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絕緣子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包括:絕緣子本體;底板固定安裝在絕緣子本體的底部;支架固定安裝在底板的一側;避雷針固定安裝在支架的頂部;安裝桿通過軸承與絕緣子本體的頂部轉動連接;擋風葉片固定安裝在安裝桿的外壁上;固定板固定套設在安裝桿的外壁上;毛刷設置在固定板的底部;安裝板固定安裝在固定板的一側;液壓伸縮桿固定安裝在安裝板的一側;卡塊固定安裝在液壓伸縮桿的一端;固定塊固定安裝在擋風葉片的一端;活動桿通過活動銷與固定塊轉動連接;金屬哨設置在活動桿的底部。本發明專利技術解決了普通的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不便于將積累在外壁上的沙塵清除的問題。沙塵清除的問題。沙塵清除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絕緣子
,具體為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
技術介紹
[0002]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電能的依賴越來越強,對供電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高。配電網是直接向廣大電力用戶分配電能的網絡,因而配電網的安全和供電可靠性越來越受到重視。配電線路是配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布廣、絕緣水平低,連接著變電站和眾多用戶,在雷雨季節,經常因雷害事故引起配電設備和用戶設備的損壞,如絕緣子擊穿或爆裂、配電線路斷線、避雷器爆裂、配變毀壞、家用電器損壞,造成大面積停電,嚴重的情況下甚至造成人身傷亡等,給工農業生產帶來損失,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不便。運行經驗表明,由雷擊引起的跳閘次數約占總跳閘次數70%~80%,尤其在多雷、土壤電阻率高、地形復雜、檔距大的地區,雷擊配電線路引起的故障率更高。據統計,在10kV電壓等級的電網中,雷擊跳閘率居高不下,且經常有柱上開關、刀閘、避雷器、變壓器、套管等設備在雷電活動時損壞,極大地影響了中壓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影響了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0003]支柱絕緣子主要用于發電廠及變電所的母線和電氣設備的絕緣及機械固定。此外,支柱絕緣子常作為隔離開關和斷路器等電氣設備的組成部分。在支柱絕緣子中,又可分為針式支柱絕緣子和棒形支柱絕緣子。針式支柱絕緣子多用于低壓配電線路和通信線路,棒形支柱絕緣子多用于高壓變電所。絕緣導線雷擊斷線機理為:雷電過電壓閃絡時,瞬時的電弧電流很大,時間很短,僅在架空絕緣導線上形成擊穿孔,不會燒斷導線。當發生雷電過電壓閃絡,特別是在兩相或三相(不一定在同一電桿上)之間發生導線絕緣層和絕緣子同時擊穿和閃絡而形成金屬性短路通道時會引起數千安培工頻續流,電弧能量將劇增。此時,由于架空絕緣導線絕緣層阻礙電弧在其表面滑移,高溫弧根被固定在絕緣層的擊穿點灼燒。而對于裸導線,電弧在電磁力的作用下,高溫弧根沿導線表面不斷滑移,不會集中在某一點燒灼,因此不會嚴重燒傷導線這樣,通常在工頻續流燒斷導線或損壞絕緣子之前就會引起斷路器動作,切斷電弧。這也是裸導線的斷線故障率明顯低于架空絕緣電纜的原因。
[0004]但是:
[0005]當絕緣子設置在多風地區時強風所攜帶的沙塵容易停留在絕緣子的外壁上,沙塵大量積累容易對絕緣子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而且絕緣子通常設置在較高的位置使工作人員在對絕緣子進行清潔時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因此需要對現有技術進行改進。
[0006]普通的絕緣子通常設置在較高的位置,與鳥類活動的區域較為接近因此容易吸引鳥類降落在絕緣子上休憩,鳥類在與電纜線接觸時容易發生觸電事故,嚴重時甚至會起火損壞電纜線的外壁,因此需要作出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0007](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8]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
[0009](二)技術方案
[001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包括:
[0011]絕緣子本體;
[0012]底板固定安裝在絕緣子本體的底部;
[0013]支架固定安裝在底板的一側;
[0014]避雷針固定安裝在支架的頂部;
[0015]安裝桿通過軸承與絕緣子本體的頂部轉動連接;
[0016]擋風葉片固定安裝在安裝桿的外壁上;
[0017]固定板固定套設在安裝桿的外壁上;
[0018]毛刷設置在固定板的底部;
[0019]安裝板固定安裝在固定板的一側;
[0020]液壓伸縮桿固定安裝在安裝板的一側;
[0021]卡塊固定安裝在液壓伸縮桿的一端;
[0022]固定塊固定安裝在擋風葉片的一端;
[0023]活動桿通過活動銷與固定塊轉動連接;
[0024]金屬哨設置在活動桿的底部;
[0025]連接塊固定安裝在金屬哨的頂部;
[0026]通孔開設在連接塊的頂部;
[0027]擋板固定安裝在活動桿的底部;
[0028]螺紋塊固定安裝在擋板的底部。
[0029]優選的,所述擋風葉片環形設置在安裝桿的外壁上,所述擋風葉片的數量為四個。通過設置擋風葉片起到了在風力的作用下帶動安裝桿進行旋轉的作用,使旋轉柱帶動固定板進行旋轉,固定板可以帶動毛刷進行旋轉。
[0030]優選的,所述毛刷的一側與絕緣子本體的外壁接觸,所述毛刷的頂部與固定板的底部接觸。通過設置毛刷起到了對絕緣子的外壁進行清掃的作用,使灰塵不容易在絕緣子的外壁上大量積累,防止灰塵影響絕緣子的正常工作。
[0031]優選的,所述卡塊的一側與毛刷的外壁接觸,所述卡塊的形狀呈C型設置。通過設置卡塊起到了便于毛刷與固定板進行連接的作用,使毛刷無需專業工具即可安裝在固定板上。
[0032]優選的,所述活動桿設置在擋風葉片的一側,所述活動桿以固定塊為圓心轉動。通過設置活動桿起到了帶動金屬哨進行旋轉的作用,使金屬哨可以與風接觸從而發出聲音。
[0033]優選的,所述連接塊呈矩形設置,所述連接塊的頂部正對于擋板的底部。通過設置連接塊起到了便于金屬哨與活動桿進行連接的作用。
[0034]優選的,所述通孔的內部設置有螺紋,所述通孔的內徑與螺紋塊的直徑相等。通過設置通孔起到了與螺紋塊進行連接的作用,使金屬哨可拆卸連接在活動桿的底部。
[0035]優選的,所述螺紋塊與通孔互相螺紋連接,所述金屬哨通過螺紋塊與擋板的底部可拆卸連接。通過設置螺紋塊起到了便于金屬哨安裝在活動桿底部的作用,使金屬哨的安裝無需借助專業工具。
[0036](三)有益效果
[003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38]1、該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通過設置擋風葉片起到了在風力的作用下帶動毛刷進行旋轉的作用,使毛刷對絕緣子本體的外壁進行清掃,起到了將積累在絕緣子本體外壁上的沙塵清除的作用,有利于保障絕緣子本體的清潔。
[0039]2、該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通過設置液壓伸縮桿與卡塊起到了將毛刷固定在固定板底部的作用,使毛刷無需使用專業工具即可進行安裝,有利于降低毛刷的安裝難度。
[0040]3、該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通過設置金屬哨起到了在風力的作用下發出聲響驅趕鳥類的作用,使鳥類因為金屬哨的影響難以在絕緣子本體上長時間逗留,有利于防止鳥類因為觸電而影響絕緣子正常工作的作用。
附圖說明
[0041]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
[0042]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的結構示意圖;
[0043]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的前部結構示意圖;
[0044]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45]圖4為本專利技術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的頂部結構示意圖;
[0046]圖5為本專利技術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絕緣子本體(1);底板(2),固定安裝在絕緣子本體(1)的底部;支架(3),固定安裝在底板(2)的一側;避雷針(4),固定安裝在支架(3)的頂部;安裝桿(5),通過軸承與絕緣子本體(1)的頂部轉動連接;擋風葉片(6),固定安裝在安裝桿(5)的外壁上;固定板(7),固定套設在安裝桿(5)的外壁上;毛刷(8),設置在固定板(7)的底部;安裝板(9),固定安裝在固定板(7)的一側;液壓伸縮桿(10),固定安裝在安裝板(9)的一側;卡塊(11),固定安裝在液壓伸縮桿(10)的一端;固定塊(12),固定安裝在擋風葉片(6)的一端;活動桿(13),通過活動銷與固定塊(12)轉動連接;金屬哨(14),設置在活動桿(13)的底部;連接塊(15),固定安裝在金屬哨(14)的頂部;通孔(16),開設在連接塊(15)的頂部;擋板(17),固定安裝在活動桿(13)的底部;螺紋塊(18),固定安裝在擋板(17)的底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向防雷柱式絕緣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擋風葉片(6)環形設置在安裝桿(5)的外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慕鋒,李存萍,陳玉,曾現福,劉定偉,謝鵬,謝濤,趙明彪,
申請(專利權)人:萍鄉強盛電瓷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