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一種自動降塵裝置,其包括支座、設置于支座上的風筒、設置于風筒內的風機、用于供水的水箱、及驅動水箱內的水流入風筒內的水泵,水泵的進水口與水箱連接,風筒內腔的出風口位置設置有若干噴頭,水泵的出水口與噴頭連接,風筒的進風口設置有防護罩,防護罩包括若干豎向設置的防護板,相鄰所述防護板之間皆設置有刮爪,刮爪延伸出風筒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刮板,刮爪位于風筒內的一端共同固定有連接板,風筒內還設置有驅動連接板豎向移動的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包括轉動連接于風筒內的螺桿及驅動螺桿轉動的電機,電機固定于風筒內且其輸出軸與螺桿連接,螺桿穿設于連接板且與連接板螺紋連接。螺紋連接。螺紋連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自動降塵裝置
[0001]本申請涉及工地降塵裝置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自動降塵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施工工地現場在運作時會產生大量的揚塵,此時需要用到霧炮機等降塵裝置進行降塵處理,防止過多的揚塵對工人的身體造成危害,也為了避免揚塵四處飄散對環境造成污染.但是在施工工地上,工地的廢棄泡沫板及各種塑料薄膜包裝袋非常多,容易堵塞霧炮機進風口的防護罩。
[0003]專利號為CN213725519U的中國專利提供了一種自動降塵裝置,其包括水箱、水泵、風筒和風機,在風筒的內部設置噴頭,在水泵的驅動下,水從噴頭噴出,配合風機提供的高速氣流,水被霧化成小水滴噴向遠處,以抑制空氣中的揚塵,為了防止異物被吸入風筒,風筒的進風口設置有雙層防護罩。
[0004]上述方案中,僅通過增加一層防護罩,采用雙層防護罩的方式來緩解大型雜物堵塞進風口這一問題,此種方式僅能使雜物不與風機接觸,但是雜物會將風筒的進風位置堵塞,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型雜物堵塞防護罩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為了提高降塵效率,本申請提供一種自動降塵裝置
[0006]本申請提供的一種自動降塵裝置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7]一種自動降塵裝置,包括支座、設置于支座上的風筒、設置于風筒內的風機、用于供水的水箱、及驅動水箱內的水流入風筒內的水泵,所述水泵的進水口與水箱連接,風筒內腔的出風口位置設置有若干噴頭,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與噴頭連接,所述風筒的進風口設置有防護罩,防護罩包括若干豎向設置的防護板,相鄰所述防護板之間皆設置有刮爪,所述刮爪延伸出風筒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刮板,所述刮爪位于風筒內的一端共同固定有連接板,所述風筒內還設置有驅動連接板豎向移動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轉動連接于風筒內的螺桿及驅動螺桿轉動的電機,電機固定于風筒內且其輸出軸與螺桿連接,所述螺桿穿設于連接板且與連接板螺紋連接。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水泵通過供水管道從水箱中將水抽出,再由噴水管道將水抽取至風筒內經過噴頭霧化,配合風機吹出的高速氣流,霧化的小水珠通過風筒的出風口噴向遠處,以抑制空氣中的揚塵。電機可控制螺桿往復轉動,實現刮爪的豎向往復移動,可不斷將附著與風筒進風口處的雜物刮除。
[0009]可選的,所述支座上端固定有支架,支架的上端與風筒鉸接,支架上還設置有調節風筒的出風口朝向的調節機構。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支架支撐風筒,調節機構能夠使風筒以其與支架的交接點為軸線轉動。
[0011]可選的,所述調節機構包括鉸接于支座上的支撐桿及鉸接于風筒下側的套桿,所
述支撐桿穿設于套桿內且兩者滑移連接,所述套桿外螺紋連接有限定螺栓,所述限定螺栓能夠與支撐桿側壁抵接。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套桿與支撐桿161相互滑動并通過定位螺栓及螺紋鎖緊,從而使整個風筒以其自身與支架的鉸接處為軸線轉動,以此來調整風筒的角度,達到調整噴霧角度的目的。能夠根據現場揚塵的覆蓋范圍及時調整風筒角度,擴大或者縮小噴霧的范圍,以此來實現最有效的降塵效果。
[0013]可選的,所述刮板遠離防護罩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呈豎向設置的擋板,所述擋板與防護板之間留有間隙。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刮板帶動雜物向下移動的過程中,雜物不易朝向遠離防護板的方向移動而轉移至刮爪上方,使刮取雜物的過程中雜物不易從擋板及防護板之間脫離,使雜物的刮除更加方便。
[0015]可選的,所述支座上端貫穿有用于通過雜物的雜物孔,所述雜物孔位于風筒的進風口的下方。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雜物孔能排出被刮板刮下的雜物。
[0017]可選的,所述雜物孔內設置有呈上開口設置的垃圾箱,所述垃圾箱的開口朝向風筒的進風口。
[00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被刮爪刮落的雜物進行收集,避免被刮取下來的雜物再次飄走形成二次污染。
[0019]可選的,所述垃圾箱的豎直外壁上設置有手把。
[00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操作人員人員可通過手把更好的搬運垃圾箱,更方便操作人員對垃圾箱進行清理和安裝。
[0021]可選的,所述支座底端設置有四個萬向輪,所述支座遠離風筒出風口的一端設置有推手。
[00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操作人員可通過推手更輕松的對支座施力,使支座依靠萬向輪行進或轉動,從而能夠根據現場的揚塵情況,及時調整支座的位置,進行有效地降塵處理。
[0023]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0024]1.能夠通過刮板反復的對防護罩上的雜物進行刮取,確保風筒進風端保持通暢;
[0025]2.能夠調整風筒的角度,擴大或者縮小噴霧的范圍,從而實現最有效的降塵處理;
附圖說明
[0026]圖1是本申請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7]圖2是本申請用于展示支座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8]圖3是本申請用于展示風筒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9]附圖標記說明:1、支座;11、支架;12、雜物孔;13、垃圾箱;131、手把;14、萬向輪;15、推手;16、調節機構;161、支撐桿;162、套桿;17、灰塵傳感器;2、風筒;21、風機;22、噴頭;23、防護罩;231、防護板;24、刮板;241、刮爪;242、連接板;243、擋板;3、驅動機構;31、電機;311、第一齒輪;32、螺桿;321、第二齒輪;4、水泵;41、噴水管道;5、水箱。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以下結合附圖1
?
3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1]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一種自動降塵裝置。
[0032]參照圖1和圖2所示,一種自動降塵裝置包括支座1、設置于支座1上的風筒2、設置于風筒2內的風機21、設置于支座1內的水箱5、及通過螺栓固定設置于支座1上的水泵4。風筒2的出風端設置有若干噴頭22,水泵4的進水口與水箱5之間通過供水管道連接,水泵4的出水口設置有噴水管道41,噴水管道41的另一端與噴頭22連接,水泵4通過供水管道從水箱5中將水抽出,再由噴水管道41將水抽取至風筒2內經過噴頭22霧化,配合風機21吹出的高速氣流,霧化的小水珠通過風筒2的出風口噴向遠處,以抑制空氣中的揚塵。風筒2上設置有控制水泵4及風機21工作的控制機構,控制機構包括用于檢測灰塵濃度的灰塵傳感器及用于處理信號的控制模塊,灰塵傳感器、水泵4及風機21皆與控制模塊電接,灰塵傳感器將檢測到的灰塵濃度信號反饋至控制模塊,控制模塊將灰塵濃度信號與其預設的閾值相比較,當灰塵濃度信號大于閾值時,控制模塊控制水泵4及風機21啟動。
[0033]如圖1所示,為了防止較大的異物被吸入風筒2,風筒2的進風口設置有防護罩23,防護罩23由若干呈豎直設置的防護板231組成。相鄰防護板231之間皆設置有若干豎向移動的刮爪241,刮爪241延伸出風筒2的一端同時固定有刮板24,刮板24位于風筒2內的一端共同固定有連接板242。風筒2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降塵裝置,包括支座(1)、設置于支座(1)上的風筒(2)、設置于風筒(2)內的風機(21)、用于供水的水箱(5)、及驅動水箱(5)內的水流入風筒(2)內的水泵(4),所述水泵(4)的進水口與水箱(5)連接,風筒(2)內腔的出風口位置設置有若干噴頭(22),所述水泵(4)的出水口與噴頭(22)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風筒(2)的進風口設置有防護罩(23),防護罩(23)包括若干豎向設置的防護板(231),相鄰所述防護板(231)之間皆設置有刮爪(241),所述刮爪(241)延伸出風筒(2)的一端共同固定有刮板(24),所述刮爪(241)位于風筒(2)內的一端共同固定有連接板(242),所述風筒(2)內還設置有驅動連接板(242)豎向移動的驅動機構(3),所述驅動機構(3)包括轉動連接于風筒(2)內的螺桿(32)及驅動螺桿(32)轉動的電機(31),電機(31)固定于風筒(2)內且其輸出軸與螺桿(32)連接,所述螺桿(32)穿設于連接板(242)且與連接板(242)螺紋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降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上端固定有支架(11),支架(11)的上端與風筒(2)鉸接,支架(11)上還設置有調節風筒(2)的出風口朝向的調節機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宋晨琦,謝賽格,楊秦林,湯正一,汪麗麗,
申請(專利權)人:中元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