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涉及煤粉燃燒器噴頭的技術領域。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包括噴頭本體,所述噴頭本體由內到外依次設有中心風通道、煤粉氣力輸送通道、旋流風通道和射流風通道,所述射流風通道包括軸向射流進口和軸向射流出口,所述軸向射流進口的軸對稱面為維托辛斯基曲線形成的曲面。這樣的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提高軸向射流風升壓以降低一次風量,節約煤炭資源;對軸向射流風和旋流風獨立控制使操控更加快捷、靈活;優化射流進口結構設計,采用維托辛斯基曲線形成的曲面,使射流風進入射流孔更加流暢,基本消除了小孔進口渦流和出流縮頸現象,提高射流風噴嘴通過率和效率,節約風機電耗。節約風機電耗。節約風機電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
[0001]本技術涉及煤粉燃燒器噴頭的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
技術介紹
[0002]回轉窯煤粉燃燒器是用來向窯內提供熱能的設備,通過氣力輸送磨細后的煤粉,使煤粉與空氣強烈混合、加快點火速度并在一定可控火焰形狀下完全燃燒。燃燒器噴頭的合理設計對回轉窯的穩定、連續和經濟運行具有重要意義。燃燒器主要通過噴頭產生的射流和旋流輔助以中心風裹挾、分散煤風形成合理形狀的火焰,主要以輻射和對流方式與回轉窯內的物料進行加熱。由噴頭噴射入窯內的一次風主要以受限射流和旋流及煤粉氣力輸送的方式入窯,通過射流強烈的卷吸和渦流作用使煤粉與燃燒空氣(大量來自回轉窯出口下篦冷機回收的1000℃左右的高溫空氣為二次風)快速充分混合,將很高溫度的二次風吸入燃燒器產生的射流場內,使煤粉與二次風進行充分接觸和混合;旋流起到穩定火焰并進一步使燃料與二次風混合的作用;通過調整風機升壓產生不同的射流和旋流的強度并形成可控火焰形狀,使煤粉充分混合并快速燃燒。
[0003]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射流風和旋流風共用一個通風道,射流風升壓低25kPa~58.8kPa,旋流風升壓偏高25kPa~58.8kPa,調整范圍小,調整反應不明顯,一次風量偏高10%~12%;煤粉氣力輸送固氣比偏低,輸送用壓縮空氣量大,造成進入燃燒系統的冷風量大;燃燒系統煤粉消耗量大及燃燒產生的熱力型氮氧化物偏高。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提高軸向射流風升壓以降低一次風量,節約煤炭資源;對軸向射流風和旋流風獨立控制使操控更加快捷、靈活;優化射流進口結構設計,采用維托辛斯基曲線形成的曲面,使射流風進入射流孔更加流暢,基本消除了小孔進口渦流和出流縮頸現象,節約風機電耗。
[0005]本技術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0006]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包括噴頭本體,上述噴頭本體由內到外依次設有中心風通道、煤粉氣力輸送通道、旋流風通道和射流風通道,上述射流風通道包括軸向射流進口和軸向射流出口,上述軸向射流進口的軸對稱面為維托辛斯基曲線形成的曲面。
[0007]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噴頭本體外側設有風冷套,上述風冷套與上述噴頭本體的外表面形成冷卻風通道。
[0008]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風冷套設有散熱溝槽。
[0009]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散熱溝槽沿上述風冷套的內側壁周向布置。
[0010]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散熱溝槽沿上述風冷套的縱向延伸方向設置。
[0011]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噴頭本體還包括噴嘴板、旋流體、旋流體內管、煤粉噴頭、煤粉噴頭內管、中心多孔板和中心套管,上述旋流風通道為上述噴嘴板的內表面和上述旋流體外表面在周向形成的環狀間隙,上述旋流體與上述旋流體內管為可拆卸連接。
[0012]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射流風通道位于上述噴嘴板的端面。
[0013]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煤粉噴頭內管外側設有支撐板,上述支撐板與上述旋流體內管內壁抵接。
[0014]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中心風通道為上述煤粉噴頭、上述煤粉噴頭內管內表面和上述中心套管的外表面形成的周向環狀間隙,上述中心多孔板與上述中心套管固定連接。
[0015]在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中,上述煤粉氣力輸送通道由上述煤粉噴頭、上述煤粉噴頭內管的外表面與上述旋流體、上述旋流體內管內表面在周向的環狀間隙形成。
[0016]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的實施例至少具有如下優點或有益效果:
[0017]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包括噴頭本體,上述噴頭本體由內到外依次設有中心風通道、煤粉氣力輸送通道、旋流風通道和射流風通道,其中旋流風通過旋流風通道以30度~40度的角度在18kPa~20kPa升壓下,以150~180m/s的速度噴出,起到穩定火焰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高溫二次風和煤粉的均勻混合作用;中心風通過中心風通道以80~100m/s的速度噴出,也起到穩定火焰的作用;待燃燒的煤粉可通過煤粉氣力輸送通道流出,形成煤風。
[0018]同時旋流風通道和射流風通道相互獨立,且互不連通,使得旋流風通道和射流風通道可單獨配備風機,使得煤粉燃燒器噴頭可調節范圍大、調節效果明顯。
[0019]上述射流風通道包括軸向射流進口和軸向射流出口,上述軸向射流進口的軸對稱面為維托辛斯基曲線形成的曲面,射流風在70kPa~98.8kPa的升壓下,通過射流進口以300~340m/s的速度從射流出口以亞音速或音速噴射出來,此受限射流在有限空間內產生強烈的卷吸和混合作用,把大量高溫二次風卷吸入射流并使煤粉充分分散與二次風快速、均勻混合并充分燃燒,同時上述軸向射流進口的軸對稱面為維托辛斯基曲線形成的曲面,優化了射流風通道的結構設計,消除了進口渦流和出流縮頸現象,提高射流風噴嘴通過率,節約風機電耗。在高風壓狀態下使用較少的風量、較高的風速便可達到低風壓、高風量、低風速時同樣的效果。
[0020]綜合來看,本煤粉燃燒器噴頭,通過射流風、旋流風、煤風和中心風的組合作用形成一個整體效果達到滿足生產工況的情況下節煤、環保的效果,將軸流升壓提高到(70kPa~98.8kPa),一次風量降為6%~8%,進入燃燒系統的冷風量減少,燃燒系統煤粉消耗量降低,燃燒產生的熱力型氮氧化物降低。
附圖說明
[002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技術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22]圖1為本技術中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的整體的軸向截面圖;
[0023]圖2為本技術中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的整體的徑向截面圖;
[0024]圖3為本技術中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的射流風通道的軸向截面圖;
[0025]圖4為本技術中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的風冷套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5為本技術中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的旋流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標:1
?
中心風通道,2
?
煤粉氣力輸送通道,21
?
煤粉氣力輸送通道截面縮小處,22
?
煤粉氣力輸送通道出口,3
?
旋流風通道,4
?
射流風通道,5
?
冷卻風通道,100
?
中心多孔板,101
?
中心套管,200
?
煤粉噴頭,201
?
煤粉噴頭內管,202
?
支撐板,300
?
旋流體,301
?
旋流體內管,302
?
倒角,303
?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其特征在于:包括噴頭本體;所述噴頭本體由內到外依次設有中心風通道、煤粉氣力輸送通道、旋流風通道和射流風通道;所述射流風通道包括軸向射流進口和軸向射流出口,所述軸向射流進口的軸對稱面為維托辛斯基曲線形成的曲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頭本體外側設有風冷套,所述風冷套與所述噴頭本體的外表面形成冷卻風通道。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風冷套設有散熱溝槽。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溝槽沿所述風冷套的內側壁周向布置。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溝槽沿所述風冷套的縱向延伸方向設置。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粉燃燒器噴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頭本體還包括噴嘴板、旋流體、旋流體內管、煤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董宇,
申請(專利權)人:董宇,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