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可沖散無紡布,包括由天然纖維與再生纖維相互交織、纏結形成的基體,所述的基體包括厚度方向,所述的基體包括若干貫通基體厚度方向的通孔,且,所述的通孔傾斜于厚度方向,所述的通孔周邊圍設有再生纖維,且圍設在通孔周邊的再生纖維的至少一部分沿通孔的長度方向延伸,傾斜設置的通孔能夠使得水流沿基體厚度方向浸潤更多區域的纖維,提高可沖散性,同時由于通孔傾斜設置,能夠具有更高的強度保持性。具有更高的強度保持性。具有更高的強度保持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可沖散無紡布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無紡布,具體的涉及一種可沖散無紡布。
技術介紹
[0002]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日益增高,近年來,無紡布產品(洗臉巾、卸妝巾、棉柔巾等等)成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時憑借使用簡單方便、用即棄等特點,在迅速融入日常生活中每個角落,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各種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環境問題,為此市場上已經有一些可沖散的無紡布產品出現,由于需要同時滿足可沖散及強度等技術指標要求,通常的,現有技術采用基體復合的形式,如文獻號為CN 216032983 U,名稱為:一種強韌快速可沖散非織造布,以及,文獻號為CN 112411246 A,名稱為:一種植物纖維可沖散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所揭示的,但是采用這種基體復合的方式需要形成至少兩層基體,然后對兩層基體進行復合或者在形成兩層基體的同時進行復合,一方面造成無法形成較薄的產品,另一方面生產工藝復雜。
技術實現思路
[0003]為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可沖散無紡布,其在單層條件下仍然具備較高的強度及可沖散性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0004]一種可沖散無紡布,包括由天然纖維與再生纖維相互交織、纏結形成的基體,所述的基體包括厚度方向,所述的基體包括若干貫通基體厚度方向的通孔,且,所述的通孔傾斜于厚度方向,所述的通孔周邊圍設有再生纖維,且圍設在通孔周邊的再生纖維的至少一部分沿通孔的長度方向延伸。
[0005]進一步的,所述的天然纖維為木漿纖維,所述的再生纖維為粘膠纖維。
[0006]進一步的,所述的粘膠纖維包括圓形粘膠纖維及扁平粘膠纖維,其中,扁平粘膠纖維占比大于等于30%。
[0007]進一步的,通孔的孔徑為0.5
?
2.5mm。
[0008]進一步的,所述的基體包括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的通孔與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具有一夾角,所述的夾角為15
?
75
°
之間。
[0009]進一步的,所述扁平粘膠纖維的長度為10~20mm,旦數在1~20旦之間。
[0010]進一步的,所述的通孔在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分布密度小于等于100個/cm
2
。
[0011]進一步的,所述的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其中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的傾斜方向相反。
[0012]進一步的,第一通孔與第二通孔的孔徑相同,且傾斜角度互補。
[0013]進一步的,所述的木漿纖維的長度為2
?
7mm。
[0014]有益效果: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可沖散無紡布,包括由天然纖維與再生纖維相互交織、纏結形成的基體,所述的基體包括厚度方向,所述的基體包括若干貫通基體厚度方向的通孔,且,所述的通孔傾斜于厚度方向,所述的通孔周邊圍設有再生纖維,且圍設
在通孔周邊的再生纖維的至少一部分沿通孔的長度方向延伸,傾斜設置的通孔能夠使得水流沿基體厚度方向浸潤更多區域的纖維,提高可沖散性,同時由于通孔傾斜設置,能夠具有更高的強度保持性。
附圖說明
[0015]圖1 本技術實施例的可沖散無紡布截面圖;
[0016]圖2 為圖1的上視圖;
[0017]基體10;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天然纖維11;再生纖維12;扁平粘膠纖維121;通孔13。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一種可沖散無紡布,下面將參考附圖對本申請進一步說明。
[0019]同時,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內”、“外”、“頂/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20]請參考附圖1
?
2,所述的可沖散無紡布,包括基體10,所述的基體10由天然纖維11與再生纖維12相互交織、纏結形成。
[0021]其中,所述天然纖維11為纖維素纖維,更具體的,可以為木漿纖維、棉漿纖維、草漿纖維、竹漿纖維、甘蔗漿纖維中的至少一種,由于木漿纖維在上述天然纖維11中具有更佳的水分散性,同時,當木漿纖維在與大量的水接觸時,由于木漿纖維的膨脹而使得木漿容易從無紡布上脫落,從而使無紡布變得容易水解,因此提高了無紡布的分散性,同時,木漿纖維也能為無紡布提供強度和基材基礎,因此,優選的,所述的天然纖維11為木漿纖維,同時,由于粘膠纖維具有吸濕性好、不易起靜電、可紡性能優良等特點,因此,優選的,所述的再生纖維12為粘膠纖維。
[0022]可以理解的,當纖維長度更長時,基體10具有更強的抗張強度,但是當纖維長度較長時,纖維之間形成的糾纏將更緊密,使得無紡布將難以被沖散,因此纖維長度應該在一個合適的范圍內,才能同時具備優良的強度與可沖散性,具體的,所述粘膠纖維的長度為8~30mm,所述天然纖維11的長度為0.8~10mm,當采用木漿纖維時,所述的木漿纖維的長度為1~8mm,更優選的,所述的木漿纖維為針葉木纖維,其長度為2~7mm,更優選的,所述的針葉木纖維長度為3
?
5mm,粗度為12
?
20mg/100m,可以理解的,所述的長度均為平均長度。
[0023]進一步的,所述的粘膠纖維包括扁平粘膠纖維121與圓形粘膠纖維,其中,所述的扁平粘膠纖維121是將天然纖維11溶解在相應的溶劑中后,再通過濕法紡絲獲得的,相比于圓形粘膠纖維,扁平粘膠纖維121具有更小的彎曲剛度,更易發生纏結,以及在后續作業中能夠有更大的氣流或水流接觸面積,以形成沿通孔13長度方向延伸的狀態,同時,所述的基體10中纖維是借助自身的物理性能得到纏結,且纏結為摩擦抱合作用,由于扁平粘膠纖維121相比圓形粘膠纖維使用更少的外力即可實現纏結,因此在水中扁平粘膠纖維121比圓形
粘膠纖維更容易發生分散,因此,優選的,至少有5%的再生纖維12為扁平粘膠纖維121,更優選的,再生纖維12中扁平粘膠纖維121的占比大于等于30%。
[0024]進一步的,所述扁平粘膠纖維121的長度為10~20mm。所述的扁平粘膠纖維121與木漿纖維相互交錯糾纏,當所述扁平粘膠纖維121在一個合適的區間時,基體10更容易分散,本實施例中,所述扁平粘膠纖維121的旦數優選在1
?
20旦,更優選的,所述扁平粘膠纖維121的旦數為10
?
15旦,其中,所述“旦數”是工業重量單位稱為“旦”或“登尼爾”(denier),用纖維9000m長度的重量克數表示,可反映纖維的粗度。
[0025]進一步的,所述的天然纖維11與再生纖維12的質量比為2:1~10:1,具體到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的針葉木木漿纖維與扁平粘膠纖維121的質量比為6:1,作為天然纖維11的針葉木木漿纖維的質量份數高于作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沖散無紡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天然纖維與再生纖維相互交織、纏結形成的基體,所述的基體包括厚度方向,所述的基體包括若干貫通基體厚度方向的通孔,且,所述的通孔傾斜于厚度方向,所述的通孔周邊圍設有再生纖維,且圍設在通孔周邊的再生纖維的至少一部分沿通孔的長度方向延伸。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沖散無紡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纖維為木漿纖維,所述的再生纖維為粘膠纖維。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沖散無紡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膠纖維包括圓形粘膠纖維及扁平粘膠纖維,其中,扁平粘膠纖維占比大于等于30%。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沖散無紡布,其特征在于,通孔的孔徑為0.5
?
2.5mm。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沖散無紡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體包括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的通孔與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宇飛,夏云飛,劉好玉,
申請(專利權)人:優奈新材料河南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