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桿塔傾斜遠程預警裝置,包括電桿大梁,電桿大梁表面固定設置有“C”字板,“C”字板下表面固定設置有固定塊,固定塊下表面固定設置有紅外線接收模塊,固定塊側壁固定設置有四條線束,四條線束末端固定設置有圓臺形底板,圓臺形底板中心位置固定設置有紅外線發射模塊,且紅外線發射模塊與紅外線接收模塊豎直對應,圓臺形底板表面放置有滾球,圓臺形底板側壁開設有圓環滑槽,圓環滑槽拐角處進行倒角,圓環滑槽底部固定設置有環形重量傳感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紅外線的傳播的原理對晃動和傾斜的塔桿進行分別進行警告,增加了播報可靠性,使得后期維護人員方便對塔桿進行維護,保證了桿塔的輸電安全。適合廣泛推廣和使用。和使用。和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桿塔傾斜遠程預警裝置
[0001]本技術屬于電網保護
,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桿塔傾斜遠程預警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桿塔又稱電塔,呈梯形或三角形等塔狀建筑物,高度通常為25
?
40米,為鋼架結構。電塔多建設在野外的發電廠、配電站附近,它是電力部門的重要設施,能架空電線并起保護和支撐的作用。電力鐵塔的設計、制造、安裝、維護及質量檢測是現代電力系統運行與發展的重要保障。所以現如今需要對桿塔的安全性進行監控,保證輸電安全。
[0003]經檢索CN 210108341U公開了一種桿塔傾斜監測裝置,包括固定安裝機構、擺動機構和標尺結構,標尺結構固定安裝在固定安裝機構的下端面上,擺動機構的上端固定安裝在標尺結構內,擺動機構的下端高于標尺結構的上端面,標尺結構包括固定座、連接盤和標尺盤,固定座固定安裝在固定安裝機構的下端面上,連接盤的上端面與固定座固定連接,連接盤的下端面與標尺盤固定連接,擺動機構的下端位置高于標尺盤的上端位置,雖然本監測裝置通過讀取兩次擺動機構對應在不同標尺結構上的位置偏差來間接反映桿塔是否發生傾斜,若存在差值,則桿塔發生傾斜,若不存在差值,則桿塔不發生傾斜。
[0004]但是經本專利技術人探索發現該技術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
[0005]該裝置在實際使用中發現,上述裝置安裝在桿塔的頂部,當遇到大風和臺風天氣,此時的桿塔會發生震動,此時塔桿將會發生彈性形變,從而使得兩次擺動機構讀數不一致,使得操作人員誤認為塔桿傾斜,其實在大風天氣之后,此時的塔桿恢復豎直位置,所以使用上述裝置使得檢測的效果不準。
[0006]有鑒于此特提出本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技術方案的基本構思是:
[0008]一種桿塔傾斜遠程預警裝置,包括電桿大梁,所述電桿大梁表面固定設置有“C”字板,所述“C”字板下表面固定設置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下表面固定設置有紅外線接收模塊,所述固定塊側壁固定設置有四條線束,四條所述線束末端固定設置有圓臺形底板,所述圓臺形底板中心位置固定設置有紅外線發射模塊,且紅外線發射模塊與紅外線接收模塊豎直對應,所述圓臺形底板表面放置有滾球,所述圓臺形底板側壁開設有圓環滑槽,所述圓環滑槽拐角處進行倒角,所述圓環滑槽底部固定設置有環形重量傳感器。
[0009]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電桿大梁為角鐵,且電桿大梁在桿塔內部呈水平狀態,所述電桿大梁表面開設有若干定位孔。
[0010]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電桿大梁和“C”字板之間通過六角螺栓進行固定,且六角螺栓末端螺紋嚙合設置有六角螺母。
[0011]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六角螺母與電桿大梁接觸位置設置有墊片,且墊片為波形金屬墊片。
[0012]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固定塊側壁開設有外螺紋,所述外螺紋表面嚙合設置有保護殼,且圓臺形底板懸空在保護殼內部。
[0013]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保護殼表面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內部內嵌設置有鋼化玻璃,且保護殼內部涂有黑色吸光材料。
[0014]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術,通過設置紅外線的傳播的原理對晃動和傾斜的塔桿進行分別進行警告,增加了播報的可靠性,使得后期維護人員方便對塔桿進行維護,保證了桿塔的輸電安全。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附圖說明
[0017]在附圖中:
[0018]圖1為一種桿塔傾斜遠程預警裝置的三維結構視圖;
[0019]圖2為一種桿塔傾斜遠程預警裝置的保護殼內部視圖;
[0020]圖3為一種桿塔傾斜遠程預警裝置的正視圖。
[0021]圖中:1、電桿大梁;2、“C”字板;3、固定塊;4、保護殼;5、鋼化玻璃;6、定位孔;7、六角螺栓;8、六角螺母;9、墊片;10、凹槽;11、外螺紋;12、紅外線接收模塊;13、線束;14、圓臺形底板;15、圓環滑槽;16、紅外線發射模塊;17、滾球;18、環形重量傳感器;19、倒角。
具體實施方式
[0022]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
[0023]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桿塔傾斜遠程預警裝置,包括電桿大梁1,電桿大梁1表面固定設置有“C”字板2,“C”字板2可以增加裝置的結構強度,從而應對不同的惡劣使用環境,“C”字板2下表面固定設置有固定塊3,固定塊3下表面固定設置有紅外線接收模塊12,紅外線接收模塊12用于接受紅外線,固定塊3側壁固定設置有四條線束13,四條線束13末端固定設置有圓臺形底板14,線束13保障了圓臺形底板14的水平位置,圓臺形底板14中心位置固定設置有紅外線發射模塊16,紅外線發射模塊16主要是發射紅外線,且紅外線發射模塊16與紅外線接收模塊12豎直對應,圓臺形底板14表面放置有滾球17,滾球17可以在圓臺形底板14內部進行滑動,圓臺形底板14側壁開設有圓環滑槽15,圓環滑槽15拐角處進行倒角19,方便滾球17可以掉落,圓環滑槽15底部固定設置有環形重量傳感器18,通過環形重量傳感器18檢測故滾球17是否掉落。
[0024]如圖1至圖3所示,在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電桿大梁1為角鐵,且電桿大梁1在桿塔內部呈水平狀態,所述電桿大梁1表面開設有若干定位孔6,通過設置有角鐵提高了裝置的結構強度,而安裝的定位孔6保證了后期裝置可以正常的安裝,所述電桿大梁1和“C”字板2之間通過六角螺栓7進行固定,且六角螺栓7末端螺紋嚙合設置有六角螺母8,通過六角螺栓7和六角螺母8的相互配合,從而起到了固定電桿大梁1和“C”字板2的目的,所述六角螺母8與電桿大梁1接觸位置設置有墊片9,且墊片9為波形金屬墊片,墊片9增大接觸面積,減小壓
力,防止松動,保護零件和螺絲。墊片9是電桿大梁1和“C”字板2之間的機械密封,由于機械加工表面不可能完美,使用墊片9即可填補不規則性。
[0025]如圖1至圖3所示,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塊3側壁開設有外螺紋11,所述外螺紋11表面嚙合設置有保護殼4,且圓臺形底板14懸空在保護殼4內部,通過設置有保護殼4保護內部的裝置不會被外部環境影響,從而使得檢測不準確,所述保護殼4表面開設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內部內嵌設置有鋼化玻璃5,且保護殼4內部涂有黑色吸光材料,通過設置有鋼化玻璃5方便觀察裝置內部的情況,而黑色吸光材料可以減少紅外線在保護殼4內部進行反射,從而讓檢測不準確的情況發生。
[0026]本實施例的一種桿塔傾斜遠程預警裝置的實施原理如下:當需要使用該裝置的時候,首先將“C”字板2固定在電桿大梁1的表面,此時將六角螺栓7插進定位孔6內部,此時通過六角螺母8將六角螺栓7進行固定,并且在內部放置有墊片9,通過墊片9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桿塔傾斜遠程預警裝置,包括電桿大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桿大梁(1)表面固定設置有“C”字板(2),所述“C”字板(2)下表面固定設置有固定塊(3),所述固定塊(3)下表面固定設置有紅外線接收模塊(12),所述固定塊(3)側壁固定設置有四條線束(13),四條所述線束(13)末端固定設置有圓臺形底板(14),所述圓臺形底板(14)中心位置固定設置有紅外線發射模塊(16),且紅外線發射模塊(16)與紅外線接收模塊(12)豎直對應,所述圓臺形底板(14)表面放置有滾球(17),所述圓臺形底板(14)側壁開設有圓環滑槽(15),所述圓環滑槽(15)拐角處進行倒角(19),所述圓環滑槽(15)底部固定設置有環形重量傳感器(1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桿塔傾斜遠程預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桿大梁(1)為角鐵,且電桿大梁(1)在桿塔內部呈水平狀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克強,原利兵,薛兆勛,崔琦,趙曉葉,張景城,
申請(專利權)人:王克強,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