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zhí)峁┮环N用于煤礦巷道頂板的導水引流裝置,包括開設在煤礦巷道頂板上的引流孔;承重機構包括承重座、開設在承重座上的固定孔、錨桿和開設在煤礦巷道的內壁上的錨孔;錨桿的一端貫穿并伸出固定孔,錨桿的兩端伸入錨孔內,承重座上開設有第一通孔;柔性儲水袋上開設有第二通孔;引流管的頂端與引流孔連通,引流管的底端依次貫穿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伸入柔性儲水袋內,引流管上設置有負壓泵;防脫機構包括可拆卸連接的上連接件和下連接件;上連接件設置在承重座的下表面上,下連接件設置在柔性儲水袋上。本申請中錨桿、錨孔、固定孔和防脫機構實現(xiàn)了承重座對柔性儲水囊的承重作用,確保了導水引流過程的穩(wěn)定性且提高了導水引流的效率。高了導水引流的效率。高了導水引流的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用于煤礦巷道頂板的導水引流裝置
[0001]本申請涉及導水引流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用于煤礦巷道頂板的導水引流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由于煤炭資源埋藏深度均較深,巷道的開挖在一定程度上會破壞巷道周邊巖石積水層的結構,所以井下各巷道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巷道頂板淋水的情況,巷道頂板淋水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頂板巖石強度降低,影響巷道周邊圍巖的穩(wěn)定性,同時對井下作業(yè)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同時嚴重影響井下施工作業(yè)設備的操作進程且導致井下施工作業(yè)設備的故障率升高,進而降低井下施工作業(yè)設備的使用壽命。
[0003]現(xiàn)階段當出現(xiàn)頂板淋水時,通常采用局部安設漏斗和引管的方式將水引入底板上預先挖設好的水溝或臨時水倉內,而這兩種方式均未對漏斗和引管做防脫處理,造成倒水引流過程中漏斗和引管易脫落,致使倒水引流過程不穩(wěn)定。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4]本申請?zhí)峁┮环N用于煤礦巷道頂板的導水引流裝置,用以解決現(xiàn)階段當出現(xiàn)頂板淋水時,通常采用局部安設漏斗和引管的方式將水引入底板上預先挖設好的水溝或臨時水倉內,而這兩種方式均未對漏斗和引管做防脫處理,造成倒水引流過程中漏斗和引管易脫落,致使倒水引流過程不穩(wěn)定的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
[0006]本申請?zhí)峁┮环N用于煤礦巷道頂板的導水引流裝置,包括引流孔、承重機構、柔性儲水袋、引流管和防脫機構;
[0007]所述引流孔開設在煤礦巷道頂板上,用于供煤礦巷道頂板內的水流出;
[0008]所述承重機構包括承重座、開設在所述承重座上的固定孔、錨桿和開設在煤礦巷道的內壁上的錨孔;所述錨桿的一端貫穿并伸出所述固定孔,所述錨桿的兩端伸入所述錨孔內,所述承重座上開設有用于供所述引流管貫穿的第一通孔;
[0009]所述柔性儲水袋上開設有用于供所述引流管的底端貫穿并伸入其內的第二通孔;
[0010]所述引流管的頂端與所述引流孔連通,所述引流管的底端依次貫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并伸入所述柔性儲水袋內,所述引流管位于所述引流孔與所述承重座之間的管身上設置有負壓泵;
[0011]所述防脫機構包括可拆卸連接的上連接件和下連接件;所述上連接件設置在所述承重座的下表面上,所述下連接件設置在所述柔性儲水袋上。
[0012]可選的,所述上連接件包括多個第一連接塊;每個所述第一連接塊的下表面上開設有槽口向下的燕尾槽;
[0013]所述下連接件包括承載座;所述承載座的中部開設有用于嵌設所述柔性儲水袋的容置槽,所述承載座的上表面設置有多個第二連接塊,每個所述第二連接塊的上表面設置有與所述燕尾槽相匹配的燕尾型凸塊。
[0014]可選的,每個所述燕尾槽的中部開設有卡孔;
[0015]所述防脫機構還包括拉伸彈簧和卡塊;
[0016]所述拉伸彈簧的底端與所述第二連接塊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拉伸彈簧的頂端固定連接有所述卡塊,所述卡塊與所述卡孔相匹配。
[0017]可選的,所述承重座的下表面上開設有多個螺紋固定孔;
[0018]所述防脫機構還包括多個用于將每個所述連接塊固定在所述承重座的下表面上的緊固螺栓;
[0019]多個所述緊固螺栓與多個所述螺紋固定孔一一對應且相匹配,所述緊固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連接塊的上表面上。
[0020]可選的,所述引流孔的內壁上設置有粘結層,所述粘結層用于將所述引流管的頂端固定在所述引流孔上。
[0021]可選的,所述柔性儲水袋上開設有充氣孔,所述充氣孔用于連接給所述柔性儲水袋提供空氣的打氣裝置,所述充氣孔上設置有密封塞。
[0022]可選的,所述柔性儲水袋的底部設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連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遠離所述排水口的一端貫穿并伸出所述容置槽的底部,所述排水管位于所述容置槽外部的一端用于連接灑水裝置或廢水收集裝置,所述排水管上設置有截止閥。
[0023]可選的,所述截止閥為電動截止閥;
[0024]所述導水引流裝置還包括控制器和質量傳感器;
[0025]所述控制器設置在所述承重座上,用于設定所述質量傳感器檢測所述柔性儲水袋所能儲存的水的最大質量;
[0026]所述質量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柔性儲水袋的底部,用于實時檢測所述柔性儲水袋內儲存的水的質量;
[0027]所述控制器、所述質量傳感器和所述截止閥之間電連接。
[0028]可選的,所述引流管的管身上還設置有吸水層。
[0029]可選的,所述柔性儲水袋為橡膠材質。
[0030]本申請?zhí)峁┑挠糜诿旱V巷道頂板的導水引流裝置,通過在巷道頂板上開設引流孔,將引流管的頂端固定在引流孔上,而引流管的底端依次貫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深入柔性儲水袋內,通過柔性儲水袋對巷道頂板內的水進行收集,避免引流的水任意淋灑造成巷道周邊圍巖不穩(wěn)定,且對井下作業(yè)人員以及井下施工作業(yè)設備造成危害的問題;另外,通過承重座對引流管進行固定,再通過錨桿貫穿承重座上的固定孔且錨桿的兩端伸入開設在煤礦巷道內壁上的錨孔內,實現(xiàn)了對承重座的固定;為了避免柔性儲水袋內儲存的引流水的重量將引流管從引流孔上拉出,造成引流過程的中斷,通過設置在承重座的下表面上的上連接件以及設置在柔性儲水囊的上表面上的下連接件且上連接件與下連接件可拆卸連接,實現(xiàn)承重座對柔性儲水囊的承重作用,不僅柔性儲水囊不易掉落且柔性儲水囊很難將引流管從引流孔中拉出,確保了導水引流過程的穩(wěn)定性且提高了導水引流的效率。
附圖說明
[0031]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申
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32]圖1為本申請一實施例提供的用于煤礦巷道頂板的導水引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2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第一連接塊上與第二連接塊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3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第二連接塊上的燕尾型凸塊卡設在第一連接塊上的燕尾槽內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4為本申請另一實施例提供的引流管的截面圖。
[0036]圖中:100、煤礦巷道頂板;101、引流孔;200、引流管;201、負壓泵;202、吸水層;300、承重座;301、固定孔;302、錨桿;303、控制器;304、第一通孔;400、承載座;401、容置槽;500、柔性儲水袋;503、第二通孔;504、充氣孔;505、密封塞;600、排水管;601、截止閥;700、第二連接塊;701、燕尾型凸塊;7011、拉伸彈簧;7012、凸塊;800、第一連接塊;801、燕尾槽;802、緊固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0037]為使本申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煤礦巷道頂板的導水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孔(101)、承重機構、柔性儲水袋(500)、引流管(200)和防脫機構;所述引流孔(101)開設在煤礦巷道頂板(100)上,用于供煤礦巷道頂板(100)內的水流出;所述承重機構包括承重座(300)、開設在所述承重座(300)上的固定孔(301)、錨桿(302)和開設在煤礦巷道的內壁上的錨孔;所述錨桿(302)的一端貫穿并伸出所述固定孔(301),所述錨桿(302)的兩端伸入所述錨孔內,所述承重座(300)上開設有用于供所述引流管(200)貫穿的第一通孔(304);所述柔性儲水袋(500)上開設有用于供所述引流管(200)的底端伸入其內的第二通孔(503);所述引流管(200)的頂端與所述引流孔(101)連通,所述引流管(200)的底端依次貫穿所述第一通孔(304)和所述第二通孔(503)并伸入所述柔性儲水袋(500)內,所述引流管(200)位于所述引流孔(101)與所述承重座(300)之間的管身上設置有負壓泵(201);所述防脫機構包括可拆卸連接的上連接件和下連接件;所述上連接件設置在所述承重座(300)的下表面上,所述下連接件設置在所述柔性儲水袋(500)上。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煤礦巷道頂板的導水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連接件包括多個第一連接塊(800);每個所述第一連接塊(800)的下表面上開設有槽口向下的燕尾槽(801);所述下連接件包括承載座(400);所述承載座(400)的中部開設有用于嵌設所述柔性儲水袋(500)的容置槽(401),所述承載座(400)的上表面設置有多個第二連接塊(700),多個所述第二連接塊(700)與多個所述第一連接塊(800)一一對應,每個所述第二連接塊(700)的上表面設置有與所述燕尾槽(801)相匹配的燕尾型凸塊(701)。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煤礦巷道頂板的導水引流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燕尾槽(801)的中部開設有卡孔;所述防脫機構還包括拉伸彈簧(7011)和卡塊(7012);所述拉伸彈簧(7011)的底端與所述第二連接塊(700)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拉伸彈簧(7011)的頂端固定連接有所述卡塊(7012),所述卡塊(7012)與所述卡孔相匹配...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藺永強,
申請(專利權)人:內蒙古博瀚短壁智能采礦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