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包括底座和安裝組件,所述底座上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板,且支撐板上側安裝有安裝盒,所述安裝盒上側固定連接有安裝座,且安裝座上表面中部開設有安裝槽,用于密封防護的所述安裝組件連接于安裝槽的內部,且安裝組件包括蓋板、密封圈和扣塊,所述蓋板下端外側連接有密封圈,且蓋板遠離安裝安裝槽中心位置的一側設置有扣塊。該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設置有蓋板,凸狀安裝槽的上端部位用于卡合安裝結構尺寸相吻合的兩塊對稱的蓋板進行密封加固,相應在蓋板的卡合密封下能夠對安裝槽內部下端安裝的承接塊進行密封防護,避免其表面受到風雨侵蝕等腐蝕破壞的影響。受到風雨侵蝕等腐蝕破壞的影響。受到風雨侵蝕等腐蝕破壞的影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智慧園區
,具體為一種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園區指一般由政府規劃建設的,供水、供電、供氣、通訊、道路、倉儲及其它配套設施齊全、布局合理且能夠滿足從事某種特定行業生產和科學實驗需要的標準性建筑物或建筑物群體,通過設置車輛識別裝置對智慧園區內車輛進行信息收集,保證園區內部車輛管理。
[0003]如申請號:CN202121445069.7,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智慧園區車輛識別裝置,包括:箱體;以及設在所述箱體一側的顯示器,通過設置擦拭組件,使得裝置可對顯示器進行擦拭,通過設置擦拭連接件,使得裝置可對顯示器外殼進行擦拭,在本實施例中,通過設置擦拭組件和擦拭連接件,極大的提高了本裝置對顯示器的清潔能力,使得顯示器得以清晰的展示園區內停車信息,通過設置識別組件,使得裝置得以對車輛進行識別,從而與擦拭組件配合進行停車信息的識別、記錄和展示。
[0004]類似于上述申請的智慧園區車輛識別裝置目前還存在以下不足:
[0005]現有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的識別裝置的攝像機構安裝位置容易受到風雨侵蝕導致滲漏對內部器件等造成侵蝕破壞,且不便于整體的拆裝。
[0006]于是,有鑒于此,針對現有的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種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以期達到更具有更加實用價值性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0007]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包括底座和安裝組件,所述底座上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板,且支撐板上側安裝有安裝盒,所述安裝盒上側固定連接有安裝座,且安裝座上表面中部開設有安裝槽,用于密封防護的所述安裝組件連接于安裝槽的內部,且安裝組件包括蓋板、密封圈和扣塊,所述蓋板下端外側連接有密封圈,且蓋板遠離安裝安裝槽中心位置的一側設置有扣塊,所述安裝槽內部下端安裝有承接塊,且承接塊通過固定螺栓與安裝座固定連接。
[0009]進一步的,所述安裝盒下端固定連接有承接座,且安裝盒表面設置有顯示屏,所述承接座表面中部設置有照明燈。
[0010]進一步的,所述承接塊上端設置有調節軸,且調節軸上側轉動連接有支桿,所述支桿上端安裝有攝像頭,所述支桿下端后側貫穿連接有鎖緊螺桿。
[0011]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座與安裝盒一體化結構,且安裝座呈傾斜狀。
[0012]進一步的,所述安裝槽開口結構尺寸與承接塊外口結構尺寸相吻合,且安裝槽呈“凸”狀。
[0013]進一步的,所述蓋板通過扣塊與安裝槽卡扣連接,且蓋板設置有兩塊。
[0014]進一步的,所述蓋板與密封圈卡合連接,且蓋板貫穿于蓋板內部。
[0015]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6]通過在攝像機構安裝處進行加固防護提高其安裝處的防護效果,避免侵蝕破壞影響后期的拆卸維護,以及提高整個車輛識別裝置的使用壽命。
[0017]1、本技術設置有蓋板,凸狀安裝槽的上端部位用于卡合安裝結構尺寸相吻合的兩塊對稱的蓋板進行密封加固,相應在蓋板的卡合密封下能夠對安裝槽內部下端安裝的承接塊進行密封防護,避免其表面受到風雨侵蝕等腐蝕破壞的影響。
[0018]2、本技術設置有密封圈,安裝槽的上端內壁還貼合有一塊密封圈,在蓋板安裝進入時通過密封圈對兩者連接處填充密封加固,進而提高蓋板安裝的強度,避免平時雨水等滲入,提高防護效果。
[0019]3、本技術設置有安裝座,安裝盒上側設置有一塊相一體的傾斜狀安裝座,通過該安裝座對安裝盒上端進行防護,相應其傾斜狀構造也能有效避免積水以及落塵堆積的影響,便于整體的清潔,同時向前傾斜突出的安裝座也能對下端安裝板表面進行一定遮擋防護。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技術一種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技術一種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的安裝盒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本技術一種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的安裝組件與安裝座剖面連接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1、底座;2、支撐板;3、安裝盒;4、承接座;5、顯示屏;6、照明燈;7、安裝座;8、安裝槽;9、安裝組件;901、蓋板;902、密封圈;903、扣塊;10、承接塊;11、固定螺栓;12、調節軸;13、鎖緊螺桿;14、支桿;15、攝像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包括底座1和安裝組件9,底座1上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板2,且支撐板2上側安裝有安裝盒3,安裝盒3上側固定連接有安裝座7,且安裝座7上表面中部開設有安裝槽8,安裝座7與安裝盒3一體化結構,且安裝座7呈傾斜狀,安裝盒3上側設置有一塊相一體的傾斜狀安裝座7,通過該安裝座7對安裝盒3上端進行防護,相應其傾斜狀構造也能有效避免積水以及落塵堆積的影響,便于整體的清潔。
[0025]如圖1和圖3所示,用于密封防護的安裝組件9連接于安裝槽8的內部,且安裝組件9包括蓋板901、密封圈902和扣塊903,蓋板901下端外側連接有密封圈902,且蓋板901遠離安裝安裝槽8中心位置的一側設置有扣塊903,蓋板901通過扣塊903與安裝槽8卡扣連接,且蓋板901設置有兩塊,凸狀安裝槽8的上端部位用于卡合安裝結構尺寸相吻合的兩塊對稱的蓋板901進行密封加固,相應在蓋板901的卡合密封下能夠對安裝槽8內部下端安裝的承接塊10進行密封防護,避免其表面受到風雨侵蝕等腐蝕破壞的影響。蓋板901與密封圈902卡合連接,且蓋板901貫穿于蓋板901內部,安裝槽8的上端內壁還貼合有一圈密封圈902,在蓋板901安裝進入時通過密封圈902對兩者連接處填充密封加固,進而提高蓋板901安裝的強度,
避免平時雨水等滲入,提高防護效果。安裝槽8內部下端安裝有承接塊10,且承接塊10通過固定螺栓11與安裝座7固定連接,安裝槽8開口結構尺寸與承接塊10外口結構尺寸相吻合,且安裝槽8呈“凸”狀,安裝座7上端開設的下沉的凸狀安裝槽8,其內部底端安裝有一塊結構尺寸相吻合的承接塊10通過固定螺栓11進行固定安裝,相應通過該承接塊10對上端攝像組件等進行承接安裝,保證整體安裝穩定。安裝盒3下端固定連接有承接座4,且安裝盒3表面設置有顯示屏5,承接座4表面中部設置有照明燈6。承接塊10上端設置有調節軸12,且調節軸12上側轉動連接有支桿14,支桿14上端安裝有攝像頭15,支桿14下端后側貫穿連接有鎖緊螺桿13。
[0026]綜上,如圖1
?
3所示,該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使用時,首先安裝盒3上側設置有一塊相一體的傾斜狀安裝座7,通過該安裝座7對安裝盒3上端進行防護,相應其傾斜狀構造也能有效避免積水以及落塵堆積的影響,便于整體的清潔,且向前傾斜突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包括底座(1)和安裝組件(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側固定連接有支撐板(2),且支撐板(2)上側安裝有安裝盒(3),所述安裝盒(3)上側固定連接有安裝座(7),且安裝座(7)上表面中部開設有安裝槽(8),用于密封防護的所述安裝組件(9)連接于安裝槽(8)的內部,且安裝組件(9)包括蓋板(901)、密封圈(902)和扣塊(903),所述蓋板(901)下端外側連接有密封圈(902),且蓋板(901)遠離安裝安裝槽(8)中心位置的一側設置有扣塊(903),所述安裝槽(8)內部下端安裝有承接塊(10),且承接塊(10)通過固定螺栓(11)與安裝座(7)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智慧園區的車輛識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盒(3)下端固定連接有承接座(4),且安裝盒(3)表面設置有顯示屏(5),所述承接座(4)表面中部設置有照明燈(6)。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陶建,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天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