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節能型的水壓調控減損系統,兩個固定支撐板之間等距焊接有若干個限位導向桿,限制彈簧一端焊接有滑動固定柱,限制孔內側嵌入安裝有限制固定管,回流管內側嵌入安裝有限制固定斗,水流通過錐形的滑動固定柱分流,并通過后端的弧形面導流,最終相互撞擊,同時撞擊的水流部分進入到限制固定管內側,通過限制固定管、聯通管和回流管帶動水流回流,再通過限制固定斗加速水流,使得外部的高速水流與回流的高速水流相互撞擊,通過多次撞擊減緩水流的沖擊力,并且減緩水流的流速,從而達到水壓調控的作用,并且通過自行調節限制位置,從而無需工作人員手動調節操作。從而無需工作人員手動調節操作。從而無需工作人員手動調節操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節能型的水壓調控減損系統
[0001]本技術涉及水壓調控
,具體為一種節能型的水壓調控減損系統。
技術介紹
[0002]水壓指水的壓強,用容器盛水時,由于水受重力,就有相當于那么多重量的壓力,向容器的壁及底面作用,盛在容器中的水,對側面及底面都有壓力作用,對任何方向的面,壓力總是垂直于接觸面的,現在在利用管道供水時,水體流速較快時會對管道內壁產生較大壓強,從而導致管道破裂的情況出現。
[0003]但是目前在防護時一般通過增加管道壁厚或增加減壓泵的方式來保護管道不被沖擊損壞,但該類方式在使用時無法達到有效的節能效果,并且在處理時需要人員主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提供一種節能型的水壓調控減損系統,可以有效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目前在防護時一般通過增加管道壁厚或增加減壓泵的方式來保護管道不被沖擊損壞,但該類方式在使用時無法達到有效的節能效果,并且在處理時需要人員主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節能型的水壓調控減損系統,包括固定支撐管,所述固定支撐管一側安裝有減壓組件,所述減壓組件包括固定支撐板、限位導向桿、限制彈簧、滑動固定柱、排出孔、限制孔、限制固定管、聯通管、回流管和限制固定斗;
[0006]所述固定支撐管兩端均焊接有固定支撐板,兩個所述固定支撐板之間等距焊接有若干個限位導向桿,所述固定支撐管內側對應限位導向桿位置處等距焊接有若干個限制彈簧,所述限制彈簧一端焊接有滑動固定柱,所述滑動固定柱一端對應限位導向桿位置處開設有排出孔,所述固定支撐管側端等距貫穿有若干個限制孔,所述限制孔內側嵌入安裝有限制固定管,多個所述限制固定管一端均與聯通管一端通過轉接頭卡接連接,所述聯通管側端對應固定支撐管通過轉接頭連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內側嵌入安裝有限制固定斗。
[0007]優選的,所述限位導向桿和限制固定斗的縱截面均為梯形,所述滑動固定柱滑動套接安裝于限位導向桿側端。
[0008]優選的,所述滑動固定柱的橫截面為錐形,所述回流管嵌入安裝于限制孔內側。
[0009]優選的,所述固定支撐管一側安裝有進出組件,所述進出組件包括限位排出管、支撐限位板、支撐螺紋柱、固定螺母、限位固定架、固定法蘭、限位螺母、限位法蘭和進水管;
[0010]所述固定支撐管一端焊接有限位排出管,所述限位排出管內側一端中部焊接有支撐限位板,所述支撐限位板一端對稱焊接有支撐螺紋柱,兩個所述支撐螺紋柱側端對稱通過固定螺母卡接連接有限位固定架,所述固定支撐管另一端焊接有固定法蘭,所述固定法蘭側端等距通過限位螺母卡接有限位法蘭,所述限位法蘭一端焊接有進水管。
[0011]優選的,所述限位固定架縱截面頂部和底部均為錐形,所述限位法蘭和固定法蘭貼合。
[0012]優選的,所述限位固定架滑動卡接安裝于支撐螺紋柱側端,所述固定法蘭直徑與限位法蘭直徑相等。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結構科學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4]1、設置有減壓組件,水流通過錐形的滑動固定柱分流,并通過后端的弧形面導流,最終相互撞擊,同時撞擊的水流部分進入到限制固定管內側,通過限制固定管、聯通管和回流管帶動水流回流,再通過限制固定斗加速水流,使得外部的高速水流與回流的高速水流相互撞擊,通過多次撞擊減緩水流的沖擊力,并且減緩水流的流速,從而達到水壓調控的作用,并且通過自行調節限制位置,從而無需工作人員手動調節操作,同時降低了能源的使用。
[0015]2、設置有進出組件,通過限位螺母將限位法蘭套接到固定法蘭側端,使得在安裝進水管時可以快速的卡接支撐,通過固定螺母將限位固定架插入到支撐限位板和支撐螺紋柱側端,使得在需要支撐安裝時可以快速的操作,便于快速的組合限位,通過限位固定架兩端的錐形設計,并且與支撐限位板相互配合對水流進行分流,并最終使得水流相互撞擊,從而對向沖擊力降低水流在流動時沖擊力。
附圖說明
[0016]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
[0017]在附圖中:
[0018]圖1是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本技術的減壓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本技術的限制固定斗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21]圖4是本技術的進出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5是本技術的限位法蘭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標號:1、固定支撐管;
[0024]2、減壓組件;201、固定支撐板;202、限位導向桿;203、限制彈簧;204、滑動固定柱;205、排出孔;206、限制孔;207、限制固定管;208、聯通管;209、回流管;210、限制固定斗;
[0025]3、進出組件;301、限位排出管;302、支撐限位板;303、支撐螺紋柱;304、固定螺母;305、限位固定架;306、固定法蘭;307、限位螺母;308、限位法蘭;309、進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0027]實施例:如圖1
?
5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節能型的水壓調控減損系統,包括固定支撐管1,固定支撐管1一側安裝有減壓組件2,減壓組件2包括固定支撐板201、限位導向桿202、限制彈簧203、滑動固定柱204、排出孔205、限制孔206、限制固定管
207、聯通管208、回流管209和限制固定斗210;
[0028]固定支撐管1兩端均焊接有固定支撐板201,兩個固定支撐板201之間等距焊接有若干個限位導向桿202,固定支撐管1內側對應限位導向桿202位置處等距焊接有若干個限制彈簧203,限制彈簧203一端焊接有滑動固定柱204,滑動固定柱204的橫截面為錐形,使得在排水時可以對水體進行分流,滑動固定柱204滑動套接安裝于限位導向桿202側端,使得在移動緩沖時可以避免出現位置偏移的情況,滑動固定柱204一端對應限位導向桿202位置處開設有排出孔205,固定支撐管1側端等距貫穿有若干個限制孔206,限制孔206內側嵌入安裝有限制固定管207,多個限制固定管207一端均與聯通管208一端通過轉接頭卡接連接,聯通管208側端對應固定支撐管1通過轉接頭連接有回流管209,回流管209嵌入安裝于限制孔206內側,使得在回流時可以保證流動的有效性,回流管209內側嵌入安裝有限制固定斗210,限位導向桿202和限制固定斗210的縱截面均為梯形,使得在限位時可以有效進行操作。
[0029]固定支撐管1一側安裝有進出組件3,進出組件3包括限位排出管301、支撐限位板302、支撐螺紋柱303、固定螺母30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節能型的水壓調控減損系統,包括固定支撐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撐管(1)一側安裝有減壓組件(2),所述減壓組件(2)包括固定支撐板(201)、限位導向桿(202)、限制彈簧(203)、滑動固定柱(204)、排出孔(205)、限制孔(206)、限制固定管(207)、聯通管(208)、回流管(209)和限制固定斗(210);所述固定支撐管(1)兩端均焊接有固定支撐板(201),兩個所述固定支撐板(201)之間等距焊接有若干個限位導向桿(202),所述固定支撐管(1)內側對應限位導向桿(202)位置處等距焊接有若干個限制彈簧(203),所述限制彈簧(203)一端焊接有滑動固定柱(204),所述滑動固定柱(204)一端對應限位導向桿(202)位置處開設有排出孔(205),所述固定支撐管(1)側端等距貫穿有若干個限制孔(206),所述限制孔(206)內側嵌入安裝有限制固定管(207),多個所述限制固定管(207)一端均與聯通管(208)一端通過轉接頭卡接連接,所述聯通管(208)側端對應固定支撐管(1)通過轉接頭連接有回流管(209),所述回流管(209)內側嵌入安裝有限制固定斗(2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節能型的水壓調控減損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導向桿(202)和限制固定斗(210)的縱截面均為梯形,所述滑動固定柱(204)滑動套接安裝于限位導向桿(202)側端。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節能型的水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賈鳳紅,李福林,趙鵬,魏趙亮,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華飛宇節能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