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拖拉機油液散熱系統以及拖拉機。一種拖拉機油液散熱系統,包括:散熱器、風扇、泵以及熱交換器,所述熱交換器通過管路與所述散熱器連接,所述風扇位于在所述散熱器的一側,所述泵安裝在所述熱交換器和所述散熱器之間的管路上。泵用于為冷卻液循環提供動力,風扇輔助散熱器進行散熱,油液通過熱交換器與冷卻后的防凍液進行熱交換,降低油液溫度,提高散熱效率。用戶根據實際需要,通過手動啟停泵以及風扇,對油液進行散熱,降低油液溫度,維持傳動與液壓共用油系統油液在合適的溫度范圍內,提高作業效率,防止停車,提高傳動與液壓系統的穩定性。與液壓系統的穩定性。與液壓系統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拖拉機油液散熱系統以及拖拉機
[0001]本技術涉及拖拉機散熱
,尤其涉及一種拖拉機油液散熱系統以及拖拉機。
技術介紹
[0002]拖拉機中存在傳動與液壓共用油系統,共用油系統的油液經過做功后會產生熱量,高溫的油液影響傳動與液壓系統的穩定性。傳動與液壓共用油系統油液升溫較快,整機的作業效率將大大降低,甚至停車作業。現有技術中沒有針對傳動與液壓共用油系統油液進行散熱的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拖拉機油液散熱系統以及拖拉機。
[0004]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拖拉機油液散熱系統,包括:散熱器、風扇、泵以及熱交換器,所述熱交換器通過管路與所述散熱器連接,所述風扇位于在所述散熱器的一側,所述泵安裝在所述熱交換器和所述散熱器之間的管路上。
[0005]采用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泵用于為冷卻液循環提供動力,風扇輔助散熱器進行散熱,油液通過熱交換器與冷卻后的防凍液進行熱交換,降低油液溫度,提高散熱效率。用戶根據實際需要,通過手動啟停泵以及風扇,對油液進行散熱,降低油液溫度,維持傳動與液壓共用油系統油液在合適的溫度范圍內,提高作業效率,防止停車,提高傳動與液壓系統的穩定性。
[0006]進一步地,所述熱交換器的頂端設有油液進口和油液出口,所述熱交換器的頂部一端通過管路與所述散熱器的頂部一端連接,所述熱交換器的底部一端通過管路與所述泵連接,所述泵通過管路與所述散熱器的底部一端連接。
[0007]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油液進口和油液出口的設置,便于傳動與液壓共用油系統油液進出熱交換器,便于熱交換器的安裝以及維護。泵安裝在熱交換器和散熱器底部的管路上,便于在泵的循環動力下,借助冷卻液的自身重力以及熱脹冷縮原理,提高冷卻液在管路中的流動速度,提高散熱效率。
[0008]進一步地,所述泵與所述散熱器之間的管路上安裝有濾芯。
[0009]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濾芯的設置,對冷卻液進行過濾,防止冷卻液雜質進入泵。
[0010]進一步地,還包括:空調冷風裝置,所述空調冷風裝置鄰近所述散熱器的另一端。
[0011]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調冷風裝置的設置,進一步提高散熱器散熱效率。
[0012]進一步地,所述空調冷風裝置與空調冷風源連接。
[0013]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調冷風裝置與空調冷風源連接,便于
空調冷風裝置將冷風吹向散熱器,進一步提高散熱器散熱效率。
[0014]進一步地,所述風扇的出風口鄰近所述散熱器。
[0015]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風扇的出風口鄰近散熱器,便于風扇對散熱器進行吹風,進一步提高散熱器散熱效率。
[0016]進一步地,所述散熱器為翅片管散熱器。
[0017]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散熱器為翅片管散熱器,提高散熱效率,降低成本。
[0018]進一步地,所述風扇為電動風扇,所述泵為電動泵。
[0019]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風扇為電動風扇,泵為電動泵,便于手動控制風扇以及泵的啟停,便于風扇以及泵自動運行。
[0020]進一步地,所述熱交換器和所述散熱器之間的管路中設有防凍液。
[0021]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管路中設有防凍液,便于在熱交換器中與油液進行熱交換,并將油液的熱量帶至散熱器散出,提高散熱效率,降低成本。
[0022]此外,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拖拉機,包括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拖拉機油液散熱系統。
[0023]采用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泵用于為冷卻液循環提供動力,風扇輔助散熱器進行散熱,油液通過熱交換器與冷卻后的防凍液進行熱交換,降低油液溫度,提高散熱效率。用戶根據實際需要,通過手動啟停泵以及風扇,對油液進行散熱,降低油液溫度,維持傳動與液壓共用油系統油液在合適的溫度范圍內,提高作業效率,防止停車,提高傳動與液壓系統的穩定性。
[0024]本技術附加的方面的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25]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拖拉機油液散熱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26]附圖標號說明:1、散熱器;2、風扇;3、濾芯;4、泵;5、熱交換器;6、油液進口;7、油液出口;8、空調冷風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范圍。
[0028]如圖1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拖拉機油液散熱系統,包括:散熱器1、風扇2、泵4以及熱交換器5,所述熱交換器5通過管路與所述散熱器1連接,所述風扇2位于在所述散熱器1的一側,所述泵4安裝在所述熱交換器5和所述散熱器1之間的管路上。
[0029]采用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泵用于為冷卻液循環提供動力,風扇輔助散熱器進行散熱,油液通過熱交換器與冷卻后的防凍液進行熱交換,降低油液溫度,提高散熱效率。用戶根據實際需要,通過手動啟停泵以及風扇,對油液進行散熱,降低油液溫度,維持傳動與液壓共用油系統油液在合適的溫度范圍內,提高作業效率,防止停車,提高傳動與液壓系統的穩定性。
[0030]其中,散熱器、風扇、泵、熱交換器以及空調冷風裝置的啟停均為人工手動控制。系統管路的箭頭代表油液或者冷卻液的流動方向以及流動軌跡。空調冷風裝置上的箭頭代表空調冷風源的流動方向以及流動軌跡。
[0031]如圖1所示,進一步地,所述熱交換器5的頂端設有油液進口6和油液出口7,所述熱交換器5的頂部一端通過管路與所述散熱器1的頂部一端連接,所述熱交換器5的底部一端通過管路與所述泵4連接,所述泵4通過管路與所述散熱器1的底部一端連接。
[0032]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油液進口和油液出口的設置,便于傳動與液壓共用油系統油液進出熱交換器,便于熱交換器的安裝以及維護。泵安裝在熱交換器和散熱器底部的管路上,便于在泵的循環動力下,借助冷卻液的自身重力以及熱脹冷縮原理,提高冷卻液在管路中的流動速度,提高散熱效率。
[0033]如圖1所示,進一步地,所述泵4與所述散熱器1之間的管路上安裝有濾芯3。
[0034]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濾芯的設置,對冷卻液進行過濾,防止冷卻液雜質進入泵。
[0035]如圖1所示,進一步地,還包括:空調冷風裝置8,所述空調冷風裝置8鄰近所述散熱器1的另一端。
[0036]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調冷風裝置的設置,進一步提高散熱器散熱效率。
[0037]如圖1所示,進一步地,所述空調冷風裝置8與空調冷風源連接。
[0038]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空調冷風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拖拉機油液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熱器、風扇、泵以及熱交換器,所述熱交換器通過管路與所述散熱器連接,所述風扇位于在所述散熱器的一側,泵安裝在所述熱交換器和所述散熱器之間的管路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拖拉機油液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的頂端設有油液進口和油液出口,所述熱交換器的頂部一端通過管路與所述散熱器的頂部一端連接,所述熱交換器的底部一端通過管路與泵連接,泵通過管路與所述散熱器的底部一端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拖拉機油液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與所述散熱器之間的管路上安裝有濾芯。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拖拉機油液散熱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空調冷風裝置,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永堅,譚杰,楊緒杰,王慶紅,馮偉,
申請(專利權)人: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