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屬于變流器設備技術領域,包括直流柜體、直流控制組件、電抗器組件、電容組件、功率組件和風機,其特征在于,直流柜體的前側和后側均設置有柜門,柜門上設有進風口,直流柜體的內部分為上下兩層;電抗器組件放置在直流柜體的下層后側,直流控制組件放置在直流柜體的下層前側;電容組件放置在直流柜體的上層后側,功率組件放置在直流柜體的上層前側,功率組件包括散熱器,散熱器的散熱孔沿豎直方向設置;風機安裝在直流柜體的頂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根據各組成部件之間的電路連接關系,對各功能區域做了詳細的區域劃分,提升了對電抗器組件和直流控制組件的散熱效率。組件的散熱效率。組件的散熱效率。
A megawatt level high-power energy storage converter cabinet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
[0001]本技術屬于變流器設備
,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
技術介紹
[0002]隨著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變革、能源互聯網的推進以及電動汽車等大功率負荷的發展,對電網的穩定性、安全性等多方面值得深思,在發、輸、用電側要具備智能控制和優化協調的巨大挑戰;儲能技術對于電力系統的靈活調節具備潛在的優勢,在調頻、調峰、需求響應、微電網、多能互補等多個領域存在較大的推廣應用,且隨著儲能器件的技術發展和價格的下滑,以電池、超級電容組件、燃料電池為儲能器件的商業應用必然成為趨勢,而儲能變流器(PCS)是該儲能應用中實現能量雙向流動的核心部分,因此儲能變流器(PCS)的需求量將逐年增大。
[0003]目前市場上的大功率變流器常見的布局形式并未清晰的劃分出各功能區域,故顯的整體布局松散,空間利用率低,散熱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旨在解決現有的大功率變流器存在布局不合理,空間利用率低,散熱效果不佳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包括:直流柜體、直流控制組件、電抗器組件、電容組件、功率組件和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柜體的前側和后側均設置有柜門,所述柜門上設有進風口,所述直流柜體的內部分為上下兩層;所述電抗器組件放置在所述直流柜體的下層后側,所述直流控制組件放置在所述直流柜體的下層前側;所述電容組件放置在所述直流柜體的上層后側,所述功率組件放置在所述直流柜體的上層前側,所述功率組件包括散熱器,所述散熱器的散熱孔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風機安裝在所述直流柜體的頂部。
[0006]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電容組件包括第一疊層母排和多個電容本體;所述第一疊層母排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電容本體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一疊層母排的側壁上。
[0007]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疊層母排將所述直流柜體的上層分隔為兩個相互獨立的空間。
[000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電容組件還包括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與所述第一疊層母排平行布置,所述支撐板上設有多個與所述電容本體相匹配的安裝孔。
[0009]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功率組件的數量為多個,沿水平方向均勻布置;相鄰兩個所述功率組件之間留有散熱間隙。
[0010]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功率組件包括第二疊層母排和功率單元;所述第二疊層母排用于連接所述功率單元和所述第一疊層母排,所述第二疊層母排位于所述第一
疊層母排背離所述電容本體的一側。
[0011]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功率單元的底部安裝有支撐座,所述支撐座與所述直流柜體固定連接。
[0012]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二疊層母排包括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和所述第二連接板呈L型設置;所述第一連接板與所述第一疊層母排的側壁貼合,所述第二連接板與所述功率單元的側壁貼合。
[0013]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連接板沿豎直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連接板沿豎直方向的尺寸。
[0014]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風機的數量為兩個,沿所述直流柜體的長度方向并排布置。
[0015]本申請實施例所示的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直流柜體的前、后側均設置有柜門,并且柜門上設有進風口,直流柜體的內部分為上下兩層,直流控制組件和電抗器組件分別在直流柜體的下層前后布置,功率組件和電容組件分別在直流柜體的上層前后布置;本申請的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根據各組成部件之間的電路連接關系,對各功能區域做了詳細的區域劃分,使得整機的布局更加緊湊,提高了空間利用率。通過直流柜體頂部的風機和散熱器上的散熱孔,外部冷風經由柜門上的進風口進入到柜體內,電抗器組件和直流控制組件產生熱量隨氣流向上通過散熱器的散熱孔,最后利用風機將熱空氣從柜體內抽出,提升了對電抗器組件和直流控制組件的散熱效率。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去掉柜門)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的左視圖;
[0020]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功率組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圖4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2]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功率組件的主視圖;
[0023]圖7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第二疊層母排的立體圖。
[0024]圖中:1、直流柜體;101、柜門;102、進風口;2、直流控制組件;3、電抗器組件;4、電容組件;401、第一疊層母排;402、電容本體;403、支撐板;5、功率組件;501、散熱器;502、散熱孔;503、第二疊層母排;504、功率單元;505、支撐座;506、第一連接板;507、第二連接板;6、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使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0026]請一并參閱圖1至圖5,現對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進行說明。所述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包括:直流柜體1、直流控制組件2、電抗器組件3、電容組件4、功率組件5和風機6,其特征在于,直流柜體1的前側和后側均設置有柜門101,柜門101上設有進風口102,直流柜體1的內部分為上下兩層;電抗器組件3放置在直流柜體1的下層后側,直流控制組件2放置在直流柜體1的下層前側;電容組件4放置在直流柜體1的上層后側,功率組件5放置在直流柜體1的上層前側,功率組件5包括散熱器501,散熱器501的散熱孔502沿豎直方向設置;風機6安裝在直流柜體1的頂部。
[0027]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與現有技術相比,直流柜體1的前、后側均設置有柜門101,并且柜門101上設有進風口102,直流柜體1的內部分為上下兩層,直流控制組件2和電抗器組件3分別在直流柜體1的下層前后布置,功率組件5和電容組件4分別在直流柜體1的上層前后布置;本申請的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根據各組成部件之間的電路連接關系,對各功能區域做了詳細的區域劃分,使得整機的布局更加緊湊,提高了空間利用率。通過直流柜體1頂部的風機6和散熱器501上的散熱孔50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包括:直流柜體、直流控制組件、電抗器組件、電容組件、功率組件和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柜體的前側和后側均設置有柜門,所述柜門上設有進風口,所述直流柜體的內部分為上下兩層;所述電抗器組件放置在所述直流柜體的下層后側,所述直流控制組件放置在所述直流柜體的下層前側;所述電容組件放置在所述直流柜體的上層后側,所述功率組件放置在所述直流柜體的上層前側,所述功率組件包括散熱器,所述散熱器的散熱孔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風機安裝在所述直流柜體的頂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容組件包括第一疊層母排和多個電容本體;所述第一疊層母排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電容本體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裝在所述第一疊層母排的側壁上。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疊層母排將所述直流柜體的上層分隔為兩個相互獨立的空間。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兆瓦級大功率儲能變流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容組件還包括支撐板,所述支撐板與所述第一疊層母排平行布置,所述支撐板上設有多個與所述電容本體相匹配的安裝孔。5.如權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耘甫,楊四海,張洪濤,董振錄,龐羽,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英博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