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耳石癥器械用自主復位輔助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耳石癥醫(yī)療
,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耳石癥器械用自主復位輔助裝置。
技術介紹
[0002]耳石癥又稱為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是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頭位時出現(xiàn)的短暫陣發(fā)性發(fā)作的眩暈和眼震,發(fā)病機理主要是內耳半規(guī)管壺腹嵴耳石脫落進入半規(guī)管,刺激淋巴液引起前庭神經沖動導致眩暈癥狀,耳石癥的治療主要是通過手法復位,需要病人通過體位移動,將耳石移出半規(guī)管回納入壺腹嵴。
[0003]但人工調整體位不便捷,并且受個體醫(yī)生的技術和經驗限制,每個醫(yī)生的經驗、習慣不同,速度、角度往往不能符合要求,導致復位效果相差很大。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4]本技術提出的一種用于耳石癥器械用自主復位輔助裝置,解決了但人工調整體位不便捷,并且受個體醫(yī)生的技術和經驗限制,每個醫(yī)生的經驗、習慣不同,速度、角度往往不能符合要求,導致復位效果相差很大的問題。
[0005]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耳石癥器械用自主復位輔助裝置,包括兩個豎板和轉動安裝在兩個豎板之間的轉軸,所述轉軸上安裝有躺板,所述轉軸的一端貫穿其中一個豎板并安裝有齒輪,其中一個所述豎板的側面安裝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安裝有電動推桿和空心框,所述電動推桿的輸出軸端部安裝有與齒輪相嚙合的齒板,所述電動推桿輸出軸上安裝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一端穿過空心框側面開設的開口并延伸到空心框內且安裝有調節(jié)板,所述調節(jié)板上開設有若干個定位槽,所述空心框上設置有對調節(jié)板定位的定位組件。 >[0006]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齒輪和齒板,利用電動推桿驅動齒板移動,配合齒輪與齒板相嚙合的作用,帶動轉軸轉動,轉軸驅動躺板轉動,進而對躺在躺板上的患者進行轉動移位,配合電動推桿伸縮的作用,使得患者復位效果一致。
[0007]上述方案中,需要說明的是,所述電動推桿與外接電源電性連接。
[0008]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定位柱和拉桿,所述空心框的另一側面開設有圓形孔,所述空心框的另一側面安裝有U形板,所述U形板上滑動貫穿安裝有拉桿,所述拉桿的一端安裝有與定位槽相配合使用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位于圓形孔內,所述拉桿上套接有兩端分別與定位柱和U形板固定連接的彈簧。
[0009]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定位柱,利用拉桿驅動定位柱移動的作用,對調節(jié)板進行攔截固定,進而對電動推桿輸出軸延伸的長度進行限制,對躺板轉動的角度進行控制,配合彈簧彈性的作用,方便定位柱自動進入定位槽內,省時省力。
[0010]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支撐板的上表面開設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二內滑動安裝有滑塊二,所述滑塊二安裝在齒板的下表面。
[0011]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滑塊二,利用滑塊二在滑槽二內滑動的作用,使得齒板在電動推桿的驅動下穩(wěn)定的在支撐板上滑動,操作便捷。
[0012]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躺板的上表面鉸接有兩個綁帶,所述綁帶的一端通過鎖扣與躺板扣合連接,所述躺板的上表面設置有兩個腳固定環(huán)。
[0013]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綁帶和腳固定環(huán),利用綁帶對患者的身體進行固定束縛,配合腳固定環(huán)的作用,對患者的腳部進行固定,增大患者的固定性和穩(wěn)定性。
[0014]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所述躺板的上表面開設有兩個滑槽一,所述滑槽一滑動安裝有滑塊一,所述腳固定環(huán)安裝在滑塊一的上表面,所述滑槽一的內底面開設有若干個插槽,所述滑塊一的側面安裝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滑動貫穿安裝有與插槽相配合使用的插銷。
[0015]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滑塊一,利用滑塊一在滑槽一內滑動的作用,調節(jié)腳固定環(huán)的位置,進而增大腳固定環(huán)對患者固定的適用范圍,配合插銷與插槽相配合的作用,對移動之后的滑塊一進行固定,進而對腳固定環(huán)的位置進行固定。
[0016]作為一種優(yōu)選的實施方式,其中一個所述豎板的側面安裝有防護框,所述拉桿的另一端滑動貫穿延伸出防護框,所述躺板上表面的前后兩側均安裝有兩個側板。
[0017]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防護框,利用防護框對齒輪和齒板進行防護,防止齒輪與齒板工作時誤傷工作人員,配合側板的作用,對患者進行攔擋,防止患者隨著躺板側轉時滑出躺板,結構簡單。
[0018]本技術中:
[0019]該用于耳石癥器械用自主復位輔助裝置,通過設置齒輪和齒板,利用電動推桿驅動齒板移動,配合齒輪與齒板相嚙合的作用,帶動轉軸轉動,轉軸驅動躺板轉動,進而對躺在躺板上的患者進行轉動移位,配合電動推桿伸縮的作用,使得患者復位效果一致。
[0020]該用于耳石癥器械用自主復位輔助裝置,通過設置定位柱,利用拉桿驅動定位柱移動的作用,對調節(jié)板進行攔截固定,進而對電動推桿輸出軸延伸的長度進行限制,對躺板轉動的角度進行控制,配合彈簧彈性的作用,方便定位柱自動進入定位槽內,省時省力。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技術的側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本技術的圖2 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本技術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25]圖1
?
4中:1、豎板;2、躺板;3、轉軸;4、齒輪;5、電動推桿;6、齒板;7、連接板;8、調節(jié)板;9、空心框;10、U形板;11、定位柱;12、彈簧;13、拉桿;14、支撐板;15、防護框;16、側板;17、綁帶;18、滑塊一;19、腳固定環(huán);20、固定板;21、插銷;22、滑塊二。
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
[0026]參照圖1
?
4,本技術提供一種用于耳石癥器械用自主復位輔助裝置,包括兩個
豎板1和轉動安裝在兩個豎板1之間的轉軸3,轉軸3上安裝有躺板2,轉軸3的一端貫穿其中一個豎板1并安裝有齒輪4,其中一個豎板1的側面安裝有支撐板14,支撐板14的上表面安裝有電動推桿5和空心框9,電動推桿5的輸出軸端部安裝有與齒輪4相嚙合的齒板6,利用電動推桿5驅動齒板6移動,電動推桿5輸出軸上安裝有連接板7,配合齒輪4與齒板6相嚙合的作用,帶動轉軸3轉動,轉軸3驅動躺板2轉動,連接板7的一端穿過空心框9側面開設的開口并延伸到空心框9內且安裝有調節(jié)板8,調節(jié)板8上開設有若干個定位槽,空心框9上設置有對調節(jié)板8定位的定位組件,配合電動推桿5伸縮的作用,使得患者復位效果一致。
[0027]定位組件包括定位柱11和拉桿13,空心框9的另一側面開設有圓形孔,空心框9的另一側面安裝有U形板10,U形板10上滑動貫穿安裝有拉桿13,拉桿13的一端安裝有與定位槽相配合使用的定位柱11,定位柱11位于圓形孔內,利用拉桿13驅動定位柱11移動的作用,對調節(jié)板8進行攔截固定,進而對電動推桿5輸出軸延伸的長度進行限制,對躺板2轉動的角度進行控制,拉桿13上套接有兩端分別與定位柱11和U形板10固定連接的彈簧12,配合彈簧12彈性的作用,方便定位柱11自動進入定位槽內,省時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耳石癥器械用自主復位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豎板(1)和轉動安裝在兩個豎板(1)之間的轉軸(3),所述轉軸(3)上安裝有躺板(2),所述轉軸(3)的一端貫穿其中一個豎板(1)并安裝有齒輪(4),其中一個所述豎板(1)的側面安裝有支撐板(14),所述支撐板(14)的上表面安裝有電動推桿(5)和空心框(9);所述電動推桿(5)的輸出軸端部安裝有與齒輪(4)相嚙合的齒板(6),所述電動推桿(5)輸出軸上安裝有連接板(7),所述連接板(7)的一端穿過空心框(9)側面開設的開口并延伸到空心框(9)內且安裝有調節(jié)板(8),所述調節(jié)板(8)上開設有若干個定位槽,所述空心框(9)上設置有對調節(jié)板(8)定位的定位組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耳石癥器械用自主復位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組件包括定位柱(11)和拉桿(13),所述空心框(9)的另一側面開設有圓形孔,所述空心框(9)的另一側面安裝有U形板(10),所述U形板(10)上滑動貫穿安裝有拉桿(13),所述拉桿(13)的一端安裝有與定位槽相配合使用的定位柱(11),所述定位柱(11)位于圓形孔內,所述拉桿(13)上套接有兩端分別與定位柱(11)和U形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張榮軍,段立欣,薛海龍,楊曉亮,張宏兵,
申請(專利權)人:張榮軍,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