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可穿戴設備及其佩戴件。該佩戴件包括:殼體,包括第一連接段和下凹段,下凹段連接于第一連接段的一端,其中下凹段在佩戴狀態下形成有向下的凹陷;電路板,設置于殼體內;按動件,設置于第一連接段上,且與電路板電連接;電池,設置于第一連接段,且與電路板電連接;指示件,設置于下凹段,且與電路板電連接,電池位于按動件和指示件之間。通過上述方式,本申請提供的佩戴件內各電學器件的布局更加合理,有利于佩戴件的小型化。有利于佩戴件的小型化。有利于佩戴件的小型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可穿戴設備及其佩戴件
[0001]本申請涉及可穿戴
,特別是涉及一種可穿戴設備及其佩戴件。
技術介紹
[0002]隨著2012谷歌公司首次發布的谷歌眼鏡,智能眼鏡等可穿戴設備的概念開始為公眾所熟悉,現今已較成熟的可穿戴設備包括有智能手表、VR/AR頭顯及智能眼鏡等。
[0003]而智能眼鏡其外形與常見的近視眼鏡或太陽鏡等類似,這決定了其上能夠安裝各電學器件的空間及其有限,而常見各種智能眼鏡內由于各電學器件的布局不夠合理而導致外形臃腫。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申請主要提供一種可穿戴設備及其佩戴件,以解決智能眼鏡內由于各電學器件的布局不夠合理而導致外形臃腫的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佩戴件。所述佩戴件包括:殼體,包括第一連接段和下凹段,所述下凹段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段的一端,其中所述下凹段在佩戴狀態下形成有向下的凹陷;電路板,設置于所述殼體內;按動件,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段上,且與所述電路板電連接;電池,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段,且與所述電路板電連接;指示件,設置于所述下凹段,且與所述電路板電連接,所述電池位于所述按動件和所述指示件之間。
[000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下凹段包括呈彎折連接的第一彎折部和第二彎折部,所述第一彎折部和所述第二彎折部的頂壁彼此配合形成所述凹陷,所述指示件設置于所述第一彎折部上背離所述頂壁的底壁;
[0007]所述殼體還包括第二連接段,所述第一連接段連接于所述第一彎折部遠離所述第二彎折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連接段連接于所述第二彎折部遠離所述第一彎折部的一端,第二連接段用于架設于用戶的耳廓上。
[000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路板包括第一硬性板、第二硬性板和設置于所述第一硬性板和所述第二硬性板之間的第一柔性板,所述第一硬性板設置于所述第一彎折部,所述第一柔性板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段,所述電池與所述第一柔性板層疊設置,所述第二硬性板設置于所述電池遠離所述第一彎折部的一端;
[0009]所述指示件和所述電池均與所述第一硬性板電連接,所述按動件與所述第二硬性板電連接。
[00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硬性板的主表面疊置于所述電池的端面。
[00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佩戴件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設置于所述第一彎折部,與所述第一硬性板電連接且層疊設置。
[00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路板還包括第二柔性板,所述第二柔性板連接于所述第一硬性板遠離所述第一柔性板的一側,且設置于所述第二彎折部;
[0013]所述佩戴件還包括揚聲器,所述揚聲器設置于所述第二彎折部,并與所述第二柔性板電連接且層疊設置;
[0014]其中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一硬性板的層疊方向與所述揚聲器和所述第二柔性板的層疊方向相同。
[00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路板還包括第三柔性板,所述第三柔性板連接于所述第二柔性板的一側,且相對所述第二柔性板彎折設置;
[0016]所述佩戴件還包括第一拾音件,所述第一拾音件與所述第三柔性板電連接且層疊設置,所述第一拾音件位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揚聲器之間。
[001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路板還包括第三硬性板,所述第三硬性板位于所述第二彎折部,所述第三硬性板連接于所述第二柔性板遠離所述第一硬性板的一端;
[0018]所述佩戴件還包括第二拾音件,所述第二拾音件與所述第三硬性板電連接且層疊設置,所述第二拾音件與所述揚聲器錯位設置。
[001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電路板還包括第三硬性板,所述第三硬性板位于所述第二彎折部,所述第三硬性板連接于所述第二柔性板遠離所述第一硬性板的一端;所述第三硬性板上還設有充電件,所述充電件用于給所述電池充電。
[0020]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可穿戴設備。所述可穿戴設備包括可視件和如上述的佩戴件,所述佩戴件與所述可視件連接。
[0021]本申請的有益效果是:區別于現有技術的情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可穿戴設備及其佩戴件。通過限定殼體包括下凹段和第一連接段,其中按動件和電池均設置于第一連接段,指示件設置于下凹段,電池位于按動件和指示件之間,并均與設置于殼體內的電路板電連接,以利用殼體的獨特結構形狀來布置電路板、電路板、電池和指示件的位置,進而充分利用佩戴件內的安裝空間,使得各電學器件的布局更加合理,有利于佩戴件的小型化。
附圖說明
[0022]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其中:
[0023]圖1是本申請提供的可穿戴設備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是圖1所示可穿戴設備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5]圖3是圖2所示可穿戴設備中佩戴件的軸側結構示意圖;
[0026]圖4是圖3所示佩戴件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7]圖5是圖4所示佩戴件中電路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是本申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旧暾堉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0029]本申請實施例中的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本申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此外,術語“包括”和“具有”以及它們任何變形,意圖在于覆蓋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驟或單元的過程、方法、系統、產品或設備沒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驟或單元,而是可選地還包括沒有列出的步驟或單元,或可選地還包括對于這些過程、方法、產品或設備固有的其他步驟或單元。
[0030]在本文中提及“實施例”意味著,結合實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中。在說明書中的各個位置出現該短語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實施例,也不是與其他實施例互斥的獨立的或備選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顯式地和隱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可以與其他實施例相結合。
[0031]本申請提供一種可穿戴設備100,結合參閱圖1和圖2,圖1是本申請提供的可穿戴設備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可穿戴設備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32]可穿戴設備100可以包括眼鏡、智能手環、耳機、助聽器、智能頭盔、智能手表、智能服裝、智能背包、智能配件等,或其任意組合。例如,可穿戴設備100可以是功能型的近視眼鏡、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佩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件包括:殼體,包括第一連接段和下凹段,所述下凹段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段的一端,其中所述下凹段在佩戴狀態下形成有向下的凹陷;電路板,設置于所述殼體內;按動件,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段,且與所述電路板電連接;電池,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段,且與所述電路板電連接;指示件,設置于所述下凹段,且與所述電路板電連接,所述電池位于所述按動件和所述指示件之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凹段包括呈彎折連接的第一彎折部和第二彎折部,所述第一彎折部和所述第二彎折部的頂壁彼此配合形成所述凹陷,所述指示件設置于所述第一彎折部上背離所述頂壁的底壁;所述殼體還包括第二連接段,所述第一連接段連接于所述第一彎折部遠離所述第二彎折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連接段連接于所述第二彎折部遠離所述第一彎折部的一端,第二連接段用于架設于用戶的耳廓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佩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板包括第一硬性板、第二硬性板和設置于所述第一硬性板和所述第二硬性板之間的第一柔性板,所述第一硬性板設置于所述第一彎折部,所述第一柔性板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段,所述電池與所述第一柔性板層疊設置,所述第二硬性板設置于所述電池遠離所述第一彎折部的一端;所述指示件和所述電池均與所述第一硬性板電連接,所述按動件與所述第二硬性板電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硬性板的主表面疊置于所述電池的端面。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佩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件還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設置于...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岳塨,劉志青,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韶音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