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涉及照明技術領域,包括固定座、套筒組件和底板,所述固定座的外壁設置有套筒組件,所述套筒組件包括設置在外壁的第一滑筒,所述滑塊的外壁與第二滑筒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滑筒的外壁貼合連接有第二滑筒,所述第二滑筒的外壁貼合連接有第三滑筒,所述第三滑筒的內壁設置有拉桿,所述第一滑筒的外壁開設有限位槽;該裝置,采用固定座、電源線、控制器、感光器、鎮流器、燈帶和燈罩、套筒組件和底板配合,通過感光器來感知光線的強度,在將信號傳輸至控制器中,控制器來控制的放光強度和放光位置,鎮流器的使用,保證輸進電流的穩定性,可達到對燈帶較好的保護,提高了該裝置的使用效果。提高了該裝置的使用效果。提高了該裝置的使用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照明
,具體涉及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在現有技術中,照明是利用各種光源照亮工作和生活場所或個別物體的措施。利用太陽和天空光的稱“天然采光”;利用人工光源的稱“人工照明”。照明的首要目的是創造良好的可見度和舒適愉快的環境。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以下問題:在普通的照明裝置使用中一般難以根據光線強度來進行調整燈體的強度,大多情況下會造成能源能量浪費,因此,設計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是有必要的。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包括固定座、套筒組件和底板,所述固定座的外壁設置有套筒組件,所述套筒組件包括設置在外壁的第一滑筒,所述滑塊的外壁與第二滑筒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滑筒的外壁貼合連接有第二滑筒,所述第二滑筒的外壁貼合連接有第三滑筒,所述第三滑筒的內壁設置有拉桿,所述第一滑筒的外壁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滑塊;所述套筒組件的外壁與底板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底板的外壁設置有感光器,所述底板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控制器,所述底板的外壁設置有鎮流器,所述鎮流器的輸入端設置有電源線,所述底板的底部設置有燈罩,所述燈罩的內壁設置有燈帶,所述底板的內壁開設有卡槽,所述燈罩的外壁設置有卡塊,所述卡塊的外壁與卡槽內壁卡接;所述固定座的內壁開設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內壁設置有連接塊組件,所述連接塊組件的內壁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外壁固定連接有防護簾。
[0006]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聯動組件包括設置在固定座內壁的液壓桿,所述液壓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齒板,所述齒板的外壁嚙合連接有齒輪,所述齒輪的內壁固定連接有轉桿,所述轉桿的外壁與固定座的內壁活動連接。
[000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方案中聯動組件的設置,可達到通過拉繩來調節套筒組件的使用長度,從而達到來調整燈帶的使用位置的目的,提高了該裝置的使用效果,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0008]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連接塊組件包括設置在弧形槽內壁的外接塊,所述外接塊的外壁固定連接有環板,所述環板的內壁開設有內滑槽,所述連接板的外壁設置有滾珠,滾珠的外壁與內滑槽的內壁貼合連接。
[0009]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方案中連接塊組件的設置,可達到便于在防護簾中移動,從而達到達到對燈帶的遮光效果,提高了該裝置的使用效果,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0010]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固定座的外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
固定板的外壁開設有安裝孔。
[001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方案中安裝孔和安裝孔的設置,可達到便于固定和安裝該裝置的目的,提高了該裝置的使用效果,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0012]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轉桿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拉繩,所述拉繩的一端與拉桿的外壁固定連接。
[001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該方案中拉繩的設置,再與聯動組件配合使用來調節套筒組件的使用長度,從而達到來調整燈帶的使用位置的目的,提高了該裝置的使用效果,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0014]第二方面,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系統,包括感光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有控制模塊,所述控制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有控制開關。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相對現有技術來說,取得的技術進步是:1、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采用固定座、電源線、控制器、感光器、鎮流器、燈帶和燈罩、套筒組件和底板配合,通過感光器來感知光線的強度,在將信號傳輸至控制器中,控制器來控制的放光強度和放光位置,鎮流器的使用,保證輸進電流的穩定性,可達到對燈帶較好的保護,提高了該裝置的使用效果,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2、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采用連接塊組件的設置,可達到便于在防護簾中移動,從而達到達到對燈帶的遮光效果,提高了該裝置的使用效果,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3、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采用聯動組件的設置,可達到通過拉繩來調節套筒組件的使用長度,從而達到來調整燈帶的使用位置的目的,提高了該裝置的使用效果,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4、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采用安裝孔和安裝孔的設置,可達到便于固定和安裝該裝置的目的,提高了該裝置的使用效果,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5、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采用拉繩的設置,再與聯動組件配合使用來調節套筒組件的使用長度,從而達到來調整燈帶的使用位置的目的,提高了該裝置的使用效果,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的主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的正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套筒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聯動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連接塊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固定座;2、套筒組件;201、第一滑筒;202、限位槽;203、滑塊;204、第二滑筒;205、第三滑筒;206、拉桿;3、聯動組件;301、液壓桿;302、齒輪;303、齒板;304、轉桿;4、連接塊組件;401、內滑槽;402、外接塊;403、環板;5、固定板;6、弧形槽;7、拉繩;8、底板;9、控制器;10、感光器;11、燈罩;12、燈帶;13、鎮流器;14、電源線;15、防護簾;16、連接板;17、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實施例1如圖1
?
6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包括固定座1、套筒組件2和底板8,固定座1的外壁設置有套筒組件2,套筒組件2包括設置在外壁的第一滑筒201,滑塊203的外壁與第二滑筒204的外壁固定連接,第一滑筒201的外壁貼合連接有第二滑筒204,第二滑筒204的外壁貼合連接有第三滑筒205,第三滑筒205的內壁設置有拉桿206,第一滑筒201的外壁開設有限位槽202,限位槽202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滑塊203;套筒組件2的外壁與底板8的外壁固定連接,底板8的外壁設置有感光器10,底板8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控制器9,底板8的外壁設置有鎮流器13,鎮流器13的輸入端設置有電源線14,底板8的底部設置有燈罩11,燈罩11的內壁設置有燈帶12,底板8的內壁開設有卡槽,燈罩11的外壁設置有卡塊,卡塊的外壁與卡槽內壁卡接;固定座1的內壁開設有弧形槽6,弧形槽6的內壁設置有連接塊組件4,連接塊組件4的內壁設置有連接板16,連接板16的外壁固定連接有防護簾15。
[0019]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固定座1、電源線14、控制器9、感光器10、鎮流器13、燈帶12和燈罩11、套筒組件2和底板8配合,通過感光器10來感知光線的強度,在將信號傳輸至控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調光的照明裝置,包括固定座(1)、套筒組件(2)和底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外壁設置有套筒組件(2),所述套筒組件(2)包括設置在外壁的第一滑筒(201),所述滑塊(203)的外壁與第二滑筒(204)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滑筒(201)的外壁貼合連接有第二滑筒(204),所述第二滑筒(204)的外壁貼合連接有第三滑筒(205),所述第三滑筒(205)的內壁設置有拉桿(206),所述第一滑筒(201)的外壁開設有限位槽(202),所述限位槽(202)的內壁滑動連接有滑塊(203);所述套筒組件(2)的外壁與底板(8)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底板(8)的外壁設置有感光器(10),所述底板(8)的外壁固定連接有控制器(9),所述底板(8)的外壁設置有鎮流器(13),所述鎮流器(13)的輸入端設置有電源線(14),所述底板(8)的底部設置有燈罩(11),所述燈罩(11)的內壁設置有燈帶(12),所述底板(8)的內壁開設有卡槽,所述燈罩(11)的外壁設置有卡塊,所述卡塊的外壁與卡槽內壁卡接;所述固定座(1)的內壁開設有弧形槽(6),所述弧形槽(6)的內壁設置有連接塊組件(4),所述連接塊組件(4)的內壁設置有連接板(16),所述連接板(16)的外壁固定連接有防護簾(15)。2.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姜偉,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駿雅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