包括鍋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鍋體(1)內設有傳動組件,所述傳動組件上形成一傳輸區(2),所述鍋體(1)上設有驅動傳動組件運動的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包括設置于鍋體(1)外側的驅動件(3)以及連接驅動件(3)與傳動組件的聯動件(4);所述驅動件(3)為電機、聯動件(4)包括傳動軸(41)以及聯軸器(42),所述鍋體(1)外壁設有電機座(8),所述電機安裝于電機座(8),所述聯軸器(42)、傳動軸(41)與電機的輸出軸依次連接,所述傳動軸(41)與鍋體(1)之間設有機械密封(9)。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殺菌釜的電動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組件包括第一傳輸帶(5)與第二傳輸帶(6),所述第一傳輸帶(5)與第二傳輸帶(6)的傳輸方向均沿鍋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鄧勛,李成榮,潘道波,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伊瑞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