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用于使車輪輪胎成型的方法和設備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使車輪輪胎成型的方法和設備。
[0002]特別地,本專利技術可以方便地用于在輪胎成型期間改善胎體套筒與外部套筒的聯接。
技術介紹
[0003]用于車輪的輪胎通常包括胎體結構,該胎體結構包括至少一個胎體簾布層,該胎體簾布層具有分別相對的端部折片,該端部折片與相應的錨定環形結構接合,該錨定環形結構集成在通常稱為“胎圈”的區域中,該錨定環形結構的內徑基本上對應于輪胎在相應安裝輪輞上的所謂“裝配直徑”。
[0004]胎體結構與帶束結構相關聯,該帶束結構可包括一個或多個帶束層,這些帶束層相對于彼此并相對于胎體簾布層徑向疊加,具有交叉定向和/或基本平行于輪胎周向延伸方向(0度)定向的紡織或金屬增強簾線。在相對于帶束結構的徑向外部位置,施加了胎面帶,該胎面帶也像輪胎的其它半成品構件一樣由彈性體材料制成。
[0005]由彈性體材料制成的相應側壁也施加在胎體結構的側向表面上的軸向外部位置,每個側壁從胎面帶的側向邊緣之一延伸直到胎圈處的相應錨定環形結構。在“無內胎”類型的輪胎中,不透氣涂層(通常稱為“襯里”)覆蓋在輪胎的內表面。
[0006]生輪胎的成型基本上規定為一個或多個胎體簾布層、錨定環形結構和/或胎體結構的其它部件在成型鼓上制造和/或相互組裝,以形成具有基本圓柱形形狀的所謂“胎體套筒”。
[0007]胎體套筒然后根據超環面構造成形,以便與所謂的“外部套筒”聯接,該外部套筒先前通過將帶束層、胎面帶和/或其它部件制造和/或組裝在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1.用于使車輪輪胎成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成型鼓(17)上形成胎體套筒(16),所述胎體套筒包括至少一個胎體簾布層,所述胎體簾布層具有與并入在相應胎圈中的相應環形增強結構(7)接合的端部折片;從所述成型鼓(17)拾取所述胎體套筒(16);將所述胎體套筒(16)接合在定型鼓(20)上;將由所述定型鼓(20)承載的所述胎體套筒(16)超環面定型以將所述胎體套筒與包括帶束結構的外部套筒(18)聯接,其中拾取所述胎體套筒(16)包括:將承載所述胎體套筒(16)的所述成型鼓(17)布置在兩個相互并排且相對于對準軸線(X
?
X)同軸的夾緊構件(23)之間的同軸且軸向居中的位置;通過由所述夾緊構件(23)中每一個承載并圍繞所述對準軸線(X
?
X)周向分布的多個聯接元件(28)來夾緊所述胎體套筒(16)的所述胎圈(7)中的每一個;使所述成型鼓(17)收縮以將所述成型鼓(17)從由所述聯接元件(28)保持的所述胎體套筒(16)脫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使所述成型鼓(17)收縮之前,保持所述胎體套筒(16)的動作通過分布在所述胎體套筒的徑向外表面上的固位作用來執行。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保持所述胎體套筒(16)的動作在將所述胎體套筒(16)接合在所述定型鼓(20)上的動作的至少一部分期間被維持。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保持所述胎體套筒(16)包括:將多個保持元件(36)抵靠所述胎體套筒(16)的所述徑向外表面放置;通過朝向所述保持元件(36)本身的吸引作用將所述徑向外表面固定在所述保持元件(36)上。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的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夾緊每個胎圈(7)包括:朝向所述對準軸線(X
?
X)徑向平移每個夾緊構件(23)的所述聯接元件(28),以將所述聯接元件本身的夾緊突起(30)定位在比所述胎圈(7)的內徑更小的直徑處;朝向所述胎體套筒(16)軸向平移所述聯接元件(28),以將每個聯接元件(28)的所述夾緊突起(30)定位在與所述相應胎圈(7)徑向對準的位置;遠離所述對準軸線(X
?
X)徑向平移所述聯接元件(28),以使每個聯接元件(28)的所述夾緊突起(30)抵靠相應胎圈(7)的徑向內邊緣。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夾緊每個胎圈(7)包括:朝向所述對準軸線(X
?
X)徑向平移每個夾緊構件(23)的所述聯接元件(28),以將所述聯接元件(28)本身的夾緊突起(30)定位成與沿著相應胎圈(7)的軸向外部周向邊緣限定的底切(S)軸向對準;朝向所述胎體套筒(16)軸向平移所述聯接元件(28),以將每個聯接元件(28)的所述夾緊突起(30)定位成與所述底切成接合關系。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收縮所述成型鼓(17)的動作之后,所述成型鼓(17)相對于所述夾緊構件(23)軸向抽出。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胎體套筒(16)接合在所述定型鼓(20)上的動作包括:
將所述定型鼓(20)軸向插入由所述夾緊構件(23)保持的所述胎體套筒(16)中同軸居中的位置;使由所述定型鼓(20)的兩個軸向相對的半件(20a)中的每一個承載的環形肩部(40)從收縮狀態徑向擴張到擴張狀態,在所述收縮狀態下,所述環形肩部(40)的最大直徑小于所述胎圈(7)的內徑,在所述擴張狀態下,所述最大直徑大于所述胎圈(7)的所述內徑;在所述擴張狀態下,使所述環形肩部(40)軸向遠離彼此移動,以使所述環形肩部各自抵靠所述胎圈(7)之一的軸向內壁;使由所述定型鼓(20)的兩個軸向相對的半件(20a)中的每一個承載的環形夾緊元件(41)從收縮狀態徑向擴張到擴張狀態,在所述收縮狀態下,所述環形夾緊元件(41)的最大直徑小于所述胎圈(7)的內徑,在所述擴張狀態下,每個環形夾緊元件(41)以徑向推力關系抵靠所述胎圈(7)之一的徑向內邊緣操作。9.根據從屬于權利要求2的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保持所述胎體套筒(16)的動作至少維持到在所述擴張狀態下使所述環形肩部(40)軸向遠離彼此移動的動作完成為止。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徑向擴張所述環形夾緊元件(41)之前,將所述聯接元件(28)從所述胎圈(7)脫離。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將所述聯接元件(28)從所述胎圈(7)脫離包括:軸向平移所述聯接元件(28)遠離所述胎體套筒(16),以將每個夾緊突起(30)定位在所述相應胎圈(7)的軸向外部位置;遠離所述對準軸線(X
?
X)徑向平移所述聯接元件(28),以根據大于所述胎體套筒(16)的最大直徑的最小直徑來定位所述夾緊突起(30)。12.根據權利要求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