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通信光、電纜保護套管。
技術介紹
在通訊,電力工程鋪設光纜,電纜時,由于隨著自然環境的好 轉,以往很少出沒的松鼠等動物已在山區、樹林等地頻繁出現,因 此,經過的通信光、電纜屢屢遭咬傷咬斷,事故不斷,或者由于日 曬雨林,光、電纜很容易老化,給通信企業造成很大的損失。為保 護光纜和電纜而使用的保護套,目前常將其做成為管狀保護套,使 用或更換時,需要在影響光電纜通信的情況下,將光、電纜開斷割 15 接,然后在將光、電纜套上保護套管,這種保護套管安裝不方便, 又耗材,成本高,且吊線往往得不到同時保護,而且這種保護套管 容易老化、脆化,需要經常維修或更換,更換次數隨之增加,效果 極為不理想。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通信光、電纜保護套管,具有一 次施工,多條受益,成本低,效果好,所用的材料韌度強,彈性好, 質量可靠,省去光、電纜掛鉤,施工方便,形狀美觀的特點。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種通信光、電纜保護套管,包括外壁,外壁圍成的內腔分為上部圓柱孔、下部圓柱孔、頸部和沿邊,上部圓柱孔和下部圓柱孔 之間通過內空的頸部連通,下部圓柱孔底部設有開口,開口兩側設 有沿邊。所述的保護套管的長度為l一2米。5所述的外壁由聚丙改性高分子復合材料一體制造而成,主要原材料聚丙烯、乙烯、有機助劑。所述的通信光、電纜保護套管兩端位于頸部和沿邊的外壁上分別 設有連接孔。通過連接孔將保護套管和保護套管之間連接起來。所述的連接孔為直徑4一8毫米的圓孔。io所述的上部圓柱孔為直徑10—12毫米的圓柱孔。是扣入吊線的位置。所述的下部圓柱孔為直徑40—50毫米的圓柱孔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通信光、電纜保護套管,包括外壁(4),其特征在于:外壁(4)圍成的內腔分為上部圓柱孔(1)、下部圓柱孔(2)、頸部(8)和沿邊(7),上部圓柱孔(1)和下部圓柱孔(2)之間通過內空的頸部(8)連通,下部圓柱孔(2)底部設有開口(3),開口(3)兩側設有沿邊(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通信光、電纜保護套管,包括外壁(4),其特征在于外壁(4)圍成的內腔分為上部圓柱孔(1)、下部圓柱孔(2)、頸部(8)和沿邊(7),上部圓柱孔(1)和下部圓柱孔(2)之間通過內空的頸部(8)連通,下部圓柱孔(2)底部設有開口(3),開口(3)兩側設有沿邊(7)。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光、電纜保護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保護套管的長度為l一2米之間。 io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光、電纜保護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壁(4)由聚丙改性高分子復合材料一體制造而成。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光、電纜保護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信光、電纜保護套管兩端位于頸部(8)和沿邊(7)的外壁...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