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人體感應傳感器,包括墻面貼合面板,所述墻面貼合面板靠近墻體的一側端面設置有真空吸盤,所述真空吸盤設置有多個且多個真空吸盤之間等距進行排列,所述墻面貼合面板另一側端面的四角位置設置有磁吸附塊,所述墻面貼合面板的中間位置連接固定有充電蓄電池,所述充電蓄電池的表面設置有接電凸柱,通過在墻面貼合面板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充電蓄電池,通過充電蓄電池可以為傳感器主體提供電源,并且將傳感器主體與充電蓄電池采用分離式的設計,相比較于將電池集合在傳感器主體內部的設計而言充電蓄電池可以提供更大的容量,并且在充電蓄電池沒電后可以方便的進行更換。并且在充電蓄電池沒電后可以方便的進行更換。并且在充電蓄電池沒電后可以方便的進行更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人體感應傳感器
[0001]本技術是一種人體感應傳感器,涉及傳感器設備領域。
技術介紹
[0002]人體感應傳感器基于多普勒技術原理,采用微波專用微處理器、平面型感應天線,不但檢測靈敏度度高,探測范圍寬,而且工作非??煽浚话銢]有誤報,能在
?
15~+60度的溫度范圍內穩定工作,由于多種傳感器的添加使得其耗電量也大幅度的提高,而一般內置的電源無法提供較長時間的續航,所以需要設計一種新的結構來解決該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目的是提供一種人體感應傳感器,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人體感應傳感器,包括墻面貼合面板,所述墻面貼合面板靠近墻體的一側端面設置有真空吸盤,所述真空吸盤設置有多個且多個真空吸盤之間等距進行排列,所述墻面貼合面板另一側端面的四角位置設置有磁吸附塊,所述墻面貼合面板的中間位置連接固定有充電蓄電池,所述充電蓄電池的表面設置有接電凸柱,所述接電凸柱與傳感器主體上的接電凹孔相卡接,所述磁吸附塊與分布在外罩體表面的吸附筒相互卡接。
[0005]進一步地,所述墻面貼合面板的邊緣位置設置有卡接槽,且所述卡接槽的內部卡接有密封墊,所述密封墊的邊緣與外罩體的邊緣位置相互卡接。
[0006]進一步地,所述外罩體的中間位置開設有容納傳感器主體的槽孔,且所述槽孔的邊緣位置設置有柔性墊,所述柔性墊的邊緣與傳感器主體的邊緣貼合。
[0007]進一步地,所述槽孔的兩側位置設置有支撐塊,所述支撐塊為長條形結構,且支撐塊靠近傳感器主體的一側端面與傳感器的表面相貼合。
[0008]進一步地,所述墻面貼合面板內部安裝充電蓄電池的一側端面設置有加固筋條,所述加固筋條為截面呈半圓形的棱條形結構,所述加固筋條沿墻面貼合面板的軸線呈環形進行排列。
[0009]進一步地,所述墻面貼合面板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卡接棱條,所述卡接棱條的邊緣與充電蓄電池的邊緣位置相卡接。
[0010]本技術的有益效果:通過在墻面貼合面板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充電蓄電池,通過充電蓄電池可以為傳感器主體提供電源,并且將傳感器主體與充電蓄電池采用分離式的設計,相比較于將電池集合在傳感器主體內部的設計而言充電蓄電池可以提供更大的容量,并且在充電蓄電池沒電后可以方便的進行更換;
[0011]而位于墻面貼合面板內部的加固筋條則可以起到增加墻面貼合面板整體強度的目的,防止由于溫度等其他因素變化造成墻面貼合面板發生形變的情況發生;
[0012]而墻面貼合面板上的磁吸附塊與外罩體內部的吸附筒相互吸附卡接在一起,通過
該設計達到固定外罩體的目的,通過磁吸附的固定方式相比較于傳統的固定的螺栓固定方式而言具有安裝便捷的優勢。
附圖說明
[0013]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0014]圖1為本技術一種人體感應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技術一種人體感應傳感器中真空吸盤的分布示意圖;
[0016]圖3為本技術一種人體感應傳感器中墻面貼合面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本技術一種人體感應傳感器中外罩體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5為本技術一種人體感應傳感器中柔性墊的分布示意圖;
[0019]圖中:1
?
墻面貼合面板、2
?
外罩體、3
?
傳感器主體、4
?
真空吸盤、5
?
卡接槽、6
?
充電蓄電池、7
?
接電凸柱、8
?
磁吸附塊、9
?
吸附筒、10
?
接電凹孔、11
?
加固筋條、12
?
支撐塊、13
?
柔性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
[0021]請參閱圖1、圖2與圖4,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人體感應傳感器,包括墻面貼合面板1,墻面貼合面板1靠近墻體的一側端面設置有真空吸盤4,真空吸盤4設置有多個且多個真空吸盤4之間等距進行排列,墻面貼合面板1另一側端面的四角位置設置有磁吸附塊8,墻面貼合面板1的中間位置連接固定有充電蓄電池6,充電蓄電池6的表面設置有接電凸柱7,接電凸柱7與傳感器主體3上的接電凹孔10相卡接,而傳感器主體3可以采用星科創公司型號為XKC
?
KD100的傳感器,該傳感器具有低功耗的優勢,通過采用低功耗使得其具有較長的待機時間,并不需要經常進行電池的更換。磁吸附塊8與分布在外罩體2表面的吸附筒9相互卡接,墻面貼合面板1上的磁吸附塊8與外罩體2內部的吸附筒9相互吸附卡接在一起,通過該設計達到固定外罩體2的目的,通過磁吸附的固定方式相比較于傳統的固定的螺栓固定方式而言具有安裝便捷的優勢,通過在墻面貼合面板1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充電蓄電池6,通過充電蓄電池6可以為傳感器主體3提供電源,并且將傳感器主體3與充電蓄電池6采用分離式的設計,相比較于將電池集合在傳感器主體3內部的設計而言充電蓄電池6可以提供更大的容量,并且在充電蓄電池6沒電后可以方便的進行更換。
[0022]墻面貼合面板1的邊緣位置設置有卡接槽5,且卡接槽5的內部卡接有密封墊,密封墊的邊緣與外罩體2的邊緣位置相互卡接,通過密封墊提高了墻面貼合面板1與外罩體2之間的密封性。
[0023]請參閱圖5,外罩體2的中間位置開設有容納傳感器主體3的槽孔,且槽孔的邊緣位置設置有柔性墊13,柔性墊13的邊緣與傳感器主體3的邊緣貼合,槽孔的兩側位置設置有支撐塊12,支撐塊12為長條形結構,且支撐塊12靠近傳感器主體3的一側端面與傳感器的表面相貼合。
[0024]請參閱圖3,墻面貼合面板1內部安裝充電蓄電池6的一側端面設置有加固筋條11,
加固筋條11為截面呈半圓形的棱條形結構,加固筋條11沿墻面貼合面板1的軸線呈環形進行排列,位于墻面貼合面板1內部的加固筋條11則可以起到增加墻面貼合面板1整體強度的目的,防止由于溫度等其他因素變化造成墻面貼合面板1發生形變的情況發生。
[0025]墻面貼合面板1的中間位置設置有卡接棱條,卡接棱條的邊緣與充電蓄電池6的邊緣位置相卡接。
[0026]具體實施方式:使用時通過將真空吸盤4的一側與墻面相互貼合在一起,然后按壓真空吸盤4,通過真空吸盤4實現對墻面貼合面板1位置的固定,然后將密封墊卡接到卡接槽5的內部,將充電蓄電池6安裝到墻面貼合面板1的中間位置,通過充電蓄電池6可以為傳感器主體3提供電源,并且將傳感器主體3與充電蓄電池6采用分離式的設計,相比較于將電池集合在傳感器主體3內部的設計而言充電蓄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人體感應傳感器,包括墻面貼合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面貼合面板(1)靠近墻體的一側端面設置有真空吸盤(4),所述真空吸盤(4)設置有多個且多個真空吸盤(4)之間等距進行排列,所述墻面貼合面板(1)另一側端面的四角位置設置有磁吸附塊(8),所述墻面貼合面板(1)的中間位置連接固定有充電蓄電池(6),所述充電蓄電池(6)的表面設置有接電凸柱(7),所述接電凸柱(7)與傳感器主體(3)上的接電凹孔(10)相卡接,所述磁吸附塊(8)與分布在外罩體(2)表面的吸附筒(9)相互卡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體感應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面貼合面板(1)的邊緣位置設置有卡接槽(5),且所述卡接槽(5)的內部卡接有密封墊,所述密封墊的邊緣與外罩體(2)的邊緣位置相互卡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人體感應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國青,王黎,張寧寧,劉岳,崔方明,雷明星,郭貴軍,張毅,王澤涵,白鑫,劉晨,焦玉霞,
申請(專利權)人:中旭京坤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