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市政工程管廊建設用管路懸吊裝置,包括安裝底座,所述安裝底座的頂部設有轉動機構,所述安裝底座內開設有第一安裝槽,所述第一安裝槽內設有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和轉動機構相嚙合,所述轉動機構內設有懸吊機構,所述懸吊機構的內開設有多個第二安裝槽,多個所述第二安裝槽內均設有夾持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其通過設置夾持機構和轉動機構,既能夠在工作人員將管路放入裝置便捷迅速對其進行夾持,且在吊裝上升過程中不易受外界因素影響晃動防止管路晃動墜落的同時,通過轉動裝置的設置使工作人員在運作驅動機構的同時可以帶動安裝框轉動,便于將管路輸送至不同方位,實用效率高。實用效率高。實用效率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市政工程管廊建設用管路懸吊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管路懸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市政工程管廊建設用管路懸吊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是指在城市道路下面建造一個市政共用隧道,將電力、通信、給水、中水、冷熱水管、燃氣等多種市政管線集中在一起,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以做到空間的綜合利用和資源的共享,同時實現管線的集約化管理目標,承載著一座城市的電力、通信、燃氣、給排水、廣電等眾多管線,是名副其實的城市生命線,各類管線按照一定的設計要求依次進行排布,電力以及通訊管線一般采用懸吊式結構進行安裝。
[0003]在現有技術中,在使用管路懸吊裝置的過程中,每次對管路進行夾持吊裝,大多采用鋼索的運輸方式,鋼索在吊裝的過程中若遇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可能導致管路晃動甚至引發安全事故,且傳統的管路懸吊裝置大多無法對吊裝角度進行改變,實用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使用管路懸吊裝置時管路易晃動及無法全方位進行懸吊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市政工程管廊建設用管路懸吊裝置,其夾持機構和轉動機構的設置,能夠在工作人員將管路放入裝置便捷迅速對其進行夾持,且在吊裝上升過程中不易受外界因素影響晃動的同時,在裝置底部增加轉動裝置,使工作人員在運作驅動機構的同時可以帶動安裝框轉動,便于將管路輸送至不同方位,實用效率高。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市政工程管廊建設用管路懸吊裝置,包括安裝底座,所述安裝底座的頂部設有轉動機構,所述安裝底座內開設有第一安裝槽,所述第一安裝槽內設有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和轉動機構相嚙合,所述轉動機構內設有懸吊機構,所述懸吊機構的內開設有多個第二安裝槽,多個所述第二安裝槽內均設有夾持機構。
[0007]優選地,所述轉動機構包括轉動連接在安裝底座頂部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所述連接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安裝框。
[0008]優選地,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按在第一安裝槽內底部的第二伺服電機,所述第二伺服電機的輸出軸末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齒輪,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相嚙合。
[0009]優選地,所述懸吊機構包括固定按在安裝框內頂部上的第一伺服電機,所述第一伺服電機的輸出軸末端古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側壁螺紋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與安裝框滑動連接。
[0010]優選地,所述夾持機構包括滑動連接在第二安裝槽內的兩個夾持板,兩個所述夾持板的側壁均固定連接有擠壓海綿墊,兩個所述夾持板遠離擠壓海綿墊一側的側壁與相對的第二安裝槽的內側壁之間均固定連接有彈簧。
[0011]優選地,所述彈簧為彈力彈簧,所述彈簧在管路放入第二安裝槽后帶動夾持板和
擠壓海綿墊對其進行彈力夾持。
[0012]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為:
[0013]1、通過夾持機構的設置,能夠在工作人員將管路放入裝置便捷迅速對其進行夾持,且在吊裝上升過程中不易受外界因素影響晃動。
[0014]2、通過轉動機構的設置,能夠使工作人員在運作驅動機構的同時可以帶動安裝框轉動,便于將管路輸送至不同方位,實用效率高。
[0015]綜上所述,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其通過設置夾持機構和轉動機構,既能夠在工作人員將管路放入裝置便捷迅速對其進行夾持,且在吊裝上升過程中不易受外界因素影響晃動的同時,通過轉動裝置的設置使工作人員在運作驅動機構的同時可以帶動安裝框轉動,便于將管路輸送至不同方位,實用效率高。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市政工程管廊建設用管路懸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中的A處放大圖;
[0018]圖3為圖1中的B處放大圖。
[0019]圖中:1安裝底座、2安裝框、3第一伺服電機、4螺紋桿、5安裝板、6第一安裝槽、7第二伺服電機、8第一齒輪、9連接桿、10第二齒輪、11第二安裝槽、12夾持板、13擠壓海綿墊、14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1]參照圖1
?
3,一種市政工程管廊建設用管路懸吊裝置,包括安裝底座1,安裝底座1的頂部設有轉動機構,轉動機構包括轉動連接在安裝底座1頂部的連接桿9,連接桿9的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10,連接桿9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安裝框2;
[0022]安裝底座1內開設有第一安裝槽6,第一安裝槽6內設有有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和轉動機構相嚙合,驅動機構包括固定按在第一安裝槽6內底部的第二伺服電機7,第二伺服電機7的輸出軸末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齒輪8,第一齒輪8與第二齒輪10相嚙合,通過轉動機構和驅動機構的設置,能夠在傳統只能對管路進行上下吊裝的基礎上,使之能夠轉動運輸,便于對各個方位進行管路運輸,實用效率高;
[0023]轉動機構內設有懸吊機構,懸吊機構包括固定按在安裝框2內頂部上的第一伺服電機3,第一伺服電機3的輸出軸末端古連接有螺紋桿4,螺紋桿4的側壁螺紋連接有安裝板5,安裝板5與安裝框2滑動連接,通過吊裝機構的設置,能夠摒棄傳統的鋼索吊裝運輸,免除了鋼索運輸的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鋼索晃動以導致管路墜落的問題;
[0024]懸吊機構的內開設有多個第二安裝槽11,多個第二安裝槽11內均設有夾持機構夾持機構包括滑動連接在第二安裝槽11內的兩個夾持板12,兩個夾持板12的側壁均固定連接有擠壓海綿墊13,兩個夾持板12遠離擠壓海綿墊13一側的側壁與相對的第二安裝槽11的內側壁之間均固定連接有彈簧14,通過夾持機構的設置,能夠在工作人員將管路放入裝置便
捷迅速對其進行夾持,且在吊裝上升過程中不易受外界因素影響晃動,安全系數高。
[0025]本技術可通過以下操作方式闡述其功能原理:
[0026]本技術中,當工作人員使用本技術時,工作人員將待吊裝管路放置在第二安裝槽11內,管路放入第二安裝槽11后,管路擠壓擠壓海綿墊13和夾持板12,使得擠壓海綿墊13和夾持板12向兩側位移,擠壓海綿墊13通過管路形狀進行有效包裹,且通過彈簧14的彈力作用對其起到夾持的作用,其有別于傳統的鋼索吊裝,以防止管路在吊裝過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影響可能導致的鋼索晃動、管路墜落的發生,隨后工作人員啟動第一伺服電機3,第一伺服電機3的啟動帶動螺紋桿4轉動,螺紋桿4的轉動帶動安裝板5轉動,但是由于安裝板5于安裝框2滑動連接,因此螺紋桿4的轉動帶動安裝板5在安裝框2內上下位移,達到懸吊的效果;當工作人員需要對懸吊的管路進行多方位傳輸時,工作人員只需要啟動第二伺服電機7,第二伺服電機7的啟動帶動第一齒輪8轉動,第一齒輪8的轉動帶動與之嚙合的第二齒輪10轉動,第二齒輪10的轉動帶動連接桿9轉動,連接桿9帶動安裝框2及安裝板5轉動,便于對各個方位進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市政工程管廊建設用管路懸吊裝置,包括安裝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底座(1)的頂部設有轉動機構,所述安裝底座(1)內開設有第一安裝槽(6),所述第一安裝槽(6)內設有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和轉動機構相嚙合,所述轉動機構內設有懸吊機構,所述懸吊機構的內開設有多個第二安裝槽(11),多個所述第二安裝槽(11)內均設有夾持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市政工程管廊建設用管路懸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機構包括轉動連接在安裝底座(1)頂部的連接桿(9),所述連接桿(9)的側壁固定連接有第二齒輪(10),所述連接桿(9)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安裝框(2)。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市政工程管廊建設用管路懸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按在第一安裝槽(6)內底部的第二伺服電機(7),所述第二伺服電機(7)的輸出軸末端固定連接有第一齒輪(8),所述第一齒輪(8)與第二齒輪(10)相嚙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宮維波,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宇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