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噴灌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園林灌溉用噴灌裝置,針對現有的功能單一的問題,現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藥箱,所述藥箱上設置有水管,所述藥箱上設置有藥泵,所述藥泵的出藥管與水管相通,所述水管上連接有疊管,所述疊管上連接有噴灑頭,所述藥箱上設置有電機,所述藥箱內設置有混合機構,所述混合機構包括攪拌桿,所述攪拌桿上固定安裝有多個攪拌葉,所述攪拌桿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帶輪,所述藥箱上轉動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上固定安裝有第二帶輪,所述第一帶輪和第二帶輪上傳動安裝有皮帶,所述藥箱上設置有擺動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在噴灌的同時噴藥施肥,功能性強,使用簡單,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園林灌溉用噴灌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噴灌裝置
,尤其涉及一種園林灌溉用噴灌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園林綠化作為改善城市人居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以城市轄區為載體,以城市生態系統為基礎,通過對于地域運用的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而提高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并維護和保持城市的生態平衡,在維護園林時,需要用到噴灌裝置噴灑園林。
[0003]現有技術中的噴灌裝置,只是噴水灌溉,功能單一,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園林灌溉用噴灌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功能單一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園林灌溉用噴灌裝置。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園林灌溉用噴灌裝置,包括藥箱,所述藥箱上設置有水管,所述藥箱上設置有藥泵,所述藥泵的出藥管與水管相通,所述水管上連接有疊管,所述疊管上連接有噴灑頭,所述藥箱上設置有電機,所述藥箱內設置有混合機構,所述混合機構包括攪拌桿,所述攪拌桿上固定安裝有多個攪拌葉,所述攪拌桿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帶輪,所述藥箱上轉動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上固定安裝有第二帶輪,所述第一帶輪和第二帶輪上傳動安裝有皮帶,所述藥箱上設置有擺動機構,所述擺動機構包括半齒輪,半齒輪與轉軸固定連接,藥箱上滑動安裝有齒架,齒架與半齒輪相嚙合,藥箱上轉動安裝有轉桿,轉桿上固定安裝有齒輪,齒輪與齒架相嚙合,轉桿上固定安裝有管套,管套與噴灑頭卡接。
[0007]優選的,所述藥箱上設置有滑軌,滑軌與齒架滑動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藥箱上設置有軸承,軸承的內圈與轉桿固定連接。
[0009]優選的,所述水管上設置有連接頭,藥泵的進藥管的端部設置在藥箱的內部。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優點在于:
[0011]1、本方案在使用時,混合機構中攪拌桿和多個攪拌葉的設置能夠混合藥液,避免藥液析出沉淀,導致噴灑的藥液不均勻,導致無法發揮應用的效用。
[0012]2、本方案在使用時,擺動機構中半齒輪、齒架、齒輪、轉桿和管套的配合設置能夠增大噴灑面積,進而提高噴藥效率。
[0013]本技術能夠在噴灌的同時噴藥施肥,功能性強,使用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園林灌溉用噴灌裝置的藥箱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園林灌溉用噴灌裝置的實施例一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園林灌溉用噴灌裝置的半齒輪、齒架和齒輪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園林灌溉用噴灌裝置的實施例二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藥箱、2水管、3藥泵、4疊管、5噴灑頭、6電機、7攪拌桿、8攪拌葉、9第一帶輪、10第二帶輪、11皮帶、12半齒輪、13齒架、14齒輪、15轉桿、16管套、17矩形桿、18轉筒、19弧槽、20圓臺、21豎框。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0]實施例一
[0021]參照圖1
?
3,一種園林灌溉用噴灌裝置,包括藥箱1,藥箱1上設置有水管2,藥箱1上設置有藥泵3,藥泵3的出藥管與水管2相通,水管2上連接有疊管4,疊管4上連接有噴灑頭5,藥箱1上設置有電機6,藥箱1內設置有混合機構,混合機構包括攪拌桿7,攪拌桿7上固定安裝有多個攪拌葉8,攪拌桿7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帶輪9,藥箱1上轉動安裝有轉軸,轉軸上固定安裝有第二帶輪10,第一帶輪9和第二帶輪10上傳動安裝有皮帶11,藥箱1上設置有擺動機構。
[0022]本技術中,擺動機構包括半齒輪12,半齒輪12與轉軸固定連接,藥箱1上滑動安裝有齒架13,齒架13與半齒輪12相嚙合,藥箱1上轉動安裝有轉桿15,轉桿15上固定安裝有齒輪14,齒輪14與齒架13相嚙合,轉桿15上固定安裝有管套16,管套16與噴灑頭5卡接。
[0023]本技術中,藥箱1上設置有滑軌,滑軌與齒架13滑動連接,滑軌能夠使得齒架13在固定位置滑動。
[0024]本技術中,藥箱1上設置有軸承,軸承的內圈與轉桿15固定連接,軸承能夠使得轉桿15在固定位置轉動。
[0025]本技術中,水管2上設置有連接頭,藥泵3的進藥管的端部設置在藥箱1的內部。
[0026]工作原理:使用時,將混合藥物加入藥箱1內,將水管2與水源連接,如果無需噴灌,只需噴藥時,可以不連接水源,同理如果無需噴灑藥物時,可以不啟動藥泵3,需要噴藥時,啟動藥泵3,然后打開電機6,進而帶動攪拌桿7轉動,攪拌桿7轉動,進而帶動多個攪拌葉8轉動,攪拌藥液,避免藥物析出沉淀,攪拌桿7轉動,進而帶動第一帶輪9轉動,在皮帶11的配合下,第一帶輪9轉動,進而帶動第二帶輪10轉動,第二帶輪10轉動,進而帶動轉軸轉動,轉軸轉動,進而帶動半齒輪12轉動,半齒輪12轉動,進而帶動齒架13來回滑動,齒架13來回滑動,進而帶動齒輪14來回轉動,齒輪14來回轉動,進而帶動轉桿15和管套16來回轉動,使得噴灑頭5來回擺動,增加噴灑面積,提高噴灑效率。
[0027]實施例二
[0028]參照圖4,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包括藥箱1,藥箱1上設置有水管2,藥箱1上設置有藥泵3,藥泵3的出藥管與水管2相通,水管2上連接有疊管4,疊管4上連接有噴灑頭5,藥箱
1上設置有電機6,藥箱1內設置有混合機構,混合機構包括矩形桿17,矩形桿17上滑動安裝有攪拌桿7,矩形桿17上固定安裝有轉筒18,轉筒18上開設有弧槽19,藥箱1內設置有豎軌,豎軌上滑動安裝有豎框21,豎框21內設置有圓臺20,圓臺20與弧槽19的內壁滑動連接,豎框21上設置有帶動軸承,帶動軸承的內圈與攪拌桿7固定連接,攪拌桿7上固定安裝有多個攪拌葉8,矩形桿17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帶輪9,藥箱1上轉動安裝有轉軸,轉軸上固定安裝有第二帶輪10,第一帶輪9和第二帶輪10上傳動安裝有皮帶11,藥箱1上設置有擺動機構。
[0029]工作原理:使用時,將混合藥物加入藥箱1內,將水管2與水源連接,如果無需噴灌,只需噴藥時,可以不連接水源,同理如果無需噴灑藥物時,可以不啟動藥泵3,需要噴藥時,啟動藥泵3,然后打開電機6,進而帶動矩形桿17轉動,矩形桿17轉動,進而帶動攪拌桿7和轉筒18轉動,由于圓臺20與弧槽19的內壁滑動連接,因此轉筒18轉動,進而帶動豎框21上下滑動,豎框21上下滑動,進而帶動攪拌桿7上下滑動,使得攪拌桿7邊上下滑動邊轉動,攪拌桿7邊上下滑動邊轉動,進而帶動多個攪拌葉8邊上下滑動邊轉動,攪拌藥液,提高攪拌效果,避免藥物析出沉淀,矩形桿17轉動,進而帶動第一帶輪9轉動,在皮帶11的配合下,第一帶輪9轉動,進而帶動第二帶輪10轉動,第二帶輪10轉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園林灌溉用噴灌裝置,包括藥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箱(1)上設置有水管(2),所述藥箱(1)上設置有藥泵(3),所述藥泵(3)的出藥管與水管(2)相通,所述水管(2)上連接有疊管(4),所述疊管(4)上連接有噴灑頭(5),所述藥箱(1)上設置有電機(6),所述藥箱(1)內設置有混合機構,所述混合機構包括攪拌桿(7),所述攪拌桿(7)上固定安裝有多個攪拌葉(8),所述攪拌桿(7)上固定安裝有第一帶輪(9),所述藥箱(1)上轉動安裝有轉軸,所述轉軸上固定安裝有第二帶輪(10),所述第一帶輪(9)和第二帶輪(10)上傳動安裝有皮帶(11),所述藥箱(1)上設置有擺動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園林灌溉用噴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擺動機構包括半齒輪(1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祖金,李文婷,沈志清,儲誠成,謝瑩,程夢晗,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吳林園林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