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夾緊裝置及上料框,涉及送料設備技術領域,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一夾片、第二夾片和驅動機構,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夾片的兩側分別與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夾片的兩側分別與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夾片與所述第二夾片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一夾片通過所述驅動機構傳動連接;用戶可以通過控制所述所述夾緊裝置夾緊墊條,能夠有效的對墊條進行固定,解決了現有上料框缺少夾緊裝置的問題。料框缺少夾緊裝置的問題。料框缺少夾緊裝置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夾緊裝置及上料框
[0001]本技術涉及送料設備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夾緊裝置及上料框。
技術介紹
[0002]在管材加工的過程中,常常需要將大量的的管材從一個地方搬運到另外一個地方,因為管材體積和重量都很大,因此在現有技術中,管材會被整齊地碼放在上料框中再由機械手統一搬運,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0003]目前的管材碼放在上料框內時通常需要通過墊條對管材進行分隔,墊條可以避免管材相互碰撞導致管材刮花,同時也可以方便機械手通過夾住墊條搬運墊條上的管材。
[0004]但是在機械手搬運上料框的過程中,因上料框缺少夾緊裝置夾緊墊條,墊條有可能受到碰撞后剮蹭管材,或者因機械手重心的傾斜或移動的慣性導致墊條移動,最終導致墊條對管材的剮蹭或碼放好的管材散架,導致管材流水線要停機重新碼放管材,甚至導致一批管材報廢,影響整個管材加工工作的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0005]基于此,為了解決現有上料框缺少夾緊裝置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夾緊裝置及上料框,其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夾緊裝置,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一夾片、第二夾片和驅動機構,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夾片的兩側分別與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夾片的兩側分別與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夾片與所述第二夾片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一夾片通過所述驅動機構傳動連接。
[0007]上述夾緊裝置,通過設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可以為所述第一夾片和所述第二夾片的旋轉提供支撐點;用戶通過控制所述驅動機構的啟動和停止,從而控制所述第一夾片轉動與停止,所述第一夾片轉動或停止帶動所述第二夾片轉動或停止,從而完成所述夾緊裝置的夾緊工作或使所述夾緊裝置停止夾緊;通過設置有所述夾緊裝置,能夠有效的對墊條進行固定,解決了現有上料框缺少夾緊裝置的問題。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夾片包括第一傳動齒輪、第一夾臂和第一旋轉軸,所述第一傳動齒輪的一側與所述第一夾臂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旋轉軸的一端貫穿所述第一夾臂和所述第一傳動齒輪后與所述第一限位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旋轉軸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限位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旋轉軸與所述第一傳動齒輪和所述第一夾臂均為固定連接。
[0009]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夾片包括第二傳動齒輪、第二夾臂和第二旋轉軸,所述第二傳動齒輪的一側與所述第二夾臂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傳動齒輪與所述第一傳動齒輪嚙合,所述第二旋轉軸的一端貫穿所述第二夾臂和所述第二傳動齒輪后與所述第一限位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旋轉軸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限位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旋轉軸與所述第二傳動齒輪和所述第二夾臂均為固定連接。
[0010]進一步地,所述驅動機構為氣缸,所述氣缸的一端與所述第一夾臂的一端轉動連接,所述氣缸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限位板轉動連接。
[0011]一種上料框,包括上述的夾緊裝置。
[0012]進一步地,上料框還包括框體,所述框體的頂部與所述夾緊裝置固定連接,所述框體的底部設置有多個橫桿,所述框體的側面設置有限位桿和鉤座。
[0013]進一步地,所述橫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框體底部相對的兩側固定連接。
[0014]進一步地,所述限位桿豎直設置于所述框體的底部,所述限位桿的一端與所述框體固定連接。
[0015]進一步地,所述鉤座設置于所述框體的底部且與所述框體固定連接。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技術一實施例所述的夾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技術一實施例所述的夾緊裝置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技術一實施例所述的上料框的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標記說明:
[0020]1?
第一限位板;2
?
第二限位板;3
?
第一夾片;31
?
第一傳動齒輪;32
?
第一夾臂;33
?
第一旋轉軸;4
?
第二夾片;41
?
第二傳動齒輪;42
?
第二夾臂;43
?
第二旋轉軸;5
?
驅動機構;6
?
框體;7
?
橫桿;8
?
限位桿;9
?
鉤座。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使得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其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限定本技術的保護范圍。
[0022]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0023]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技術的
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技術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術。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0024]本技術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體的數量及順序,僅僅是用于名稱的區分。
[0025]如圖1所示,本技術一實施例中的一種夾緊裝置,包括:第一限位板1、第二限位板2、第一夾片3、第二夾片4和驅動機構5,所述第一限位板1和所述第二限位板2相對設置。
[0026]所述第一夾片3的兩側分別與所述第一限位板1和所述第二限位板2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夾片4的兩側分別與所述第一限位板1和所述第二限位板2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夾片3與所述第二夾片4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限位板1和所述第一夾片3通過所述驅動機構5傳動連
接。
[0027]上述夾緊裝置,通過設置有所述第一限位板1和所述第二限位板2,可以為所述第一夾片3和所述第二夾片4的旋轉提供支撐點;用戶通過控制所述驅動機構5的啟動和停止,從而控制所述第一夾片3轉動與停止,所述第一夾片3轉動或停止帶動所述第二夾片4轉動或停止,從而完成所述夾緊裝置的夾緊工作或使所述夾緊裝置停止夾緊;用戶通過控制所述所述夾緊裝置夾緊墊條,能夠有效的對墊條進行固定,解決了現有上料框缺少夾緊裝置的問題。
[0028]如圖1和圖2所示,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夾片3包括第一傳動齒輪31、第一夾臂32和第一旋轉軸33,所述第一傳動齒輪31的一側與所述第一夾臂32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旋轉軸33的一端貫穿所述第一夾臂32和所述第一傳動齒輪31后與所述第一限位板1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旋轉軸33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限位板2轉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一夾片、第二夾片和驅動機構,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相對設置,所述第一夾片的兩側分別與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夾片的兩側分別與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夾片與所述第二夾片傳動連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一夾片通過所述驅動機構傳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片包括第一傳動齒輪、第一夾臂和第一旋轉軸,所述第一傳動齒輪的一側與所述第一夾臂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旋轉軸的一端貫穿所述第一夾臂和所述第一傳動齒輪后與所述第一限位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旋轉軸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限位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旋轉軸與所述第一傳動齒輪和所述第一夾臂均為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夾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夾片包括第二傳動齒輪、第二夾臂和第二旋轉軸,所述第二傳動齒輪的一側與所述第二夾臂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傳動齒輪與所述第一傳動齒輪嚙合,所述第二旋轉軸的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傳來,肖敏,馮家強,張家樂,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騰華自動化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