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茶葉加工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連續式茶葉理條機,包括外殼體,所述外殼體內腔底部安裝有接料盤,所述外殼體內部設置有對茶葉進行加工的第一加工盤與第二加工盤,所述第一加工盤與所述第二加工盤內腔均等間隔設置有若干個隔板連接腔連接腔,若干個所述隔板連接腔連接腔之間設置有若干個連接腔;能夠對茶葉進行分級,通過設置在第一加工盤、第二加工盤底端的滑動底板在對茶葉進行理條加工的同時,完成對不同等級的茶葉進行篩分,減少茶葉生產步驟,從而提高茶葉的生產效率,通過設置連接彈簧,在驅動機構帶動第一加工盤、第二加工盤移動時,增加第一加工盤與第二加工盤的回彈效果。盤與第二加工盤的回彈效果。盤與第二加工盤的回彈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連續式茶葉理條機
[0001]本技術涉及茶葉加工
,具體涉及一種連續式茶葉理條機。
技術介紹
[0002]茶葉的品種很多,特別是條形茶葉,理條工序都是必不可少的,茶葉理條作為茶葉制作的一道工序,對茶葉形狀起著重要的作用,茶葉是由許多化學成分組成的有機體,理條時茶葉均勻受壓,使葉子變成條形,現有的理條機只能夠對茶葉進行理條加工,功能較為單一,后續還需要對不同等級的茶葉進行篩分,增加生產時間,導致生產效率較低。
[0003]因此,本使方案特提出一種連續式茶葉理條機,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連續式茶葉理條機。
[0005]為達到所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連續式茶葉理條機,包括外殼體,所述外殼體內腔底部安裝有接料盤,所述外殼體內部設置有對茶葉進行加工的第一加工盤與第二加工盤,所述第一加工盤與所述第二加工盤內腔均等間隔設置有若干個隔板連接腔連接腔,若干個所述隔板連接腔連接腔之間設置有若干個連接腔,所述第一加工盤與所述第二加工盤底部均設置有可拆卸的滑動底板,所述滑動底板上設置有若干個篩孔,所述滑動底板兩端均設置有滑塊,所述第一加工盤與所述第二加工盤兩側內壁均開設有所述滑塊相匹配的滑槽。
[0006]優選的,所述外殼體前側面開設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長度與寬度均大于所述接料盤的長度與高度。
[0007]優選的,所述外殼體頂部設為開口結構,所述外殼體頂端滑動連接有活動蓋板,所述外殼體頂部兩端均安裝有滑軌,所述活動蓋板底部兩端均設置有與滑軌匹配的滑輪。
[0008]優選的,所述第一加工盤與所述第二加工盤一端均固定連接有若干根連接彈簧,所述連接彈簧一端與所述外殼體一側內壁固定連接。
[0009]優選的,所述第一加工盤底部所述滑動底板上的篩孔孔徑大于所述第二加工盤底部所述滑動底板上篩孔的孔徑。
[0010]優選的,所述接料盤與所述第一加工盤、所述第二加工盤頂部均設為開口結構,所述第一加工盤、所述第二加工盤與所述接料盤由上至下依次設置。
[0011]本技術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0012]本新型能夠對茶葉進行分級,通過設置在第一加工盤、第二加工盤底端的滑動底板在對茶葉進行理條加工的同時,完成對不同等級的茶葉進行篩分,減少茶葉生產步驟,從而提高茶葉的生產效率,通過設置連接彈簧,在驅動機構帶動第一加工盤、第二加工盤移動時,增加第一加工盤與第二加工盤的回彈效果。
附圖說明
[0013]在附圖中:
[0014]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技術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技術中第一加工盤的俯視示意圖;
[0017]圖4為本技術圖2中A部的放大圖;
[0018]附圖標記說明:
[0019]1、外殼體;11、接料盤;12、出料口;13、活動蓋板;2、第一加工盤;21、隔板;211、連接腔;22、連接彈簧;3、第二加工盤;31、滑動底板;311、篩孔;312、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技術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基于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1]需要說明,若技術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則該方向性指示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0022]另外,“多個”指兩個以上。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技術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0023]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
?
4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連續式茶葉理條機,包括,包括外殼體1,外殼體1內腔底部安裝有接料盤11,外殼體1內部設置有對茶葉進行加工的第一加工盤2與第二加工盤3,第一加工盤2與第二加工盤3內腔均等間隔設置有若干個隔板連接腔連接腔211,若干個隔板連接腔連接腔211之間設置有若干個連接腔211,第一加工盤2與第二加工盤3底部均設置有可拆卸的滑動底板31,滑動底板31上設置有若干個篩孔311,滑動底板31兩端均設置有滑塊312,第一加工盤2與第二加工盤3兩側內壁均開設有滑塊312相匹配的滑槽。通過設置第一加工盤2與第二加工盤3,原始的茶葉在第一加工盤2與第二加工盤3內部進行理條加工,本新型中第一加工盤2與第二加工盤3均與理條機中具備的驅動機構連接,通過驅動機構帶動第一加工盤2、第二加工盤3在滑軌上左右平移,通過設置在第一加工盤2、第二加工盤3底端的滑動底板31在對茶葉進行理條加工的同時,完成對不同等級的茶葉進行篩分,減少茶葉生產步驟,從而提高茶葉的生產效率,本新型中篩孔311為長條形,在茶葉被加工理直后才能夠通過篩孔311。
[0024]在一實施例中,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
?
4所示,外殼體1前側面開設有出料口12,出料口12長度與寬度均大于接料盤11的長度與高度,外殼體1頂部設為開口結構,外殼體1頂端滑動連接有活動蓋板13,外殼體1頂部兩端均安裝有滑軌,活動蓋板13底部兩端均設置有與滑軌匹配的滑輪,第一加工盤2與第二加工盤3一端均固定連接有若干根連接彈簧22,連接彈簧22一端與外殼體1一側內壁固定連接,第一加工盤2底部滑動底板31上的篩孔311孔徑大于第二加工盤3底部滑動底板31上篩孔311的孔徑,接料盤11與第一加工盤2、第二加工盤
3頂部均設為開口結構,第一加工盤2、第二加工盤3與接料盤11由上至下依次設置。通過設置出料口12,便于從出料口12內部將接料盤11取出,從而將接料盤11內部的茶葉取出,通過設置活動蓋板13,便于開合外殼體1,向外殼體1的內部投放待加工的茶葉,通過設置連接彈簧22,在驅動機構帶動第一加工盤2、第二加工盤3移動時,增加第一加工盤2與第二加工盤3的回彈效果,使茶葉在第一加工盤2、第二加工盤3內部快速震動,茶葉根據長度大小依次下落,第一加工盤2、第二加工盤3與外殼體1內茶葉的等級逐漸降低。
[0025]在使用時,打開活動蓋板13,將茶葉全部投入02內,起到理條機,對茶葉進行加工,通過與第一加工盤2內部的隔板連接腔連接腔211碰撞,對茶葉烘干理條,茶葉被理直后通過第一加工盤2底部滑動底板31的篩孔311進入第二加工盤3,在第二加工盤3內部繼續加工,長度更小的茶葉從第二加工盤3底部滑動底板31的篩孔311內進入接料盤11,由此,茶葉根據長度大小依次下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連續式茶葉理條機,包括外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1)內腔底部安裝有接料盤(11),所述外殼體(1)內部設置有對茶葉進行加工的第一加工盤(2)與第二加工盤(3),所述第一加工盤(2)與所述第二加工盤(3)內腔均等間隔設置有若干個隔板連接腔連接腔(211),若干個所述隔板連接腔連接腔(211)之間設置有若干個連接腔(211),所述第一加工盤(2)與所述第二加工盤(3)底部均設置有可拆卸的滑動底板(31),所述滑動底板(31)上設置有若干個篩孔(311),所述滑動底板(31)兩端均設置有滑塊(312),所述第一加工盤(2)與所述第二加工盤(3)兩側內壁均開設有所述滑塊(312)相匹配的滑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續式茶葉理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體(1)前側面開設有出料口(12),所述出料口(12)長度與寬度均大于所述接料盤(11)的長度與高度。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續式茶葉理...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晨雪,
申請(專利權)人:王晨雪,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