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檢修裝置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可以快速鎖定檢修位置,降低了現有的檢修裝置在檢修時容易出現檢修不方便,工作效率低的概率,包括安裝板,安裝板上設置有檢修裝置;還包括兩組固定板、兩組夾持塊、轉動把手、正反攻牙絲桿和安裝塊,兩組固定板分別安裝在安裝板的頂端左右兩側,安裝板頂端左側固定板的下側貫穿設置有第一轉動孔,正反攻牙絲桿轉動穿過第一轉動孔并與安裝板頂端右側固定板的左端下側轉動連接,轉動把手安裝在正反攻牙絲桿左端,兩組夾持塊底端均設置有第一滑塊,安裝板的頂端前側和頂端后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端后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端后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檢修裝置的
,特別是涉及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
技術介紹
[0002]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稱為印制電路板,又稱印刷線路板,是重要的電子部件,是電子元器件的支撐體,是電子元器件電氣相互連接的載體,由于它是采用電子印刷術制作的,故被稱為“印刷”電路板,為了確保pcb板的質量需要對PCB板的焊點進行檢修,對PCB板焊點進行檢修就需要用到焊點檢修裝置。
[0003]現有焊點檢修裝置是把PCB板放在顯微鏡下手動對焊點檢修,在檢修時容易出現檢修不方便,工作效率低的現象,從而導致焊點檢修裝置的實用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可以快速鎖定檢修位置,降低了現有的檢修裝置在檢修時容易出現檢修不方便,工作效率低的概率,從而增強實用性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
[0005]本技術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包括安裝板,安裝板上設置有檢修裝置;
[0006]還包括兩組固定板、兩組夾持塊、轉動把手、正反攻牙絲桿和安裝塊,兩組固定板分別安裝在安裝板的頂端左右兩側,安裝板頂端左側固定板的下側貫穿設置有第一轉動孔,正反攻牙絲桿轉動穿過第一轉動孔并與安裝板頂端右側固定板的左端下側轉動連接,轉動把手安裝在正反攻牙絲桿左端,兩組夾持塊底端均設置有第一滑塊,安裝板的頂端前側和頂端后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兩組夾持塊與安裝板滑動連接,兩組夾持塊下側均貫穿設置有螺紋孔,兩組夾持塊均與正反攻牙絲桿螺紋連接,兩組夾持塊的內端上側均設置有夾持槽,安裝塊的底端設置有第二滑塊,第二滑塊與第二滑槽滑動連接,安裝塊上設置有敲擊裝置。
[0007]本技術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敲擊裝置包括伺服電機、安裝桿和小膠錘,安裝塊左端上側貫穿設置有第二轉動孔,伺服電機的輸出端轉動穿過第二轉動孔,安裝桿的左端下側與在伺服電機的輸出端連接,小膠錘安裝在安裝桿頂端。
[0008]本技術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每組夾持槽內均設置有橡膠墊。
[0009]本技術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兩組橡膠墊的內端均設設置有放置槽。
[0010]本技術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內壁均光滑。
[0011]本技術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還包括橡膠套,橡膠套套裝在轉動把手上。
[0012]本技術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橡膠套圓周側壁設置有摩擦紋。
[0013]本技術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安裝桿的左端下側設置有第三滑塊,安裝塊的右端上側設置有第三滑槽,第三滑塊與第三滑槽滑動連接。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安裝板上側設置有往復絲杠,兩組夾
持塊均與往復絲杠螺紋連接并且均與安裝板滑動連接,兩組夾持塊內端設置有夾持槽,安裝板頂端后側設置有與其滑動連接的安裝塊,伺服電機安裝在安裝塊左端,帶有小膠錘的安裝桿安裝在伺服電機輸出端,通過搖動轉動把手,轉動把手帶動正反攻牙絲桿轉動,與正反攻牙絲桿螺紋連接的兩組夾持塊就會相互接近,將PCB板有焊點的那面朝下固定在兩組夾持塊中間,設定好伺服電機的轉動角度后啟動伺服電機,伺服電機帶動伺服電機輸出端的安裝桿擺動,把安裝塊移動到合適的位置,安裝桿上的小膠錘就會輕輕敲打PCB板,敲擊幾次之后操作人員再慢慢反復移動安裝塊使PCB板被敲擊的更均勻,通過敲擊能夠將不牢固的焊點震下,降低了現有的檢修裝置在檢修時容易出現檢修不方便,工作效率低的概率,從而增強實用性。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技術的右視圖;
[0017]圖3是本技術的第二滑塊與第二滑槽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8]圖4是本技術的夾持塊與橡膠墊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中標記:1、安裝板;2、固定板;3、夾持塊;4、轉動把手;5、正反攻牙絲桿;6、安裝塊;7、伺服電機;8、安裝桿;9、小膠錘;10、第一滑塊;11、第一滑槽;12、第二滑槽;13、第二滑塊;14、橡膠墊;15、放置槽;16、橡膠套;17、第三滑塊;18、第三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
[0021]如圖1至圖4所示,本技術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包括安裝板1,安裝板1上設置有檢修裝置;
[0022]還包括兩組固定板2、兩組夾持塊3、轉動把手4、正反攻牙絲桿5和安裝塊6,兩組固定板2分別安裝在安裝板1的頂端左右兩側,安裝板1頂端左側固定板2的下側貫穿設置有第一轉動孔,正反攻牙絲桿5轉動穿過第一轉動孔并與安裝板1頂端右側固定板2的左端下側轉動連接,轉動把手4安裝在正反攻牙絲桿5左端,兩組夾持塊3底端均設置有第一滑塊10,安裝板1的頂端前側和頂端后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兩組夾持塊3與安裝板1滑動連接,兩組夾持塊3下側均貫穿設置有螺紋孔,兩組夾持塊3均與正反攻牙絲桿5螺紋連接,兩組夾持塊3的內端上側均設置有夾持槽,安裝塊6的底端設置有第二滑塊13,第二滑塊13與第二滑槽12滑動連接,安裝塊6上設置有敲擊裝置;安裝板上側設置有往復絲杠,兩組夾持塊均與往復絲杠螺紋連接并且均與安裝板滑動連接,兩組夾持塊內端設置有夾持槽,安裝板頂端后側設置有敲擊裝置,通過搖動轉動把手,轉動把手帶動正反攻牙絲桿轉動,與正反攻牙絲桿螺紋連接的兩組夾持塊就會相互接近,將PCB板有焊點的那面朝下固定在兩組夾持塊中間,設定好伺服電機的轉動角度后啟動伺服電機,伺服電機帶動伺服電機輸出端的安裝桿擺動,把安裝塊移動到合適的位置,安裝桿上的小膠錘就會輕輕敲打PCB板,敲擊幾次之后操作人員再慢慢反復移動安裝塊使PCB板被敲擊的更均勻,通過敲擊能夠將不牢固的焊點震下,降低了現有的檢修裝置在檢修時容易出現檢修不方便,工作效率低
的概率,從而增強實用性。
[0023]本技術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敲擊裝置包括伺服電機7、安裝桿8和小膠錘9,安裝塊6左端上側貫穿設置有第二轉動孔,伺服電機7的輸出端轉動穿過第二轉動孔,安裝桿8的左端下側與在伺服電機7的輸出端連接,小膠錘9安裝在安裝桿8頂端;通過敲擊裝置,能夠便于操作人員提高焊點的檢修速率,從而增強了實用性。
[0024]本技術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每組夾持槽內均設置有橡膠墊14;通過夾持槽內的橡膠墊,能夠便于保護PCB板,從而增強了實用性。
[0025]本技術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兩組橡膠墊14的內端均設設置有放置槽15;通過兩組橡膠墊上的放置槽,能夠便于操作人員固定pcb板,從而增強了實用性。
[0026]本技術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內壁均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包括安裝板(1),安裝板(1)上設置有檢修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兩組固定板(2)、兩組夾持塊(3)、轉動把手(4)、正反攻牙絲桿(5)和安裝塊(6),兩組固定板(2)分別安裝在安裝板(1)的頂端左右兩側,安裝板(1)頂端左側固定板(2)的下側貫穿設置有第一轉動孔,正反攻牙絲桿(5)轉動穿過第一轉動孔并與安裝板(1)頂端右側固定板(2)的左端下側轉動連接,轉動把手(4)安裝在正反攻牙絲桿(5)左端,兩組夾持塊(3)底端均設置有第一滑塊(10),安裝板(1)的頂端前側和頂端后側分別設置有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2),兩組夾持塊(3)與安裝板(1)滑動連接,兩組夾持塊(3)下側均貫穿設置有螺紋孔,兩組夾持塊(3)均與正反攻牙絲桿(5)螺紋連接,兩組夾持塊(3)的內端上側均設置有夾持槽,安裝塊(6)的底端設置有第二滑塊(13),第二滑塊(13)與第二滑槽(12)滑動連接,安裝塊(6)上設置有敲擊裝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PCB板焊點檢修裝置,其特征在于,敲擊裝置包括伺服電機(7)、安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磊,李方仁,
申請(專利權)人:吉安鴻呈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