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顯示屏把手及具有其的顯示屏
[0001]本技術涉及LED顯示屏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顯示屏把手及具有其的顯示屏。
技術介紹
[0002]由于顯示模組的周轉和運輸頻繁,為了方便對顯示模組進行移動操作,通過在顯示模組上設置獨立的顯示屏把手用于抓取顯示模組,以方便顯示模組的安裝使用。
[0003]在相關技術中,通過將多個顯示模組并排放入航空箱中,以實現多個顯示模組的成組運輸。
[0004]然而,顯示模組的燈體較小,燈體的附著力小,使得顯示模組的結構脆弱,從而使得顯示模組在運輸過程中易發生損壞,進而使得顯示模組的損壞率高。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提供一種顯示屏把手及具有其的顯示屏,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的顯示模組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壞率高的問題。
[0006]根據本技術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顯示屏把手,該顯示屏把手包括:把手本體,固定設置在顯示模組的背面;防護支架,可翻轉地設置在把手本體上,防護支架的第一端與把手本體相鉸接,防護支架的第二端設置有支撐腳;其中,防護支架具有使支撐腳翻轉回把手本體的收納位置以及使支撐腳翻離把手本體的支撐位置,在防護支架位于支撐位置的情況下,支撐腳凸出于顯示模組的正面以及側面。
[0007]進一步地,防護支架與把手本體之間設置有將防護支架限制在支撐位置的第一限位結構。
[0008]進一步地,第一限位結構包括:第一止轉筋,設置在把手本體上;第二止轉筋,設置在防護支架上,把手本體上設置有條形孔,條形孔的延伸方向與顯示模組的背面相平行,防護支架的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顯示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屏把手包括:把手本體(10),固定設置在顯示模組(20)的背面;防護支架(30),可翻轉地設置在所述把手本體(10)上,所述防護支架(30)的第一端與所述把手本體(10)相鉸接,所述防護支架(30)的第二端設置有支撐腳(31);其中,所述防護支架(30)具有使所述支撐腳(31)翻轉回所述把手本體(10)的收納位置以及使所述支撐腳(31)翻離所述把手本體(10)的支撐位置,在所述防護支架(30)位于所述支撐位置的情況下,所述支撐腳(31)凸出于所述顯示模組(20)的正面以及側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支架(30)與所述把手本體(10)之間設置有將所述防護支架(30)限制在所述支撐位置的第一限位結構(40)。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顯示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結構(40)包括:第一止轉筋(41),設置在所述把手本體(10)上;第二止轉筋(42),設置在所述防護支架(30)上,所述把手本體(10)上設置有條形孔(11),所述條形孔(11)的延伸方向與所述顯示模組(20)的背面相平行,所述防護支架(30)的第一端設置有鉸接柱(32),所述鉸接柱(32)沿所述條形孔(11)的延伸方向可移動地穿設在所述條形孔(11)內;其中,在所述鉸接柱(32)位于所述條形孔(11)的第一端的情況下,所述防護支架(30)能夠由所述支撐位置翻轉回所述收納位置,在所述鉸接柱(32)由所述條形孔(11)的第一端移動至所述條形孔(11)的第二端的情況下,所述第一止轉筋(41)與所述第二止轉筋(42)相抵接,以限制所述防護支架(30)相對所述把手本體(10)轉動。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本體(10)包括把手(12)和固定架(13),所述條形孔(11)設置在所述把手(12)上;所述第一止轉筋(41)包括設置在所述把手(12)上的第一筋條(411)以及設置在所述固定架(13)上的第二筋條(412),所述第一筋條(411)和所述第二筋條(412)分別位于所述防護支架(30)的第一端的兩側;所述第二止轉筋(42)包括第三筋條(421)和第四筋條(422),所述第三筋條(421)和所述第四筋條(422)分別設置在所述防護支架(30)的第一端的兩側,在所述防護支架(30)位于所述支撐位置的情況下,所述第三筋條(421)的遠離所述顯示模組(20)的一側與所述第一筋條(411)相抵接,所述第四筋條(422)的朝向所述顯示模組(20)的一側與所述第二筋條(412)相抵接。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顯示屏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結構(40)還包括:第一止退槽(43),設置在所述第一止轉筋(41)和所述第二止轉筋(42)的其中一個上;第一止退凸臺(44),設置在所述第一止轉筋(41)和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金紅,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金立翔視效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