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軸承抗壓檢測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軸承生產技術領域,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表面通過兩個立柱固定有一個支撐板,支撐板上固定嵌設有液壓缸,底座上端表面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第一立板面向第二立板的一側表面固定有支撐管,支撐管內芯設有空腔,空腔內轉動連接有轉桿,支撐管的外壁設有四個呈圓周分布的滑孔,滑孔內滑動連接有支撐塊,支撐塊于支撐管外側一端通過支撐柱固定連接有弧形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使用簡單方便,能快速實現對不同內徑尺寸軸承的支撐固定,提高檢測效率,且能避免在進行抗壓檢測過程中軸承出現左右打滑現象,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和應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和應用前景。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和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軸承抗壓檢測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軸承生產
,特別涉及一種軸承抗壓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0002]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并保證其回轉精度,滾動軸承一般由外圈、內圈、滾動體和保持架四部分組成,按滾動體的形狀,滾動軸承分為球軸承和滾子軸承兩大類。
[0003]軸承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進行各項數據的檢測,篩選出劣質的軸承避免流入市場,在用檢測裝置對軸承檢測時,需要檢測不同內徑尺寸的軸承,而現有的裝置無法快速實現對不同內徑尺寸軸承的支撐固定,從而導致檢測效率變慢。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承抗壓檢測裝置,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0006]一種軸承抗壓檢測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表面通過兩個立柱固定有一個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上固定嵌設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輸出端設有伸縮柱,所述伸縮柱的底端固定有壓力感應裝置,所述壓力感應裝置的底端固定有壓塊,所述底座上端表面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面向第二立板的一側表面固定有支撐管,所述支撐管內芯設有空腔,所述空腔內轉動連接有轉桿,所述轉桿于空腔內側一端固定有錐形齒環,所述支撐管的外壁設有四個呈圓周分布的滑孔,所述滑孔內滑動連接有支撐塊,所述支撐塊內螺紋連接有驅動螺紋桿,所述驅動螺紋桿于支撐塊外側一端固定有與所述錐形齒環相嚙合的錐形齒輪,所述支撐塊于支撐管外側一端通過支撐柱固定連接有弧形板。
[0007]優選的,所述壓塊的底端面為圓弧狀。
[0008]優選的,所述轉桿的一端延伸到第一立板的外側且固定有轉柄。
[0009]優選的,弧形板的底端與支撐柱的外壁之間固定連接有加強桿。
[0010]優選的,所述支撐塊為方形條狀結構體,所述空腔的內壁通過連接桿固定連接有支撐圈,所述支撐圈上焊接有與所述支撐塊相適配的方型套管,所述支撐塊與方型套管的內壁滑動連接。
[0011]優選的,所述支撐管的外表面安裝有支撐環。
[0012]優選的,所述第二立板面向第一立板的一側表面安裝有電動推桿,所述電動推桿的輸出端固定有配合塊,所述配合塊為圓柱體結構且其表面開設有與支撐管相適配的孔洞。
[0013]優選的,所述配合塊的外表面粘結有防滑墊。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通過設置的轉桿可
帶動錐形齒環轉動,錐形齒環轉動能使錐形齒輪發生轉動,使驅動螺紋桿可驅動支撐塊能夠向外擴張,從而使弧形板能支撐起軸承的內壁,實現了對不同內徑尺寸軸承的支撐固定作用,且該操作方式簡單,能快速實現對不同內徑尺寸軸承的固定支撐,極大地提高了檢測的效率。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配合塊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技術支撐管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底座;101、立柱;102、支撐板;2、液壓缸;201、伸縮柱;202、壓力感應裝置;203、壓塊;3、第一立板;4、第二立板;401、電動推桿;402、配合塊;403、孔洞;404、防滑墊;5、支撐管;501、空腔;502、轉桿;503、錐形齒環;504、支撐塊;505、驅動螺紋桿;506、錐形齒輪;507、支撐柱;508、弧形板;509、轉柄;510、加強桿;511、支撐環;6、連接桿;601、支撐圈;602、方型套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
[0020]如圖1
?
3所示,一種軸承抗壓檢測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表面通過兩個立柱101固定有一個支撐板102,支撐板102上固定嵌設有液壓缸2,液壓缸2的輸出端設有伸縮柱201,伸縮柱201的底端固定有壓力感應裝置202,壓力感應裝置202的底端固定有壓塊203,當壓塊203壓在軸承的表面,壓力感應裝置202可檢測到壓塊203承受的壓力,并將相關數據傳遞給顯示控制面板,從而完成對軸承抗壓能力的檢測,底座1上端表面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一立板3和第二立板4,第一立板3面向第二立板4的一側表面固定有支撐管5,支撐管5可用于放置軸承,支撐管5內芯設有空腔501,空腔501內轉動連接有轉桿502,轉桿502于空腔501內側一端固定有錐形齒環503,支撐管5的外壁設有四個呈圓周分布的滑孔,滑孔內滑動連接有支撐塊504,支撐塊504內螺紋連接有驅動螺紋桿505,驅動螺紋桿505于支撐塊504外側一端固定有與錐形齒環503相嚙合的錐形齒輪506,支撐塊504于支撐管5外側一端通過支撐柱507固定連接有弧形板508,當轉桿502轉動時,錐形齒環503可帶動錐形齒輪506發生轉動,從而使驅動螺紋桿505發生轉動,使支撐塊504能夠向外擴張,使弧形板508能支撐起軸承的內壁,且能實現對不同內徑尺寸軸承的支撐固定作用,且操作方式簡單,能快速實現對不同內徑尺寸軸承的固定支撐,極大地提高了檢測的效率。
[0021]壓塊203的底端面為圓弧狀,能使豎直放置的軸承頂端可以很好地承受來自壓塊203的壓力。
[0022]轉桿502的一端延伸到第一立板3的外側且固定有轉柄509,方便轉動轉桿502,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0023]弧形板508的底端與支撐柱507的外壁之間固定連接有加強桿510,使弧形板508有良好的支撐作用。
[0024]支撐塊504為方形條狀結構體,空腔501的內壁通過連接桿6固定連接有支撐圈
601,支撐圈601上焊接有與支撐塊504相適配的方型套管602,支撐塊504與方型套管602的內壁滑動連接,設置的方型套管602可對支撐塊504起導向支撐的作用。
[0025]支撐管5的外表面安裝有支撐環511,可貼合軸承的左側外壁。
[0026]第二立板4面向第一立板3的一側表面安裝有電動推桿401,電動推桿401的輸出端固定有配合塊402,配合塊402為圓柱體結構且其表面開設有與支撐管5相適配的孔洞403,電動推桿401推動配合塊402移動,使配合塊402能緊貼軸承右側外壁,防止軸承在進行抗壓檢測時出現打滑現象。
[0027]配合塊402的外表面粘結有防滑墊404,進一步提高了該裝置對軸承的穩固支撐作用。
[0028]工作原理,本技術為一種軸承抗壓檢測裝置,使用時,通過設置的轉柄509帶動轉桿502轉動,轉桿502轉動,錐形齒環503可帶動錐形齒輪506發生轉動,使驅動螺紋桿505可驅動支撐塊504能夠向外擴張,使弧形板508能支撐起軸承的內壁,設置的支撐環511可貼合軸承的左側外壁,而設置的配合塊402在電動推桿401的作用下能貼合軸承的右側外壁,從而使軸承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軸承抗壓檢測裝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表面通過兩個立柱(101)固定有一個支撐板(102),所述支撐板(102)上固定嵌設有液壓缸(2),所述液壓缸(2)的輸出端設有伸縮柱(201),所述伸縮柱(201)的底端固定有壓力感應裝置(202),所述壓力感應裝置(202)的底端固定有壓塊(203),所述底座(1)上端表面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一立板(3)和第二立板(4),所述第一立板(3)面向第二立板(4)的一側表面固定有支撐管(5),所述支撐管(5)內芯設有空腔(501),所述空腔(501)內轉動連接有轉桿(502),所述轉桿(502)于空腔(501)內側一端固定有錐形齒環(503),所述支撐管(5)的外壁設有四個呈圓周分布的滑孔,所述滑孔內滑動連接有支撐塊(504),所述支撐塊(504)內螺紋連接有驅動螺紋桿(505),所述驅動螺紋桿(505)于支撐塊(504)外側一端固定有與所述錐形齒環(503)相嚙合的錐形齒輪(506),所述支撐塊(504)于支撐管(5)外側一端通過支撐柱(507)固定連接有弧形板(50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軸承抗壓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塊(203)的底端面為圓弧狀。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熊永鵬,劉凱,汪秀美,
申請(專利權)人:臨清市永鹍軸承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