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正庚烷溶劑油的脫芳烴裝置,所述測控系統包括實時檢測模塊、智能調控模塊和復測控制模塊,所述混合反應釜中設有攪動機構,所述混合反應釜上方對稱設有調控加料口,所述實時檢測模塊設置在調控加料口處,所述混合反應釜內設有催化機構,所述混合反應釜一側設有分餾罐,所述智能調控模塊設置在混合反應釜與分餾罐之間,所述分餾罐一側設有出料機構,所述復測控制模塊設置在出料機構中;本發明專利技術實現了物料反應配比的精準控制,避免了人工配料添加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費,同時全程智能化自動脫芳烴,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同時對于分餾出的物料濃度進行精準把控,使得正庚烷溶劑油脫芳烴質量大大提升。劑油脫芳烴質量大大提升。劑油脫芳烴質量大大提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正庚烷溶劑油的脫芳烴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脫芳烴
,尤其涉及一種正庚烷溶劑油的脫芳烴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溶劑油可分為芳香烴、脫芳烴脂肪族類、異構烷烴類、環烷烴、以及正構烷烴等,其中,烷烴溶劑油具有凝點低、氣味小、毒性低以及安全性好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印染稀釋劑、油墨溶劑、金屬加工清洗劑、防銹劑、無味噴霧劑、無味油涂料、有機溶膠配方、衣服干洗油、有機化合載體等;目前正庚烷溶劑油脫芳烴是通過人為測量手動控制反應,物料添加精度低,造成大量浪費,同時整個過程需要大量人員參與,智能化程度低,因此,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正庚烷溶劑油的脫芳烴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正庚烷溶劑油的脫芳烴裝置,該正庚烷溶劑油的脫芳烴裝置實現了物料反應配比的精準控制,避免了人工配料添加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費,同時全程智能化自動脫芳烴,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同時對于分餾出的物料濃度進行精準把控,使得正庚烷溶劑油脫芳烴質量大大提升。
[0004]為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正庚烷溶劑油的脫芳烴裝置,包括測控系統和脫芳烴裝置,所述測控系統包括實時檢測模塊、智能調控模塊和復測控制模塊,所述脫芳烴裝置包括混合反應釜、攪動機構、調控加料口、催化機構、分餾罐和出料機構,所述混合反應釜中設有攪動機構,所述混合反應釜上方對稱設有調控加料口,所述實時檢測模塊設置在調控加料口處,調控加料口處設有電控閥,實時檢測模塊設置在進料管和電控閥輸入端之間,電控閥通過管道直連混合反應釜,所述混合反應釜內設有催化機構,催化機構可取出更換,所述混合反應釜一側設有分餾罐,分餾罐與混合反應釜管道連通,混合反應釜中反應后的物料通過泵吸或其他方式傳輸至分餾罐中進行分餾,所述智能調控模塊設置在混合反應釜與分餾罐之間,智能調控模塊控制調控加料口的電控閥和分餾罐與混合反應釜之間的物料傳輸,所述分餾罐一側設有出料機構,所述復測控制模塊設置在出料機構中。
[0005]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實時檢測模塊用于實時檢測調控加料口進入混合反應釜中物料的濃度,所述智能調控模塊基于單片機根據物料濃度控制調控加料口的進料量和進料速度,所述復測控制模塊用于對分餾罐輸出物料進行檢測并控制物料返回重復處理。
[0006]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實時檢測模塊包含溶劑油檢測子模塊和反應液檢測子模塊,所述溶劑油檢測子模塊用于檢測加入混合反應釜中的溶劑油的流量和濃度,所述反應液檢測子模塊用于檢測加入混合反應釜中與芳烴反應的反應液的流量。
[0007]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智能調控模塊包含溶劑油調控子模塊和反應液調控子模塊,所述溶劑油調控子模塊用于調控溶劑油加料的流量,所述反應液調控子模塊基于單片
機根據溶劑油加料的流量和溶劑油濃度調控反應液加料流量。
[0008]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復測控制模塊包含成分濃度檢測子模塊和物料返回子模塊,所述成分濃度檢測子模塊用于檢測分流罐輸出物料包含的成分及相應的濃度,所述物料返回子模塊用于控制檢測未達標的輸出物料返回混合反應釜重復處理。
[0009]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攪動機構包括攪動電機和攪動桿,所述混合反應釜下方設有攪動電機,所述混合反應釜中設有攪動桿,所述攪動桿呈U字型設置且兩外側分布有分枝,所述攪動電機輸出端與攪動桿連接傳動,U字型攪動桿中部空間大于網框直徑,避免出現攪動桿轉動收到催化機構的干擾。
[0010]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催化機構包括更換口、拉索、網框和催化料,所述混合反應釜兩側對稱設有更換口,更換口處設有密封蓋,所述更換口內側設有拉索,所述拉索下方設有網框,拉索一端與密封蓋內側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網框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網框內設有催化料,所述更換口的大小大于網框的大小。
[0011]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出料機構包括分餾出料管、電控閥和回料管,所述分餾罐上方分布有分餾出料管,所述分餾出料管上設有電控閥,電控閥由單片機控制,所述分餾出料管下側設有回料管,所述回料管與混合反應釜連通,回料管上也設有電控閥,均通過單片機控制。
[0012]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通過智能調控模塊控制裝置進料量,實現了物料反應配比的精準控制,避免了人工配料添加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費,同時全程智能化自動脫芳烴,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同時對于分餾出的物料濃度進行精準把控,使得正庚烷溶劑油脫芳烴質量大大提升。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整體結構圖。
[0014]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混合反應釜剖面圖。
[0015]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連接結構圖。
[0016]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系統架構圖。
[0017]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系統架構圖。
[0018]其中:1、混合反應釜;2、調控加料口;3、分餾罐;4、攪動電機;5、攪動桿;6、更換口;7、拉索;8、網框;9、催化料;10、分餾出料管;11、電控閥;12、回料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加深對本專利技術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述,本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定。
[0020]實施例1根據圖1
?
4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正庚烷溶劑油的脫芳烴裝置,包括測控系統和脫芳烴裝置,所述測控系統包括實時檢測模塊、智能調控模塊和復測控制模塊,所述脫芳烴裝置包括混合反應釜1、攪動機構、調控加料口2、催化機構、分餾罐3和出料機構,所述混合反應釜1中設有攪動機構,所述混合反應釜1上方對稱設有調控加料口2,所述實時檢測模塊設置在調控加料口2處,調控加料口處設有電控閥,實時檢測模塊設置在進料管和電控閥
輸入端之間,電控閥通過管道直連混合反應釜,所述混合反應釜1內設有催化機構,催化機構可取出更換,所述混合反應釜1一側設有分餾罐3,分餾罐與混合反應釜管道連通,混合反應釜中反應后的物料通過泵吸或其他方式傳輸至分餾罐中進行分餾,所述智能調控模塊設置在混合反應釜1與分餾罐3之間,智能調控模塊控制調控加料口的電控閥和分餾罐與混合反應釜之間的物料傳輸,所述分餾罐3一側設有出料機構,所述復測控制模塊設置在出料機構中。
[0021]所述實時檢測模塊用于實時檢測調控加料口2進入混合反應釜1中物料的濃度,所述實時檢測模塊包含溶劑油檢測子模塊和反應液檢測子模塊,所述溶劑油檢測子模塊用于檢測加入混合反應釜1中的溶劑油的流量和濃度,所述反應液檢測子模塊用于檢測加入混合反應釜1中與芳烴反應的反應液的流量,并通過智能調控模塊控制電控閥調節物料加入量和物料添加流速;所述智能調控模塊基于單片機根據物料濃度控制調控加料口2的進料量和進料速度,所述智能調控模塊包含溶劑油調控子模塊和反應液調控子模塊,所述溶劑油調控子模塊用于調控溶劑油加料的流量,所述反應液調控子模塊基于單片機根據溶劑油加料的流量和溶劑油濃度調控反應液加料流量,使反應液與溶劑油之間反應量剛好達標,避免出現反應液反復添加或反應后的溶液中含大量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正庚烷溶劑油的脫芳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測控系統和脫芳烴裝置,所述測控系統包括實時檢測模塊、智能調控模塊和復測控制模塊,所述脫芳烴裝置包括混合反應釜(1)、攪動機構、調控加料口(2)、催化機構、分餾罐(3)和出料機構,所述混合反應釜(1)中設有攪動機構,所述混合反應釜(1)上方對稱設有調控加料口(2),所述實時檢測模塊設置在調控加料口(2)處,所述混合反應釜(1)內設有催化機構,所述混合反應釜(1)一側設有分餾罐(3),所述智能調控模塊設置在混合反應釜(1)與分餾罐(3)之間,所述分餾罐(3)一側設有出料機構,所述復測控制模塊設置在出料機構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正庚烷溶劑油的脫芳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時檢測模塊用于實時檢測調控加料口(2)進入混合反應釜(1)中物料的濃度,所述智能調控模塊基于單片機根據物料濃度控制調控加料口(2)的進料量和進料速度,所述復測控制模塊用于對分餾罐(3)輸出物料進行檢測并控制物料返回重復處理。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正庚烷溶劑油的脫芳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實時檢測模塊包含溶劑油檢測子模塊和反應液檢測子模塊,所述溶劑油檢測子模塊用于檢測加入混合反應釜(1)中的溶劑油的流量和濃度,所述反應液檢測子模塊用于檢測加入混合反應釜(1)中與芳烴反應的反應液的流量。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正庚烷溶劑油的脫芳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調控模塊包含溶劑油調控子模塊和反應液調控子模塊,所述溶劑油調控子模塊用于調控溶劑油加料的流量,...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達力,蔣超,達興,
申請(專利權)人:滁州市潤達溶劑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