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張小瑞專利>正文

    一種燒傷科用背部藥液噴涂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33536009 閱讀: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2:17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背部藥液噴涂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燒傷科用背部藥液噴涂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自動均勻噴藥、及時補充藥液、避免創傷面受菌感染和減少藥液浪費的燒傷科用背部藥液噴涂裝置。一種燒傷科用背部藥液噴涂裝置,包括有框體、第一支架、第一滑桿、滑套、第二滑桿和加壓箱,框體內壁上下兩側均對稱設有第一支架,縱向同側的第一支架前端之間連接有第一滑桿,兩根第一滑桿上部之間滑動式連接有滑套,兩個滑套下部之間連接有第二滑桿,第二滑桿上滑動式設有加壓箱。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旋轉機構帶動攪拌機構運作,實現了對下料機構內的藥液均勻攪拌的效果,避免藥液因長時間靜置而沉淀分層,從而影響藥液藥效。從而影響藥液藥效。從而影響藥液藥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燒傷科用背部藥液噴涂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背部藥液噴涂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燒傷科用背部藥液噴涂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燒傷一般指熱力,包括熱液(水、湯、油等)、火焰、熾熱金屬液體或固體(如鋼水、鋼錠)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害,主要指皮膚或黏膜,燒傷的部位也因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這里我們主要言及背部大面積燒傷患者,目前,燒傷科醫療工作者主要通過手動將燒傷藥敷在患者背部,由于燒傷面積較大,手動上藥效率低下,而且由于人手易與傷口接觸且手部力量不好控制,容易導致在上藥時使得創傷面受損,進而造成傷口感染,人手涂料也存在涂料不均勻的問題。
    [0003]綜述,設計一種自動均勻噴藥、及時補充藥液、避免創傷面受菌感染和減少藥液浪費的燒傷科用背部藥液噴涂裝置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自動均勻噴藥、及時補充藥液、避免創傷面受菌感染和減少藥液浪費的燒傷科用背部藥液噴涂裝置,解決了手動將燒傷藥敷在患者背部的方式存在上藥效率低下、易導致創傷面受損,進而造成傷口感染且涂料不均勻的問題。
    [0005]為實現以上目的,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燒傷科用背部藥液噴涂裝置,包括有支腳、坐凳、框體、第一支架、第一滑桿、滑套、第一彈簧、第二滑桿、第二彈簧、加壓箱、第二支架、擠壓塊和第三彈簧,框體下部設有坐凳,框體底部兩側均對稱設有支腳,框體內壁上下兩側均對稱設有第一支架,縱向同側的第一支架前端之間連接有第一滑桿,兩根第一滑桿上部之間滑動式連接有滑套,第一滑桿下部繞有第一彈簧,第一彈簧兩端分別與第一支架和滑套連接,兩個滑套下部之間連接有第二滑桿,第二滑桿上滑動式設有加壓箱,第二滑桿兩側均繞有第二彈簧,第二彈簧兩端分別與滑套和加壓箱連接,加壓箱下部設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與加壓箱之間滑動式連接有擠壓塊,擠壓塊下部繞有第三彈簧,第三彈簧兩端分別與第二支架和擠壓塊連接,還包括有驅動機構和下料機構,坐凳內壁下部與滑套中間設有驅動機構,框體上部設有下料機構。
    [0006]進一步的是,第三支架、氣缸和安裝塊構成驅動機構,坐凳內壁下部設有兩個第三支架,第三支架中部之間安裝有氣缸,滑套中間設有安裝塊,氣缸的伸縮桿與安裝塊連接。
    [0007]進一步的是,第四支架、儲料框、軟管、第五支架和進液管構成下料機構,框體內壁上部對稱設有第四支架,第四支架上設有儲料框,兩個儲料框與加壓箱之間連接有軟管,框體外壁上部對稱設有兩個第五支架,縱向同側的兩個第五支架與同側的儲料框之間連接有進液管。
    [0008]進一步的是,還包括有旋轉機構,第六支架、螺旋套、螺旋桿、圓盤、第七支架、滑動桿、支柱和第四彈簧構成旋轉機構,滑套下部兩側均設有第六支架,框體內壁中部對稱設有
    螺旋套,螺旋套上螺紋式設有螺旋桿,螺旋桿與同側的第六支架轉動式連接,螺旋桿頂端設有圓盤,第六支架上設有第七支架,兩個第七支架之間滑動式連接有滑動桿,滑動桿兩側均與同側的圓盤滑動式連接,加壓箱頂部設有支柱,支柱與滑動桿滑動式連接,第七支架與滑動桿之間連接有第四彈簧。
    [0009]進一步的是,還包括有推動機構,第八支架、凸形塊和弧形塊構成推動機構,第七支架下部內側設有第八支架,兩個第八支架下部之間連接有凸形塊,擠壓塊底端設有弧形塊,弧形塊與凸形塊接觸配合。
    [0010]進一步的是,還包括有攪拌機構,第九支架、攪拌桿、繞線輪、拉繩和扭力彈簧構成攪拌機構,第七支架外側設有第九支架,儲料框內轉動式設有攪拌桿,攪拌桿外側安裝有繞線輪,繞線輪上繞有拉繩,拉繩端部與同側的第九支架連接,攪拌桿外側繞有扭力彈簧,扭力彈簧兩端分別與儲料框和繞線輪連接。
    [0011]進一步的是,還包括有收集機構,收集框、過濾網、出料管和閥門構成收集機構,框體上放置有收集框,收集框內設有過濾網,收集框下部設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設有閥門。
    [0012]進一步的是,加壓箱上設有用于噴涂藥液的噴頭。
    [0013]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專利技術通過設有驅動機構,驅動機構通過滑套帶動加壓箱、噴頭、旋轉機構部分部件和推動機構部分部件上下往復運動,從而帶動旋轉機構部分部件正反向交替轉動,使得旋轉機構部分部件左右往復運動,從而帶動加壓箱和噴頭左右運動,推動機構使得加壓箱內的藥液通過噴頭噴涂到患者背部,噴頭上下左右移動使得藥液均勻噴涂到患者的背部燒傷區,噴涂效果更佳,在噴涂過程中,醫療工作者手部與患者背部無直接觸碰,避免創傷面受菌感染的情況發生,有助于傷口的快速愈合;通過設有下料機構,使得下料機構內的存儲藥液輸入加壓箱內,達到及時自動補充藥液的效果;通過旋轉機構與攪拌機構配合,旋轉機構帶動攪拌機構運作,實現了對下料機構內的藥液均勻攪拌的效果,避免藥液因長時間靜置而沉淀分層,從而影響藥液藥效;通過設有收集機構,收集機構用于收集和過濾灑落的藥液,便于收集的藥液再次回收利用。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剖面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剖面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剖面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驅動機構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下料機構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旋轉機構第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旋轉機構第二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9為本專利技術的推動機構第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10為本專利技術的推動機構第二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11為本專利技術的攪拌機構第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圖12為本專利技術的攪拌機構第二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13為本專利技術的收集機構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7]圖14為本專利技術的收集機構部分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8]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1:支腳,2:坐凳,3:框體,4:第一支架,5:第一滑桿,6:滑套,7:第一彈簧,8:第二滑桿,9:第二彈簧,10:加壓箱,11:第二支架,12:擠壓塊,13:第三彈簧,14:驅動機構,141:第三支架,142:氣缸,143:安裝塊,15:下料機構,151:第四支架,152:儲料框,153:軟管,154:第五支架,155:進液管,16:旋轉機構,161:第六支架,162:螺旋套,163:螺旋桿,164:圓盤,165:第七支架,166:滑動桿,167:支柱,168:第四彈簧,17:推動機構,171:第八支架,172:凸形塊,173:弧形塊,18:攪拌機構,181:第九支架,182:攪拌桿,183:繞線輪,184:拉繩,185:扭力彈簧,19:收集機構,191:收集框,192:過濾網,193:出料管,194: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燒傷科用背部藥液噴涂裝置,包括有支腳(1)、坐凳(2)、框體(3)、第一支架(4)、第一滑桿(5)、滑套(6)、第一彈簧(7)、第二滑桿(8)、第二彈簧(9)、加壓箱(10)、第二支架(11)、擠壓塊(12)和第三彈簧(13),框體(3)下部設有坐凳(2),框體(3)底部兩側均對稱設有支腳(1),框體(3)內壁上下兩側均對稱設有第一支架(4),縱向同側的第一支架(4)前端之間連接有第一滑桿(5),兩根第一滑桿(5)上部之間滑動式連接有滑套(6),第一滑桿(5)下部繞有第一彈簧(7),第一彈簧(7)兩端分別與第一支架(4)和滑套(6)連接,兩個滑套(6)下部之間連接有第二滑桿(8),第二滑桿(8)上滑動式設有加壓箱(10),第二滑桿(8)兩側均繞有第二彈簧(9),第二彈簧(9)兩端分別與滑套(6)和加壓箱(10)連接,加壓箱(10)下部設有第二支架(11),第二支架(11)與加壓箱(10)之間滑動式連接有擠壓塊(12),擠壓塊(12)下部繞有第三彈簧(13),第三彈簧(13)兩端分別與第二支架(11)和擠壓塊(12)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驅動機構(14)和下料機構(15),坐凳(2)內壁下部與滑套(6)中間設有驅動機構(14),框體(3)上部設有下料機構(1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燒傷科用背部藥液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支架(141)、氣缸(142)和安裝塊(143)構成驅動機構(14),坐凳(2)內壁下部設有兩個第三支架(141),第三支架(141)中部之間安裝有氣缸(142),滑套(6)中間設有安裝塊(143),氣缸(142)的伸縮桿與安裝塊(143)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燒傷科用背部藥液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第四支架(151)、儲料框(152)、軟管(153)、第五支架(154)和進液管(155)構成下料機構(15),框體(3)內壁上部對稱設有第四支架(151),第四支架(151)上設有儲料框(152),兩個儲料框(152)與加壓箱(10)之間連接有軟管(153),框體(3)外壁上部對稱設有兩個第五支架(154),縱向同側的兩個第五支架(154)與同側的儲料框(152)之間連接有進液管(155)。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燒傷科用背部藥液噴涂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旋轉機構(16),第六支架(161)、螺旋套(162)、螺旋桿(16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小瑞,
    申請(專利權)人:張小瑞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视频在线播放一二三区|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国产人成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V |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日韩av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免费无码作爱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小泽玛丽无码视频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国产精品多人p群无码|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18禁无遮挡无码国产免费网站|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人妻av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18| 男人的天堂无码动漫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婬片aaa直播表情| 日韩人妻无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