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復合纖維拉伸恒張力裝置,包括: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一側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固定環,所述放置框的內部設置有若干個固定板;固定槽,所述固定槽開設在所述固定板的一側,所述固定槽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拉力傳感器,所述拉力傳感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掛鉤;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設置在所述放置框的內部,通過設置放置框,當工作人員將復合纖維絲束固定在固定環與掛鉤之間后,再轉動調節棒,使調節棒可以帶動固定板進行移動,從而便于固定環與掛鉤之間可以固定不同長度的復合纖維絲束,同時,通過設置拉力傳感器,拉力傳感器可以對復合纖維絲束的拉伸力進行檢測,從而便于工作人員后期對不同長度的復合纖維絲束進行拉伸等。進行拉伸等。進行拉伸等。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復合纖維拉伸恒張力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纖維拉伸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復合纖維拉伸恒張力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復合纖維是多組分纖維的一種,是針對人造纖維品種的術語。在同一根纖維截面上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相混合的聚合物纖維,這種纖維稱復合纖維,它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物理改性纖維。利用復合纖維制造技術可以獲得兼有兩種聚合物特性的雙組分纖維。
[0003]例如公開號為CN216284679U的中國專利,其中提出了一種碳纖維復絲拉伸樣條恒張力制樣架,該組件通過設置的電機、絲桿、螺紋塊、滑塊、滑槽、張力拉伸板、固定箍、掛鉤、和固定鉤的相互配合使用,可實現對纖維絲束進行拉伸測試,從而可實現對其進行抗拉伸操作,使用時,通過啟動電機工作,電機轉動帶動絲桿轉動,從而將螺紋塊在絲桿上上下移動,同時帶動滑塊在滑槽內滑動,將纖維絲束的兩端分別掛設在掛鉤上和固定鉤上,然后控制螺紋塊在絲桿上移動,帶動張力拉伸板,即可看出纖維絲束抗拉伸力,但該纖維復絲拉伸樣條恒張力在對纖維復絲拉伸時,由于張力拉伸板同時拉動若干個固定鉤進行,導致該組件無法同時對不同長度的纖維復絲進行拉伸。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復合纖維拉伸恒張力裝置,以解決纖維復絲拉伸樣條恒張力在對纖維復絲拉伸時,由于張力拉伸板同時拉動若干個固定鉤進行,導致該組件無法同時對不同長度的纖維復絲進行拉伸問題。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具體是這樣實現的:
[0006]本技術的提供了一種復合纖維拉伸恒張力裝置,包括: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一側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固定環,所述放置框的內部設置有若干個固定板;固定槽,所述固定槽開設在所述固定板的一側,所述固定槽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拉力傳感器,所述拉力傳感器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掛鉤;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設置在所述放置框的內部,用于對所述固定板進行定位。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固定組件,固定組件可以對固定板進行固定,同時,便于工作人員后期調節若干個固定板的位置。
[0008]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組件包括:拉動板,所述拉動板活動套設在所述放置框的內部,所述拉動板的一側開設有若干個定位孔;兩個導向桿,兩個所述導向桿均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一側,所述導向桿與所述定位孔活動安裝在一起;調節件,所述調節件設置在所述拉動板的一側,用于調節所述固定板的位。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調節件,調節件可以調節固定板的位置,從而使固定板可以在拉動板的一側進行移動,便于工作人員后期對不同長度的復合纖維絲束進行
拉伸。
[0010]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調節件包括:若干個第一螺紋孔,若干個所述第一螺紋孔均開設在所述拉動板的一側,所述第一螺紋孔的內部螺紋連接有調節棒;安裝槽,所述安裝槽開設在所述拉動板的一側,所述調節棒的一端穿過所述第一螺紋孔與所述安裝槽轉動安裝在一起。
[00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放置框,當工作人員將復合纖維絲束固定在固定環與掛鉤之間后,再轉動調節棒,使調節棒可以帶動固定板進行移動,從而便于固定環與掛鉤之間可以固定不同長度的復合纖維絲束。
[0012]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框內部的左右兩側均開設有調節槽,所述調節槽的內部活動套設有調節塊,所述調節塊與所述拉動板的一側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調節槽的內部一側開設有放置槽。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拉力傳感器,拉力傳感器可以對復合纖維絲束的拉伸力進行檢測,從而便于工作人員后期對不同長度的復合纖維絲束進行拉伸等。
[0014]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槽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驅動軸一端固定連接有絲桿,所述調節塊的一側開設有第二螺紋孔,所述絲桿與所述第二螺紋孔螺紋連接在一起。
[00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驅動電機,當驅動電機的驅動軸通過絲桿帶動調節塊進行移動時,此時拉動板可以跟隨兩個調節塊進行移動,使對復合纖維絲束進行拉伸,使復合纖維絲束產生恒張力。
[0016]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放置槽內部的一側開設有轉動槽,所述絲桿的一端與所述轉動槽轉動安裝在一起。
[00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轉動槽,轉動槽可以對絲桿的一端進行定位,同時,使絲桿可以在轉動槽的內部進行轉動。
[0018]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復合纖維拉伸恒張力裝置,有益效果在于:
[0019]通過設置放置框,當工作人員將復合纖維絲束固定在固定環與掛鉤之間后,再轉動調節棒,使調節棒可以帶動固定板進行移動,從而便于固定環與掛鉤之間可以固定不同長度的復合纖維絲束,同時,通過設置驅動電機,當驅動電機的驅動軸通過絲桿帶動調節塊進行移動時,此時拉動板可以跟隨兩個調節塊進行移動,使對復合纖維絲束進行拉伸,使復合纖維絲束產生恒張力,通過設置拉力傳感器,拉力傳感器可以對復合纖維絲束的拉伸力進行檢測,從而便于工作人員后期對不同長度的復合纖維絲束進行拉伸等,使不同長度的復合纖維絲束的拉伸力可以相同等,當工作人員調節固定板的位置后,使同一批次的復合纖維絲束間的張力可以達到一致性等。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0021]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固定板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拉動板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放置框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5]圖中:1、放置框;2、固定環;3、固定板;4、固定槽;5、拉力傳感器;6、掛鉤;7、拉動板;8、定位孔;9、導向桿;10、第一螺紋孔;11、調節棒;12、安裝槽;13、調節槽;14、調節塊;15、放置槽;16、驅動電機;17、絲桿;18、第二螺紋孔;19、轉動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雖然附圖中顯示了本公開的示例性實施例,然而應當理解,可以以各種形式實現本公開而不應被這里闡述的實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這些實施例是為了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本公開,并且能夠將本公開的范圍完整的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
[0027]參見圖1
?
圖4,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復合纖維拉伸恒張力裝置,包括放置框1,放置框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固定環2,放置框1的內部設置有若干個固定板3,固定板3的一側開設有固定槽4,固定槽4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拉力傳感器5,拉力傳感器5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復合纖維拉伸恒張力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框(1),所述放置框(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若干個固定環(2),所述放置框(1)的內部設置有若干個固定板(3);固定槽(4),所述固定槽(4)開設在所述固定板(3)的一側,所述固定槽(4)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拉力傳感器(5),所述拉力傳感器(5)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掛鉤(6);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設置在所述放置框(1)的內部,用于對所述固定板(3)進行定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纖維拉伸恒張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組件包括:拉動板(7),所述拉動板(7)活動套設在所述放置框(1)的內部,所述拉動板(7)的一側開設有若干個定位孔(8);兩個導向桿(9),兩個所述導向桿(9)均固定連接在所述固定板(3)的一側,所述導向桿(9)與所述定位孔(8)活動安裝在一起;調節件,所述調節件設置在所述拉動板(7)的一側,用于調節所述固定板(3)的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復合纖維拉伸恒張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件包括:若干個第一螺紋孔(10),若干個所述第一螺紋孔(10)均開設在所述拉動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閆戴南,王志,王宇新,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質恒新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