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于安裝的內嚙合齒輪泵,包括:泵體、連接固定機構、連接驅動機構,泵體內設有齒輪,連接固定機構設于泵體的一側,連接固定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卡盤,固定連接卡盤設于泵體的一側,固定連接卡盤與泵體之間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連接螺栓,連接驅動機構設于固定連接卡盤內,連接驅動機構包括驅動轉軸,驅動轉軸與齒輪相連接,驅動轉軸遠離齒輪的一側設有內嵌式連接軸套,內嵌式連接軸套與驅動轉軸之間連接有固定螺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相應的內嵌式連接軸套,可對齒輪泵與驅動電機進行銜接,減小了齒輪泵在安裝使用過程中的軸向尺寸,縮小了齒輪泵安裝所需空間,提高了齒輪泵的適用性。高了齒輪泵的適用性。高了齒輪泵的適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便于安裝的內嚙合齒輪泵
[0001]本技術屬于齒輪泵
,具體涉及一種便于安裝的內嚙合齒輪泵。
技術介紹
[0002]齒輪泵是依靠泵缸與嚙合齒輪間所形成的工作容積變化和移動來輸送液體或使之增壓的回轉泵,主要由泵體、泵蓋、驅動齒輪等幾部分組成,由兩個齒輪、泵體與泵體形成兩個封閉空間,通過齒輪的轉動對兩個封閉空間的容積進行控制,通過兩個封閉空間容積的變化對液壓油進行輸送。
[0003]齒輪泵在使用過程中由一個獨立的電機驅動,目前常見的齒輪泵在安裝使用過程中主要通過花鍵軸伸與彈性聯軸器的相互配合與電機銜接,在使用過程中的軸向尺寸大,使得齒輪泵安裝固定占用空間較大,降低了齒輪泵的適用性。
[0004]因此,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便于安裝的內嚙合齒輪泵。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便于安裝的內嚙合齒輪泵,以解決上述齒輪泵安裝使用過程中軸向尺寸大的問題。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一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一種便于安裝的內嚙合齒輪泵,包括:泵體、連接固定機構、連接驅動機構;
[0008]所述泵體內設有齒輪;
[0009]所述連接固定機構設于所述泵體的一側,所述連接固定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卡盤,所述固定連接卡盤設于泵體的一側,所述固定連接卡盤與泵體之間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連接螺栓;
[0010]所述連接驅動機構設于所述固定連接卡盤內,所述連接驅動機構包括驅動轉軸,所述驅動轉軸與齒輪相連接,所述驅動轉軸遠離齒輪的一側設有內嵌式連接軸套,所述內嵌式連接軸套與驅動轉軸之間連接有固定螺栓。
[0011]進一步地,所述泵體遠離齒輪的一側連接有封閉油蓋,可通過封閉油蓋對泵體起到封閉保護的作用,所述封閉油蓋上開鑿有導油孔,通過開鑿導油孔可對泵體起到液體導出的作用。
[0012]進一步地,所述固定連接卡盤的兩側均開鑿有U型限位槽,通過開鑿U型限位槽可對固定連接卡盤起到輔助定位的作用,提高了對泵體進行安裝固定的準確性。
[0013]進一步地,所述內嵌式連接軸套的一側開鑿有第一花鍵槽,可通過第一花鍵槽對內嵌式連接軸套與驅動電機的輸出軸相連接,所述內嵌式連接軸套遠離第一花鍵槽的一側開鑿有第二花鍵槽,可通過第二花鍵槽對內嵌式連接軸套與驅動轉軸進行連接限位。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花鍵槽與第二花鍵槽錯位分布于內嵌式連接軸套的兩側,通過將第一花鍵槽與第二花鍵槽錯位分布,提高了內嵌式連接軸套對驅動轉軸與驅動電機輸出軸進行連接的穩定性。
[0015]進一步地,所述第一花鍵槽與第二花鍵槽之間開鑿有卡合限位孔,所述卡合限位孔與驅動轉軸相匹配,通過卡合限位孔對驅動轉軸進行卡合限位,提高了內嵌式連接軸套與驅動轉軸的連接穩定性。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
[0017]本技術通過設置相應的內嵌式連接軸套,可對齒輪泵與驅動電機進行銜接,減小了齒輪泵在安裝使用過程中的軸向尺寸,縮小了齒輪泵安裝所需空間,提高了齒輪泵的適用性。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為本技術一實施例中一種便于安裝的內嚙合齒輪泵的立體圖;
[0020]圖2為本技術一實施例中一種便于安裝的內嚙合齒輪泵的部分機構示意圖;
[0021]圖3為圖2中A處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技術一實施例中內嵌式連接軸套的立體圖;
[0023]圖5為本技術一實施例中內嵌式連接軸套的另一角度立體圖;
[0024]圖6為本技術一實施例中內嵌式連接軸套的剖視圖;
[0025]圖7為本技術一實施例中一種便于安裝的內嚙合齒輪泵的安裝示意圖。
[0026]圖中:1.泵體、101.齒輪、102.封閉油蓋、103.導油孔、2.連接固定機構、201.固定連接卡盤、202.連接螺栓、3.連接驅動機構、301.驅動轉軸、302.內嵌式連接軸套、303.固定螺栓、304.第一花鍵槽、305.第二花鍵槽、306.卡合限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各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該等實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術,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該等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內。
[0028]本技術公開了一種便于安裝的內嚙合齒輪泵,參圖1
?
圖7所示,包括:泵體1、連接固定機構2、連接驅動機構3。
[0029]參圖2所示,泵體1內設有齒輪101,可通過齒輪101的旋轉對泵體1內液壓油起到壓縮導出的作用。
[0030]參圖1所示,泵體1遠離齒輪101的一側連接有封閉油蓋102,可通過封閉油蓋102對泵體1起到封閉保護的作用。
[0031]其中,封閉油蓋102上開鑿有導油孔103,通過開鑿導油孔103可對泵體1起到液體導出的作用。
[0032]參圖1所示,連接固定機構2設于泵體1的一側,可通過連接固定機構2對泵體1起到連接限位的作用。
[0033]參圖1所示,連接固定機構2包括固定連接卡盤201,固定連接卡盤201設于泵體1的
一側,可通過固定連接卡盤201對泵體1起到支撐固定的作用。
[0034]參圖1所示,固定連接卡盤201與泵體1之間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連接螺栓202,連接螺栓202起到連接固定連接卡盤201與泵體1的作用,提高了固定連接卡盤201對泵體1進行連接固定的穩定性。
[0035]其中,固定連接卡盤201的兩側均開鑿有U型限位槽,通過開鑿U型限位槽可對固定連接卡盤201起到輔助定位的作用,提高了對泵體1進行安裝固定的準確性。
[0036]參圖2
?
圖3所示,連接驅動機構3設于固定連接卡盤201內,可通過連接驅動機構3對齒輪101起到連接限位與旋轉驅動的作用。
[0037]參圖2
?
圖3所示,連接驅動機構3包括驅動轉軸301,驅動轉軸301與齒輪101相連接,驅動轉軸301對齒輪101起到支撐固定與旋轉驅動的作用,可通過對驅動轉軸301進行驅動的方式對齒輪101進行旋轉控制。
[0038]參圖2
?
圖3所示,驅動轉軸301遠離齒輪101的一側設有內嵌式連接軸套302,內嵌式連接軸套302與驅動轉軸301之間連接有固定螺栓303,通過內嵌式連接軸套302對驅動轉軸301進行連接固定,提高了對驅動轉軸301進行連接固定的穩定。
[0039]參圖4
?
圖5所示,內嵌式連接軸套302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便于安裝的內嚙合齒輪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體(1),所述泵體(1)內設有齒輪(101);連接固定機構(2),設于所述泵體(1)的一側,所述連接固定機構(2)包括固定連接卡盤(201),所述固定連接卡盤(201)設于泵體(1)的一側,所述固定連接卡盤(201)與泵體(1)之間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連接螺栓(202);連接驅動機構(3),設于所述固定連接卡盤(201)內,所述連接驅動機構(3)包括驅動轉軸(301),所述驅動轉軸(301)與齒輪(101)相連接,所述驅動轉軸(301)遠離齒輪(101)的一側設有內嵌式連接軸套(302),所述內嵌式連接軸套(302)與驅動轉軸(301)之間連接有固定螺栓(30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安裝的內嚙合齒輪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體(1)遠離齒輪(101)的一側連接有封閉油蓋(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偉,連旭日,吳艷,權江濤,薛雷雷,楊振,
申請(專利權)人:徐州圣邦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