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河道內采砂深度監測裝置,包括支撐桿、底座、固定桿、支撐架和探測裝置,所述底座頂部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一端與底座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固定桿均勻分布在底座底部四角,所述支撐架呈U形設置,所述支撐架從左到右依次為第一豎桿、橫桿和第二豎桿,所述探測裝置設置在第一豎桿和第二豎桿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同一平面內設置多個探針的設置可以對多個地方進行探測避免了探測結果單一,增加了探測結果的可靠性,采用乳膠設置的按壓板不僅避免了采用海綿導致按壓力度過小,探針無法探入砂石層的底部,還避免了采用橡膠導致按壓力度過大將探針按壓到河床內。壓力度過大將探針按壓到河床內。壓力度過大將探針按壓到河床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河道內采砂深度監測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深度監測裝置
,尤其涉及一種河道內采砂深度監測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目前河道砂石是一種國家重要的礦產資源,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對砂石料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涉及的利益巨大,亂采、盜采現象屢禁不止,造成國家資源流失,并給河道安全、防洪帶來巨大隱患,現有的采砂深度監測裝置在采樣時僅僅是在某一地方進行檢測,由于河床存在凹凸不平所以探測效果不理想,導致在實際使用時的不便。
[0003]為此,我們設計了一種河道內采砂深度監測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某一地方進行檢測,探測位置單一問題,而提出的一種河道內采砂深度監測裝置。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河道內采砂深度監測裝置,包括支撐桿、底座、固定桿、支撐架和探測裝置,所述底座頂部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一端與底座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呈U形設置,所述支撐架從左到右依次為第一豎桿、橫桿和第二豎桿,所述探測裝置設置在第一豎桿和第二豎桿之間,所述橫桿底部固定連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底部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桿均勻分布在底座底部四角。
[0007]優選地,所述探測裝置包括螺栓、第一固定板、探針、第二固定板、螺母,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四角均開設有貫穿通孔,所述螺母穿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開設的貫穿通孔,所述螺母與螺栓螺紋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貫穿設有多個固定孔,多個所述固定孔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均勻分布,多個所述固定孔均滑動連接有探針。
[0008]優選地,所述第一固定板上開設的固定孔內壁均設置有固定夾,所述第一固定板側壁設置有開關,所述固定夾的開合由開關控制,所述開關打開時固定夾松開,所述開關閉合時固定夾進行收縮。
[0009]優選地,所述探針上設置有用于讀取河道內砂深度的刻度。
[0010]優選地,所述第一豎桿和第二豎桿均設置有多個限位塊,多個所述限位塊分別設置在第一固定板的頂部和底部。
[0011]優選地,所述固定板頂部與伸縮桿底部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底部設置有乳膠墊。
[0012]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0013]1、本技術采用同一平面內設置多個探針的設置可以對多個地方進行探測避免了探測結果單一,增加了探測結果的可靠性,采用乳膠設置的按壓板不僅避免了采用海綿導致按壓力度過小,探針無法探入砂石層的底部,還避免了采用橡膠導致按壓力度過大
將探針按壓到河床內。
[0014]2、本技術采用多個設置有用于讀取河道內砂深度的刻度的探針,當探測裝置取出后只需要讀取不同探針的刻度然后取平均值即可算出河道內砂深度的平均值,避免了采樣時僅僅是在某一地方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不準確,該采砂深度監測裝置便于安裝,不會導致在實際使用時的不便。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河道內采砂深度監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中A處的結構放大示意圖;
[0017]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河道內采砂深度監測裝置的初始狀態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河道內采砂深度監測裝置的探測裝置的局部爆炸圖;
[0019]圖5為探測裝置中第一固定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支撐桿、2底座、3固定桿、4支撐架、5伸縮桿、6固定板、7乳膠墊、8探測裝置、81螺栓、82第一固定板、821固定孔、822固定夾、823貫穿通孔、824開關、83探針、84第二固定板、85螺母、9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參照圖1
?
5,一種河道內采砂深度監測裝置,包括支撐桿1、底座2、固定桿3、支撐架4和探測裝置8,底座2頂部設置有支撐桿1,支撐桿1的設置可以將底座2和支撐架4進行固定,支撐桿1一端與底座2頂部固定連接,支撐桿1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架4,這樣設置避免了在使用過程中僅僅有支撐架4使用不方便,固定桿3均勻分布在底座2底部四角,這樣設置可以將裝置固定在泥沙中防止水流過大導致探測裝置8發生移動導致測量結果不準確,支撐架4呈U形設置,支撐架4從左到右依次為第一豎桿、橫桿和第二豎桿,探測裝置8設置在第一豎桿和第二豎桿之間,第一豎桿和第二豎桿均設置有多個限位塊9,多個限位塊9分別設置在第一固定板82的頂部和底部,這樣設置可以通過限位塊9夾持第一固定板82的頂部和底部起到固定的作用,防止固定板6在推動探針83時將第一固定板82一起向下推動,橫桿底部固定連接有伸縮桿5,伸縮桿5底部設置有固定板6,伸縮桿的作用是向下推動固定板6和乳膠墊7,當乳膠墊7會向下運動的過程中會擠壓探針83。
[0022]探測裝置8包括螺栓81、第一固定板82、探針83、第二固定板84和螺母85,第一固定板82和第二固定板84四角均開設有貫穿通孔823,螺母85穿過第一固定板82和第二固定板84開設的貫穿通孔823,螺母85與螺栓81螺紋連接,這樣設置可以通過螺母85與螺栓81的螺紋連接將第一固定板82和第二固定板84固定在一起,防止探針83在向下移動的過程中帶動第一固定板82向下運動,第一固定板82和第二固定板84均貫穿設有多個固定孔821,多個固定孔821在第一固定板82和第二固定板84上均勻分布,多個固定孔821均滑動連接有探針83,這樣設置可以通過探針83下降的的高度來探測河道內砂的深度,探針83上設置有用于讀取河道內砂深度的刻度,采用多個設置有用于讀取河道內砂深度的刻度的探針83,這樣設置的目的是當探測裝置取出后只需要讀取不同探針83的刻度然后取平均值即可算出河道內砂深度的平均值,避免了采樣時僅僅是在某一地方進行檢測,檢測結果不準確,采用同
一平面內設置多個探針83的設置可以對多個地方進行探測避免了探測結果單一,增加了探測結果的可靠性。
[0023]第一固定板82上開設的固定孔821內壁均設置有固定夾822,第一固定板82側壁設置有開關824,固定夾822的開合由開關824控制,當開關824打開時固定夾822松開,當開關824閉合時固定夾822進行收縮,這樣設置可以通過控制開關824的開合來控制固定夾822的閉合,可以防止取出裝置的過程中探針83由于重力的影響向下運動。
[0024]固定板6頂部與伸縮桿5底部固定連接,固定板6底部設置有乳膠墊7,采用乳膠設置的乳膠墊7不僅避免了采用海綿導致按壓力度過小,探針83無法探入砂石層的底部,還避免了采用橡膠導致按壓力度過大將探針83按壓到河床內。
[0025]本技術工作原理如下:當需要進行采砂深度監測時,此時裝置處于初始狀態參照圖3,將固定桿3插入到泥沙中進行固定,打開開關824,然后推動伸縮桿5向下運動帶動固定板6和乳膠墊7向下運動,乳膠墊7會向下擠壓探針83,當部分探針83接觸河床時,乳膠墊7繼續向下運動的過程中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河道內采砂深度監測裝置,包括支撐桿(1)、底座(2)、固定桿(3)、支撐架(4)和探測裝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頂部設置有支撐桿(1),所述支撐桿(1)一端與底座(2)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桿(1)另一端固定連接有支撐架(4),所述支撐架(4)呈U形設置,所述支撐架(4)從左到右依次為第一豎桿、橫桿和第二豎桿,所述探測裝置(8)設置在第一豎桿和第二豎桿之間,所述橫桿底部固定連接有伸縮桿(5),所述伸縮桿(5)底部設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桿(3)均勻分布在底座(2)底部四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河道內采砂深度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測裝置(8)包括螺栓(81)、第一固定板(82)、探針(83)、第二固定板(84)和螺母(85),所述第一固定板(82)和第二固定板(84)四角均開設有貫穿通孔(823),所述螺母(85)穿過第一固定板(82)和第二固定板(84)開設的貫穿通孔(823),所述螺母(85)與螺栓(81)螺紋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板(82)和第二固定板(84)均貫穿設有多個固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蕊,
申請(專利權)人:王蕊,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