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清洗劑生產用制配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清洗劑生產制造領域,具體是一種清洗劑生產用制配裝置。
技術介紹
[0002]人類使用清洗劑的歷史非常久遠,早在數千年前,史前文明就開始使用簡易的清洗劑,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清洗劑的功能日益增加,被廣泛使用在工業生產和民用生活領域,清洗劑一般分為固體清洗劑和液體清洗劑。二清洗劑生產用配置裝置就是一種便于快速批量生產清洗劑的裝置。
[0003]現有的清洗劑生產用制配裝置在對清洗劑進行生產時,首先需將清洗劑生產所需的多種原材料分別倒入攪拌筒內,再由人工或機器對清洗劑原料進行混合攪拌,攪拌完成后再從清洗劑制配裝置內取出清洗劑。
[0004]上述清洗劑生產用制配裝置在進行清洗劑制配工作時需要操作人員多次手動向制配裝置內添加原料,操作頻繁,浪費人力。現有的清洗劑生產用制配裝置在清洗劑制配完成后需要進行手動篩選,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為了解決清洗劑生產用制配裝置在進行清洗劑制配工作時需要操作人員多次手動向制配裝置內添加原料,操作頻繁,浪費人力。現有的清洗劑生產用制配裝置在清洗劑制配完成后需要進行手動篩選,效率低下的問題,提供一種清洗劑生產用制配裝置。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清洗劑生產用制配裝置,包括:
[0007]外殼,用于對裝置的內部構件到保護作用;
[0008]自動上料機構,位于外殼內壁頂端的中部;
[0009]攪拌機構,位于自動上料機構的底端; >[0010]篩選機構,位于外殼內壁的底端;
[0011]所述自動上料機構包括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位于外殼內壁頂端的中部,且與外殼內壁頂端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聯軸器,所述聯軸器的底端固定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表面的頂端固定連接有轉盤,所述轉盤上表面的兩端固定連接有支撐塊,所述支撐塊的頂端轉動連接有滑輪,所述滑輪的外表面滑動連接有梯形塊,所述梯形塊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上料擋板,所述上料擋板的頂端活動連接有儲料箱,所述儲料箱的頂端固定連接有進料口,所述上料擋板底端的中部固定連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表面的中部固定連接有限位圈,所述限位圈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彈簧,所述限位圈的側面滑動連接有套筒。
[0012]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攪拌機構包括攪拌倉,所述攪拌倉位于儲料箱的底端,且與儲料箱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攪拌倉的底端活動連接有出料擋板,所述出
料擋板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把手,所述攪拌倉底端的中部固定連接有防塵套筒,所述防塵套筒內壁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底座,所述防塵套筒的頂端活動連接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下表面的底端固定連接有扇葉。
[0013]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篩選機構包括出料槽,所述出料槽位于外殼內壁的底端,且與外殼內壁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出料槽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連接有下料口,所述下料口側面的頂端固定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側面的中部轉動連接有擺臂,所述擺臂一側的頂端轉動連接有網篩,所述網篩的頂端活動連接有擠壓板,所述擺臂一側的底端轉動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轉動連接有偏轉輪,所述偏轉輪轉動連接有第二電機的輸出端。
[0014]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進料口有兩個,所述進料口的內壁活動連接有過濾篩。
[0015]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扇葉有四個,所述扇葉為柱狀,所述攪拌軸底端的中部固定連接有兩個輔助扇葉。
[0016]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擋板的底端滑動連接有支撐板,所述出料擋板的中部開設有通孔。
[0017]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網篩上表面的四周固定連接有擋板,所述網篩向固定連接有擠壓板的一側傾斜。
[0018]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料槽向一端傾斜,所述出料槽傾斜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出料口。
[001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在進行清洗劑生產制配作業時向攪拌機構內添加原料,添加原料時較為便利,便于對制配完成后到的固體清洗劑進行篩選,進行篩選時較為便攜迅速。
[0020]1、通過設置自動上料機構,由第一電機通過輸出端帶動轉軸進行旋轉,從而帶動與轉軸固定連接的轉盤就那些轉動,固定在轉盤上表面兩端的支撐塊跟隨轉盤進行位移,當支撐塊位移至梯形塊下表面時,支撐塊頂端的滑輪會在位移的同時向上推動上料擋板,使上料擋板堵住上料口,自動上料機構停止上料,當支撐塊從梯形塊下表面離開后,上料擋板在原材料重力的擠壓下向下傾斜,上料口打開,原材料滑入攪拌倉,完成上料,少量多次上料,使清洗劑攪拌的更加均勻。
[0021]2、通過設置篩選機構,有第二電機通過輸出端帶動片偏轉輪圍繞著第二電機的輸出端做圓周運動,同時,偏轉輪通過連接桿拉動擺臂,使擺臂以與支架的連接點為中心進行前后擺動,帶動轉動連接在擺臂頂端的網篩進行快速的來回位移,在來回的位移過程中,網篩的高度會進行變化,便于粘結在一起無法過篩的固體清洗劑受到擠壓板的擠壓,被壓散后流入出料槽,便于完成對固體清洗劑的自動篩選。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技術主視圖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技術側視圖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本技術A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中:1、外殼;2、自動上料機構;21、儲料箱;22、進料口;23、第一電機;24、上料擋
板;25、梯形塊;26、滑輪;27、支撐塊;28、轉盤;29、伸縮桿;210、限位圈;211、彈簧;212、套筒;213、聯軸器;214、轉軸;3、攪拌機構;31、攪拌軸;32、扇葉;33、防塵套筒;34、限位底座;35、攪拌倉;36、把手;37、出料擋板;4、篩選機構;41、第二電機;42、偏轉輪;43、連接桿;44、擺臂;45、網篩;46、下料口;47、出料槽;48、支架;49、擠壓板;410、分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7]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清洗劑生產用制配裝置,包括:外殼(1),用于對裝置的內部構件到保護作用;自動上料機構(2),位于外殼(1)內壁頂端的中部;攪拌機構(3),位于自動上料機構(2)的底端;篩選機構(4),位于外殼(1)內壁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上料機構(2)包括第一電機(23),所述第一電機(23)位于外殼(1)內壁頂端的中部,且與外殼(1)內壁頂端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電機(23)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聯軸器(213),所述聯軸器(213)的底端固定連接有轉軸(214),所述轉軸(214)表面的頂端固定連接有轉盤(28),所述轉盤(28)上表面的兩端固定連接有支撐塊(27),所述支撐塊(27)的頂端轉動連接有滑輪(26),所述滑輪(26)的外表面滑動連接有梯形塊(25),所述梯形塊(25)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上料擋板(24),所述上料擋板(24)的頂端活動連接有儲料箱(21),所述儲料箱(21)的頂端固定連接有進料口(22),所述上料擋板(24)底端的中部固定連接有伸縮桿(29),所述伸縮桿(29)表面的中部固定連接有限位圈(210),所述限位圈(210)的底端固定連接有彈簧(211),所述限位圈(210)的側面滑動連接有套筒(2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清洗劑生產用制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機構(3)包括攪拌倉(35),所述攪拌倉(35)位于儲料箱(21)的底端,且與儲料箱(21)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攪拌倉(35)的底端活動連接有出料擋板(37),所述出料擋板(37)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把手(36),所述攪拌倉(35)底端的中部固定連接有防塵套筒(33),所述防塵套筒(33)內壁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底座(34),所述防塵套筒(33)的頂端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倪麗霞,倪維力,彭鈺珩,余勇,董本乾,薛心怡,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三環化學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