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警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肩燈,通過設于透鏡內側端的插接部,燈板上排列裝設有若干個燈珠,底蓋內側端開設有卡槽,插接部上設有彈性卡接部,卡槽內貫穿設有彈性按壓部,初始狀態下,插接部上的彈性卡接部向外彈出,以供燈板兩端豎板插設入插接部內,并隨透鏡蓋設于底蓋上,彈性卡接部向內彈性橫移以抵接底蓋內側壁,并沿底蓋內側壁向下滑移,同時彈性卡接部向內彈性橫移以伸入插接部內,卡接燈板兩端,直至滑移至卡槽處,彈性卡接部外彈穿設入卡槽內卡接,且依然保持卡接燈板兩端,直至通過向內按壓彈性按壓部,以抵推彈性卡接部橫移穿出卡槽,再向上滑移取出透鏡,實現便捷效率更換燈帶,以靈活調整或維護肩燈。肩燈。肩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肩燈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警用設備
,尤其涉及一種肩燈。
技術介紹
[0002]警示肩燈作為常用的一種警用設備,現有技術中例如專利號為CN202121017276.2雙層多檔位肩燈的專利中,公開了殼體,殼體上包含上蓋板,上蓋板扣在透明罩上,透明罩中布置有燈帶支架,有燈帶支架上布置有照明燈帶;電池能夠給線路板和照明燈帶供電;底板對透明罩和上蓋板共同構成殼體;底板上固定有卡子,以實現便捷肩帶和警用照明。
[0003]然而,由于肩燈使用時間較長、壽命有限,且考慮到需根據現場不同環境或不同執警要求針對更換適應性的亮燈燈帶,對此,現有的肩燈仍不具備便捷效率更換燈帶,以靈活調整或維護肩燈的功能,由此以致,還不足以滿足更高的實用性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肩燈,以解決難以便捷效率的更換亮燈燈帶的問題。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肩燈,包括透鏡、底蓋、燈板,還包括:
[0006]插接部,設于透鏡內側端,以供燈板兩端插接裝配,燈板上排列裝設有若干個燈珠;
[0007]卡槽,開設于底蓋內側端;
[0008]彈性卡接部,設于插接部上,燈板兩端插設入插接部內,以隨透鏡蓋設于底蓋上時,彈性卡接部沿底蓋內側壁滑移,并向內彈性橫移卡接燈板兩端,直至滑移至卡槽處,彈性卡接部外彈穿設入卡槽內卡接;
[0009]彈性按壓部,貫穿設于卡槽內,通過向內按壓彈性按壓部,以抵推彈性卡接部橫移穿出卡槽。
[0010]優選地,底蓋內設有燈槽,用于卡接連通燈珠。
[0011]優選地,燈珠沿平行于底蓋的長度方向設有有一排。
[0012]優選地,底蓋上設有電源開關、充電口。
[0013]優選地,底蓋底端貼附設有吸塊,用于磁性貼附使用。
[0014]優選地,插接部為插槽,插槽一體式固定連接于透鏡內側端。
[0015]優選地,插槽設計呈U型槽形狀。
[0016]優選地,彈性卡接部包括橫向固定于插接部外側的滑筒,滑筒內滑動穿設有滑桿,滑桿與滑筒之間連接有第一彈性件,滑桿遠離插接部一端的底端面呈傾斜設計,插接部靠近滑桿一側開設有通孔,滑桿一端抵接底蓋內側壁滑移時,另一端沿通孔穿設入插接部內,以卡接燈板端部。
[0017]優選地,彈性按壓部包括彈舌,彈舌與卡槽之間連接有第二彈性件,彈舌一端穿設入卡槽內,用于抵推彈性卡接部,另一端穿出底蓋外。
[0018]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通過設于透鏡內側端的插接部,底蓋內側端開設有卡槽,插接部上設有彈性卡接部,卡槽內貫穿設有彈性按壓部,初始狀態下,插接部上的彈性卡接部向外彈出,以供燈板兩端豎板插設入插接部內,并隨透鏡蓋設于底蓋上,彈性卡接部一并進入底蓋內,從而向內彈性橫移以抵接底蓋內側壁,并沿底蓋內側壁向下滑移,同時彈性卡接部向內彈性橫移以伸入插接部內,卡接燈板兩端,直至滑移至卡槽處,彈性卡接部外彈穿設入卡槽內卡接,此時彈性卡接部部分外彈,并未完全移離插接部,從而依然保持卡接燈板兩端,直至通過向內按壓彈性按壓部,以抵推彈性卡接部橫移穿出卡槽,再向上滑移取出透鏡,過程中,彈性卡接部依然保持卡接燈板兩端,更換便捷效率,以利于靈活調整或維護肩燈。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透鏡、底蓋、燈板未裝配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
[0022]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中B處的放大示意圖;
[0023]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燈板兩端插接入插接部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燈板隨透鏡蓋設于底蓋上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圖5中C處的放大示意圖;
[0026]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彈性卡接部外彈穿設入卡槽內卡接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圖7中E處的放大示意圖;
[0028]圖9為本專利技術的按壓彈性按壓部以抵推彈性卡接部橫移穿出卡槽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10為本專利技術的圖9中D處的放大示意圖;
[0030]圖11為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31]圖中標記為:
[0032]1、透鏡;2、底蓋;3、燈板;4、插接部;41、通孔;5、燈珠;6、卡槽;7、彈性卡接部;71、滑筒;72、滑桿;73、第一彈性件;8、彈性按壓部;81、彈舌;82、第二彈性件;9、燈槽;10、電源開關;11、充電口;12、吸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33]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4]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外定義,本專利技術使用的技術術語或者科學術語應當為本專利技術所屬領域內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義。本專利技術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并不表示任何順序、數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分不同的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類似的詞語意指出現該詞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蓋出現在該詞后面列舉
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連接”或者“相連”等類似的詞語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機械的連接,而是可以包括電性的連接,不管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上”、“下”、“左”、“右”等僅用于表示相對位置關系,當被描述對象的絕對位置改變后,則該相對位置關系也可能相應地改變。
[0035]如圖1至圖11所示,一種肩燈,包括透鏡1、底蓋2、燈板3,還包括設于透鏡1內側端的插接部4,以供燈板3兩端插接裝配,燈板3上排列裝設有若干個燈珠5,底蓋2內側端開設有卡槽6,插接部4上設有彈性卡接部7,燈板3兩端插設入插接部4內,以隨透鏡1蓋設于底蓋2上時,彈性卡接部7沿底蓋2內側壁滑移,并向內彈性橫移卡接燈板3兩端,直至滑移至卡槽6處,彈性卡接部7外彈穿設入卡槽6內卡接,卡槽6內貫穿設有彈性按壓部8,通過向內按壓彈性按壓部8,以抵推彈性卡接部7橫移穿出卡槽6。
[0036]本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底蓋2,用于裝載燈板3,透明材質的透鏡1用于封閉蓋設于底蓋2上,用于保護燈板3并出光,特別的,還包括設于透鏡1內側端的插接部4,以供燈板3兩端插接裝配,燈板3上排列裝設有若干個燈珠5,底蓋2內側端開設有卡槽6,插接部4上設有彈性卡接部7,卡槽6內貫穿設有彈性按壓部8,具體的,燈板3包括橫板部分用于搭載排列的燈珠5,以及橫板兩端一體連接的豎板,初始狀態下,插接部4上的彈性卡接部7向外彈出,以供燈板3兩端豎板插設入插接部4內,并隨透鏡1蓋設于底蓋2上,彈性卡接部7一并進入底蓋2內,從而向內彈性橫移以抵接底蓋2內側壁,并沿底蓋2內側壁向下滑移,同時彈性卡接部7向內彈性橫移以伸入插接部4內,卡接燈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肩燈,包括透鏡(1)、底蓋(2)、燈板(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插接部(4),設于所述透鏡(1)內側端,以供所述燈板(3)兩端插接裝配,所述燈板(3)上排列裝設有若干個燈珠(5);卡槽(6),開設于所述底蓋(2)內側端;彈性卡接部(7),設于所述插接部(4)上,所述燈板(3)兩端插設入所述插接部(4)內,以隨所述透鏡(1)蓋設于所述底蓋(2)上時,所述彈性卡接部(7)沿所述底蓋(2)內側壁滑移,并向內彈性橫移卡接所述燈板(3)兩端,直至滑移至所述卡槽(6)處,所述彈性卡接部(7)外彈穿設入所述卡槽(6)內卡接;彈性按壓部(8),貫穿設于所述卡槽(6)內,通過向內按壓所述彈性按壓部(8),以抵推所述彈性卡接部(7)橫移穿出所述卡槽(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肩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蓋(2)內設有燈槽(9),用于卡接連通所述燈珠(5)。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肩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燈珠(5)沿平行于所述底蓋(2)的長度方向設有有一排。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肩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蓋(2)上設有電源開關(10)、充電口(1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成義,俞昌涼,徐超,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瑜合警用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