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凝膠枕頭,該凝膠枕頭,包括枕套,還包括:凝膠層,所述枕套內部依次設置有凝膠層、氣墊和海綿層,所述凝膠層為單層鏤空結構,所述海綿層外表面開設有防滑槽和安裝槽,所述氣墊設置在安裝槽內部,所述凝膠層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多個所述透氣孔之間相互連通;所述凝膠層外表面分為頸部區(qū)與頭部區(qū),所述頸部區(qū)的硬度大于頭部區(qū)的硬度,所述頭部區(qū)開設的通氣孔的密度大于頸部區(qū);凝膠層為壓力分散包裹區(qū)并與頭部相貼合,能夠分散受到的外力,氣墊充氣后膨脹,方便對枕頭的使用高度進行調節(jié),使枕頭適用于不同人群使用,頸部區(qū)與頭部區(qū)采用不同硬度的凝膠制成,極大的提高了使用的舒適性。提高了使用的舒適性。提高了使用的舒適性。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凝膠枕頭
[0001]本技術涉及凝膠枕頭
,具體是一種凝膠枕頭。
技術介紹
[0002]枕頭是一種睡眠工具,是人們?yōu)樗呤孢m而采用的填充物,為保護頸部的正常生理彎曲,維持人們睡眠時正常的生理活動,睡覺時須采用枕頭。
[0003]現(xiàn)有的凝膠枕頭通常將凝膠板放入枕套內部制成,由于凝膠板只能采用一種材料進行注塑成型,枕頭內部不同位置的硬度相同,影響枕頭使用時的舒適度,而且無法調節(jié)枕頭的使用高度,無法適用于不同人群的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凝膠枕頭,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凝膠枕頭,包括枕套,還包括:
[0007]凝膠層,所述枕套內部依次設置有凝膠層、氣墊和海綿層,所述凝膠層為單層鏤空結構,所述海綿層外表面開設有防滑槽和安裝槽,所述氣墊設置在安裝槽內部,所述凝膠層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多個所述透氣孔之間相互連通。
[0008]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技術還提供以下可選技術方案:
[0009]在一種可選方案中:所述凝膠層外表面分為頸部區(qū)與頭部區(qū),所述頸部區(qū)的硬度大于頭部區(qū)的硬度,所述頭部區(qū)開設的通氣孔的密度大于頸部區(qū)。
[0010]在一種可選方案中:所述透氣孔為上大下小的圓臺孔,所述圓臺孔小徑端位于氣墊外側,所述圓臺孔大徑端位于枕套內側,多個所述通氣孔之間設置有連通槽。
[0011]在一種可選方案中:所述枕套外部設置有用于固定凝膠層和海綿層的扎帶,所述扎帶穿過海綿層并與凝膠層的四角相連接。
[0012]在一種可選方案中:所述氣墊連接有進氣管,所述進氣管上設置有單向閥。
[0013]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凝膠枕頭采用凝膠層、氣墊和海綿層組合而成,凝膠層為壓力分散包裹區(qū)并與頭部相貼合,能夠分散受到的外力,氣墊充氣后膨脹,方便對枕頭的使用高度進行調節(jié),使枕頭適用于不同人群使用,頸部區(qū)與頭部區(qū)采用不同硬度的凝膠制成,方便對頭部進行包裹和對頸部進行支撐矯正,極大的提高了使用的舒適性。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凝膠枕頭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凝膠枕頭中海綿層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凝膠枕頭中凝膠層的剖視圖。
[0018]附圖標記注釋:1
?
枕套、2
?
凝膠層、201
?
通氣孔、202
?
連通槽、3
?
氣墊、4
?
海綿層、
401
?
防滑槽、402
?
安裝槽、5
?
扎帶、6
?
頸部區(qū)、7
?
頭部區(qū)、8
?
進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在附圖或說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標號,并且在實際應用中,各部件的形狀、厚度或高度可擴大或縮小。本技術所列舉的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并非用以限制本技術的范圍。對本技術所作的任何顯而易知的修飾或變更都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與范圍。
[0020]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1
?
3所示,一種凝膠枕頭,包括枕套1,還包括:
[0021]凝膠層2,所述枕套1內部依次設置有凝膠層2、氣墊3和海綿層4,所述凝膠層2為單層鏤空結構,所述海綿層4外表面開設有防滑槽401和安裝槽402,所述氣墊3設置在安裝槽402內部,能夠防止氣墊3在海綿層4上滑動,影響枕頭的正常使用,所述凝膠層2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201,多個所述透氣孔201之間相互連通。
[0022]凝膠枕頭采用凝膠層2、氣墊3和海綿層4組合而成,凝膠層2為壓力分散包裹區(qū)并與頭部相貼合,能夠分散受到的外力,氣墊3和海綿層4為支撐層,氣墊3充氣后膨脹,方便對枕頭的使用高度進行調節(jié),透氣孔201能夠將凝膠層2內部的空氣排出,增加了枕頭的透氣性,作為一個實施例,附圖中給出的各個部件的左右上下位置只是一種排布方式,具體的位置根據(jù)具體需要設定。
[0023]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凝膠層2外表面分為頸部區(qū)6與頭部區(qū)7,所述頸部區(qū)6的硬度大于頭部區(qū)7的硬度,頸部區(qū)6與頭部區(qū)7采用不同硬度的凝膠制成,凝膠的硬度越大,支撐性越強,頭部區(qū)7的硬度小,方便對頭部進行包裹,頸部區(qū)6的硬度大,支撐性強,能夠對整個頸部進行支撐,對頸部起到矯正作用;頭部區(qū)7開設的通氣孔201的密度大于頸部區(qū)6,通氣孔201的密度大,孔的數(shù)量較多,支撐點會越多,力的分散也更均勻,能夠提高頭部的舒適度。
[0024]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所述透氣孔201為上大下小的圓臺孔,所述圓臺孔小徑端位于氣墊3外側,所述圓臺孔大徑端位于枕套1內側,由于通氣孔201為圓臺孔,凝膠層2上層的壁厚較薄,內壁越往下越厚,更有利于對頭部的包裹和壓力的合理分散,在進行凝膠層2的注塑成型時,圓臺孔的結構更容易脫模,能夠有效提高生產(chǎn)效率;多個所述通氣孔201之間設置有連通槽202,多個通氣孔201之間相互連通,方便將凝膠層2內部的空氣排出。
[0025]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枕套1外部設置有用于固定凝膠層2和海綿層4的扎帶5,所述扎帶5穿過海綿層4并與凝膠層2的四角相連接,扎帶5設置在凝膠層2和海綿層4之間,防止凝膠層2在使用時發(fā)生滑動,影響枕頭的正常使用。
[0026]在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所述氣墊3連接有進氣管8,所述進氣管8上設置有單向閥,通過進氣管8對氣墊3進行充氣,氣墊3將凝膠層2向上頂起,調節(jié)枕頭的使用高度,單向閥能夠防止氣體從氣墊3中逸出。
[0027]以上所述,僅為本公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公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術人員在本公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公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公開的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凝膠枕頭,包括枕套,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凝膠層,所述枕套內部依次設置有凝膠層、氣墊和海綿層,所述凝膠層為單層鏤空結構,所述海綿層外表面開設有防滑槽和安裝槽,所述氣墊設置在安裝槽內部,所述凝膠層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多個所述透氣孔之間相互連通。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凝膠枕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膠層外表面分為頸部區(qū)與頭部區(qū),所述頸部區(qū)的硬度大于頭部區(qū)的硬度,所述頭部區(qū)開設的通氣孔的密度大于頸部區(qū)。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王開一,
申請(專利權)人:王開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