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房屋建筑領域,尤其是一種房屋建筑用排水溝結構,針對現有排水溝結構不便對排水管內的雜質進行清理,在輸送雨水時流速較慢,且影響整體的排水效果的問題,現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排水管、收集盒、廢料盒、篩分板和清理組件,所述收集盒固定安裝在排水管的底部,所述排水管的底部內壁上固定安裝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固定安裝在收集盒內,所述廢料盒固定安裝在收集盒的一側,所述收集盒的一側開設有通孔,所述收集盒的另一側內壁上開設有移動槽,所述移動槽內滑動安裝有移動調節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排水溝結構方便對排水管內的雜質進行清理,在輸送雨水時流速較快,且提升了整體的排水效果。整體的排水效果。整體的排水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房屋建筑用排水溝結構
[0001]本技術涉及房屋建筑
,尤其涉及一種房屋建筑用排水溝結構。
技術介紹
[0002]在房屋建筑的時候,需要排水溝對雨水進行排走,排水溝為簡單的一個U型槽溝,便于輸送雨水,經檢索申請號為201922468596.9公開了一種房屋建筑用排水溝結構,漏水箱的頂部設有進水斗,進水斗的兩側均設有支撐板,支撐板的頂部安裝有固定桿,固定桿的頂部安裝有蓄電池,蓄電池的頂部安裝有太陽能板,進水斗的一側安裝有濕度傳感器,漏水箱的一端設有制動箱,制動箱的內部安裝有電機和齒輪箱,齒輪箱的一側連接有固定桿,漏水箱的另一端安裝有軸承座,軸承座的一側設有控制器,漏水箱的底部設有出水斗;然而現有的排水溝結構不便對排水管內的雜質進行清理,在輸送雨水時流速較慢,且影響整體的排水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房屋建筑用排水溝結構。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房屋建筑用排水溝結構,包括排水管、收集盒、廢料盒、篩分板和清理組件,所述收集盒固定安裝在排水管的底部,所述排水管的底部內壁上固定安裝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固定安裝在收集盒內,所述廢料盒固定安裝在收集盒的一側,所述收集盒的一側開設有通孔,所述收集盒的另一側內壁上開設有移動槽,所述移動槽內滑動安裝有移動調節座,所述移動調節座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篩分板,所述篩分板設置在通孔內,所述清理組件設置在排水管上,所述清理組件與移動調節座相連接,所述清理組件包括兩個輸送輥、輸送網帶、帶輪一、驅動圓桿、偏心輪和帶輪二,所述排水管內轉動連接有兩個輸送輥,兩個輸送輥上傳動連接有同一個輸送網帶,所述輸送輥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錐齒輪一,所述排水管的內壁上開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內轉動安裝有驅動圓桿,所述驅動圓桿的兩端分別固定安裝有錐齒輪二和帶輪一,所述錐齒輪二與錐齒輪一嚙合,所述收集盒的內壁上轉動連接有控制桿,所述控制桿的兩端分別固定安裝有帶輪二和偏心輪,所述偏心輪與移動調節座相接觸,所述帶輪二與帶輪一傳動連接有同一個皮帶。
[0006]優選的,所述帶輪一上固定安裝有轉動齒輪一,所述排水管的一側固定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轉動齒輪二,所述轉動齒輪二與轉動齒輪一嚙合。
[0007]優選的,所述移動槽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彈簧,彈簧的一端固定安裝在移動調節座上。
[0008]優選的,所述排水管的內壁上開設有兩個轉動槽,兩個輸送輥上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固定塊轉動連接在對應的轉動槽內。
[0009]優選的,所述收集盒的內壁上開設有轉動孔,控制桿轉動安裝在轉動孔內。
[0010]優選的,所述通孔的內壁上開設有滑槽,篩分板上固定連接有滑塊,滑塊滑動連接在滑槽內。
[0011]優選的,所述收集盒上固定連接有螺栓,所述廢料盒通過螺栓與收集盒固定連接。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技術的一種房屋建筑用排水溝結構,排水管內的輸送輥和輸送網帶可帶動內部雜質進行輸送和清理,并可統一送入收集盒內,并可使用篩分板對雨水進行篩分過濾,并通過清理組件可對收集的廢料進行清理,廢料盒可對廢料進行收集。
[0014](2)本技術的一種房屋建筑用排水溝結構,可有效避免排水管和收集盒發生堵塞,提升了排水效率。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房屋建筑用排水溝結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房屋建筑用排水溝結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房屋建筑用排水溝結構的A部分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房屋建筑用排水溝結構的B部分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排水管;2、收集盒;3、連接管;4、輸送輥;5、輸送網帶;6、錐齒輪一;7、驅動圓桿;8、錐齒輪二;9、帶輪一;10、移動調節座;11、篩分板;12、偏心輪;13、帶輪二;14、彈簧;15、轉動齒輪一;16、伺服電機;17、轉動齒輪二;18、廢料盒。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1]除非別作定義,此處使用的技術術語或者科學術語應當為本技術所屬領域內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義。本技術專利說明書以及權利要求書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類似的詞語并不表示任何順序、數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來區分不同的組成部分。同樣,“一個”或者“一”等類似詞語也不表示數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個。
[0022]參照圖1
?
4,一種房屋建筑用排水溝結構,包括排水管1、收集盒2、廢料盒18和篩分板11,所述收集盒2固定安裝在排水管1的底部,所述排水管1的底部內壁上固定安裝有連接管3,所述連接管3固定安裝在收集盒2內,所述廢料盒18固定安裝在收集盒2的一側,所述收集盒2的一側開設有通孔,所述收集盒2的另一側內壁上開設有移動槽,所述移動槽內滑動安裝有移動調節座10,所述移動調節座10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篩分板11,所述篩分板11設置在通孔內,所述排水管1內轉動連接有兩個輸送輥4,兩個輸送輥4上傳動連接有同一個輸送網帶5,所述輸送輥4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錐齒輪一6,所述排水管1的內壁上開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內轉動安裝有驅動圓桿7,所述驅動圓桿7的兩端分別固定安裝有錐齒輪二8和帶輪一9,所述錐齒輪二8與錐齒輪一6嚙合,所述收集盒2的內壁上轉動連接有控制桿,所述控制桿的兩端分別固定安裝有帶輪二13和偏心輪12,所述偏心輪12與移動調節座10相接觸,
所述帶輪二13與帶輪一9傳動連接有同一個皮帶,所述帶輪一9上固定安裝有轉動齒輪一15,所述排水管1的一側固定安裝有伺服電機16,所述伺服電機16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轉動齒輪二17,所述轉動齒輪二17與轉動齒輪一15嚙合。
[0023]本實施例中,移動槽的內壁上固定安裝有彈簧14,彈簧14的一端固定安裝在移動調節座10上。
[0024]本實施例中,排水管1的內壁上開設有兩個轉動槽,兩個輸送輥4上均固定連接有固定塊,固定塊轉動連接在對應的轉動槽內。
[0025]本實施例中,收集盒2的內壁上開設有轉動孔,控制桿轉動安裝在轉動孔內。
[0026]本實施例中,通孔的內壁上開設有滑槽,篩分板11上固定連接有滑塊,滑塊滑動連接在滑槽內,收集盒2上固定連接有螺栓,所述廢料盒18通過螺栓與收集盒2固定連接。
[0027]本實施例中,伺服電機16帶動轉動齒輪二17轉動,轉動齒輪二17帶動轉動齒輪一15轉動,轉動齒輪一15帶動帶輪一9,帶輪一9帶動皮帶上的帶輪二13轉動,帶輪一9帶動驅動圓桿7轉動,驅動圓桿7帶動錐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房屋建筑用排水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管(1)、收集盒(2)、廢料盒(18)、篩分板(11)和清理組件,所述收集盒(2)固定安裝在排水管(1)的底部,所述排水管(1)的底部內壁上固定安裝有連接管(3),所述連接管(3)固定安裝在收集盒(2)內,所述廢料盒(18)固定安裝在收集盒(2)的一側,所述收集盒(2)的一側開設有通孔,所述收集盒(2)的另一側內壁上開設有移動槽,所述移動槽內滑動安裝有移動調節座(10),所述移動調節座(10)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篩分板(11),所述篩分板(11)設置在通孔內,所述清理組件設置在排水管(1)上,所述清理組件與移動調節座(10)相連接,所述清理組件包括兩個輸送輥(4)、輸送網帶(5)、帶輪一(9)、驅動圓桿(7)、偏心輪(12)和帶輪二(13),所述排水管(1)內轉動連接有兩個輸送輥(4),兩個輸送輥(4)上傳動連接有同一個輸送網帶(5),所述輸送輥(4)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錐齒輪一(6),所述排水管(1)的內壁上開設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內轉動安裝有驅動圓桿(7),所述驅動圓桿(7)的兩端分別固定安裝有錐齒輪二(8)和帶輪一(9),所述錐齒輪二(8)與錐齒輪一(6)嚙合,所述收集盒(2)的內壁上轉動連接有控制桿,所述控制桿的兩端分別固定安裝有帶輪二(13)和偏心輪(1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昕,
申請(專利權)人:趙昕,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