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鍋爐除鹽水箱鼓泡除氧裝置,包括除鹽水箱本體和進氣管,所述除鹽水箱本體右側表面貫穿有兩組進氣管,且進氣管表面設置有傳動結構,所述傳動結構包括設置在兩組進氣管表面上的軸承、套設在后端進氣管表面上的轉輪、嚙合在兩組齒輪表面上的內齒輪帶、設置在除鹽水箱本體右側表面上的密封板和設置在兩組進氣管左側末端上的轉軸;通過設置的傳動結構等,有效避免了鼓泡氮氣是通過氮氣自身輕與水的性質來實現的,鼓泡氮氣會筆直地向上并沖出水面發散,鼓泡氮氣與除鹽水的接觸時間較短,且接觸范圍集中在氣體分布管組件附近的較小區域內,導致去除鹽水箱中的溶解氧的速度過慢的問題,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鍋爐除鹽水箱鼓泡除氧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熱力系統給水除氧
,特別是涉及一種鍋爐除鹽水箱鼓泡除氧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為防止熱力設備及其管道腐蝕,必須除去溶解在鍋爐給水中溶解氧及其他氣體,以保證熱力設備安全運行和較長的使用壽命,除氧器是鍋爐及供熱系統的關鍵設備之一,如除氧器除氧能力差,將對鍋爐給水管道、省煤器和其他附屬設備的腐蝕,造成的嚴重的經濟損失,通常鍋爐除氧器溶氧一般要求≤15ppb,實際運行過程中溶氧高達80ppb左右,導致鍋爐發生氧腐蝕,腐蝕首先發生在省煤器入口,隨后逐漸延伸到省煤器的中部、尾部,致使鍋爐省煤器發生泄漏停爐,導致生產停滯并造成經濟損失;
[0003]授權公告號為CN214038368U的中國專利記載了一種鍋爐除鹽水箱鼓泡除氧裝置,該技術利用氣液平衡原理,氧氣會因液相氣壓變大而加快擴散到氣相中,通過將惰性氣體經過氣體分布管組件通入除鹽水箱,利用鼓泡攪拌的方式,連續去除除鹽水內的溶解氧,使鍋爐除氧器溶氧≤15ppb,從而避免鍋爐氧腐蝕的發生,保證鍋爐長期穩定運行,該裝置基本上已經能夠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改進,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通入氮氣,使氮氣在氣體分布管組件的引導下以鼓泡氮氣的狀態進入除鹽水箱內部,在鼓泡攪拌及表面張力的作用下對除鹽水箱中的溶解氧進行快速析出,其中鼓泡氮氣是通過氮氣自身輕與水的性質來實現的,鼓泡氮氣會筆直地向上并沖出水面發散,鼓泡氮氣與除鹽水的接觸時間較短,且接觸范圍集中在氣體分布管組件附近的較小區域內,導致去除鹽水箱中的溶解氧的速度過慢,裝置的實用性不強。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鍋爐除鹽水箱鼓泡除氧裝置,通過設置的傳動結構等,使電機通過傳動帶帶動轉輪轉動,轉輪帶動進氣管在軸承和轉軸的限制下轉動,同時進氣管通過齒輪和內齒輪帶帶動另一進氣管在軸承和轉軸的限制下轉動,兩組進氣管能夠以旋轉的狀態向除鹽水箱本體內部引導惰性氣體,延長了惰性氣體與除鹽水的接觸時間,擴大了惰性氣體與除鹽水的接觸區域,避免了鼓泡氮氣是通過氮氣自身輕與水的性質來實現的,鼓泡氮氣會筆直地向上并沖出水面發散,鼓泡氮氣與除鹽水的接觸時間較短,且接觸范圍集中在氣體分布管組件附近的較小區域內,導致去除鹽水箱中的溶解氧的速度過慢的問題,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鍋爐除鹽水箱鼓泡除氧裝置,包括除鹽水箱本體和進氣管,所述除鹽水箱本體右側表面貫穿有兩組進氣管,且進氣管表面設置有傳動結構,所述傳動結構包括設置在兩組進氣管表面上的軸承、套設在后端進氣管表面上的轉輪、套設在轉輪表面上的傳動帶、輸出端套設傳動帶另一端內部的電機、套設在兩組進氣管表面上的齒輪、嚙合在兩組齒輪表面上的內齒輪帶、設置在除鹽水箱
本體右側表面上的密封板和設置在兩組進氣管左側末端上的轉軸,所述轉軸皆設置在除鹽水箱本體左側內壁表面上;
[0006]所述除鹽水箱本體為密封罐體,所述除鹽水箱本體左側設置有排氣管;
[0007]兩組進氣管皆能夠在軸承、密封板和轉軸的限制下轉動,兩組進氣管皆貫穿密封板表面,進氣管表面開設有若干組出氣孔。
[0008]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兩組所述進氣管頂端和底端皆開設有若干組出氣孔,且出氣孔之間的距離相同。
[0009]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進氣管和轉軸皆為不銹鋼制成。
[0010]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進氣管皆通過電磁閥進行開關控制。
[0011]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進氣管內部皆通入惰性氣體,且惰性氣體為氮氣。
[0012]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兩組所述進氣管頂端和底端開設的若干組出氣孔表面還能夠設置細化結構,所述細化結構包括設置在出氣孔內壁上的安裝件、插入安裝件內部的安裝管和開設在安裝管頂端表面上的若干組細化孔;
[0013]所述安裝件內壁設置的螺紋與安裝管外壁表面設置的螺紋槽相互嚙合。
[0014]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細化孔皆以安裝管為中心環繞開設在安裝管頂端表面上,且細化孔的內壁孔徑皆為4~5mm。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能達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過設置的傳動結構等,有效避免了鼓泡氮氣是通過氮氣自身輕與水的性質來實現的,鼓泡氮氣會筆直地向上并沖出水面發散,鼓泡氮氣與除鹽水的接觸時間較短,且接觸范圍集中在氣體分布管組件附近的較小區域內,導致去除鹽水箱中的溶解氧的速度過慢的問題,通過啟動電機,使電機通過傳動帶帶動轉輪轉動,轉輪帶動進氣管在軸承和轉軸的限制下轉動,同時進氣管通過齒輪和內齒輪帶帶動另一進氣管在軸承和轉軸的限制下轉動,兩組進氣管能夠以旋轉的狀態向除鹽水箱本體內部引導惰性氣體,從而達到延長惰性氣體與除鹽水的接觸時間,擴大惰性氣體與除鹽水的接觸區域的目的,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
[0017]2.通過設置的細化結構等,有效避免了惰性氣體在通過進氣管表面開設的出氣孔時,由于出氣孔的孔徑較大,導致產生的惰性氣體鼓泡較大,大部分的惰性氣體處于鼓泡的中部,沒有與除鹽水進行充分的接觸,導致惰性氣體浪費的問題,通過轉動細化孔,使細化孔帶動安裝管嚙合在安裝件內部,當惰性氣體通過出氣孔排出時,能夠通過安裝件導入安裝管內部,并在細化孔的細化下變為小型的惰性氣體鼓泡,從而達到使小型的惰性氣體鼓泡能夠與除鹽水進行充分的接觸的目的,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技術的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技術傳動結構的局部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本技術的俯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2]圖5為本技術的圖2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3]圖6為本技術的圖4中B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4]其中:1、除鹽水箱本體;2、進氣管;3、傳動結構;31、軸承;32、轉輪;33、傳動帶;34、電機;35、齒輪;36、內齒輪帶;37、密封板;38、轉軸;4、細化結構;41、安裝件;42、安裝管;43、細化孔;5、排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但下述實施例僅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實施方式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試劑等,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得到。
[0026]實施例:
[0027]請參閱圖1-圖6,一種鍋爐除鹽水箱鼓泡除氧裝置,包括除鹽水箱本體1和進氣管2,除鹽水箱本體1右側表面貫穿有兩組進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鍋爐除鹽水箱鼓泡除氧裝置,包括除鹽水箱本體(1)和進氣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鹽水箱本體(1)右側表面貫穿有兩組進氣管(2),且進氣管(2)表面設置有傳動結構(3),所述傳動結構(3)包括設置在兩組進氣管(2)表面上的軸承(31)、套設在后端進氣管(2)表面上的轉輪(32)、套設在轉輪(32)表面上的傳動帶(33)、輸出端套設傳動帶(33)另一端內部的電機(34)、套設在兩組進氣管(2)表面上的齒輪(35)、嚙合在兩組齒輪(35)表面上的內齒輪帶(36)、設置在除鹽水箱本體(1)右側表面上的密封板(37)和設置在兩組進氣管(2)左側末端上的轉軸(38),所述轉軸(38)皆設置在除鹽水箱本體(1)左側內壁表面上;所述除鹽水箱本體(1)為密封罐體,所述除鹽水箱本體(1)左側設置有排氣管(5);兩組進氣管(2)皆能夠在軸承(31)、密封板(37)和轉軸(38)的限制下轉動,兩組進氣管(2)皆貫穿密封板(37)表面,進氣管(2)表面開設有若干組出氣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鍋爐除鹽水箱鼓泡除氧裝置,其特征在于:兩組所述進氣管(2)頂端和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陸璐,
申請(專利權)人:陸璐,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