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的底部設置有凸臺,下模的頂部設置有與凸臺相配合的凹槽,凸臺插置于凹槽內將上模與下模連接;上模與上模伸縮氣缸的輸出端相連接;上模伸縮氣缸的上方設置有縱向壓合氣缸;縱向壓合氣缸的輸出端連接有上連接板,上連接板的下方設置有下壓合板;上模伸縮氣缸設置于上連接板與下壓合板之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通過上模實現注塑螺母的上料,上模與下模相配合后通過縱向壓合氣缸的壓合實現注塑螺母與套置于下模外的移動卡座的自動組裝,全自動的生產方式解放了勞動力,大大提高了調節螺母的生產效率,能夠滿足市場對調節螺母產量的需求。求。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
[0001]本技術涉及魚輪卡座裝配模具
,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
技術介紹
[0002]管式魚輪卡座用于將魚線輪安裝在魚竿釣具上,管式魚輪卡座的主要組成部件包括管式輪座固定端、調節螺母,管式輪座固定端固定設置于魚竿釣具;管式輪座固定端上設置有卡置魚線輪輪腳的卡槽,并且管式輪座固定端的一側設置有外螺紋段。
[0003]調節螺母為管式魚輪卡座的移動端,調節螺母的主要組成部件包括注塑螺母、移動卡座,移動卡座卡置于注塑螺母的一側。注塑螺母與管式輪座固定端上的外螺紋段相配合,移動卡座上設置有卡置魚線輪輪腳的卡槽。
[0004]安裝魚線輪時,先將魚線輪一側的輪腳卡置于管式輪座固定端上的卡槽內,然后通過旋轉注塑螺母帶動移動卡座移動,移動卡座靠近管式輪座固定端,通過移動卡座的卡槽卡緊魚線輪的另一個輪腳,實現將魚線輪安裝于魚竿上。
[0005]目前在組裝調節螺母時通常采用純手工裝配的方式進行裝配,工人純手工操作將注塑卡扣套在模具上,用小錘將注塑卡扣在模具上敲實,然后將不銹鋼套套在注塑卡扣上,再用小錘敲實將不銹鋼套和注塑卡扣組裝到一起得到移動卡座;再將注塑螺母套在模具上,注塑螺母位于移動卡座的上面,用小錘敲擊注塑螺母將其與移動卡座組裝到一起,得到成品的調節螺母,再人工操作將調節螺母從模具上取下來,實現下料。這種人工手動操作的調節螺母組裝方式工人的勞動強度大,費時費力且工作效率低,調節螺母的生產效率不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上模設置于下模的上方;上模的底部設置有凸臺,下模的頂部設置有與凸臺相配合的凹槽,凸臺插置于凹槽內將上模與下模連接。
[0007]進一步的,上模與上模伸縮氣缸的輸出端相連接;上模伸縮氣缸沿豎向設置,上模伸縮氣缸的上方沿豎向設置有縱向壓合氣缸;縱向壓合氣缸的輸出端連接有上連接板,上連接板的下方設置有下壓合板;上模伸縮氣缸設置于上連接板與下壓合板之間。
[0008]進一步的,上模伸縮氣缸的缸體固定設置于下壓合板的頂面;下壓合板上開設有與上模伸縮氣缸的輸出端位置相對應的通孔,上模伸縮氣缸的輸出端從通孔伸出后與上模相連接。
[0009]進一步的,上連接板通過連接柱與下壓合板相連接。
[0010]進一步的,下模固定設置于旋轉工作臺上;縱向壓合氣缸與橫向位移氣缸的輸出端相連接,橫向位移氣缸設置于機架上。
[0011]進一步的,旋轉工作臺上設置有可以上下移動的退料機構,退料機構包括上托板、
直線軸承、下托板,上托板設置于旋轉工作臺的上方,下托板設置于旋轉工作臺的下方,下托板的下方設置有頂升退料氣缸;
[0012]上托板的底面連接有導向柱,導向柱的下端穿過旋轉工作臺后與下托板相連接;直線軸承套設于導向柱上,導向柱通過直線軸承與旋轉工作臺相連接;
[0013]上托板的中部開設有與下模相配合的上托板通孔,下模插置于上托板通孔中,上托板可沿著下模上下移動。
[0014]本技術的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通過上模實現注塑螺母的上料,上模與下模相配合后通過縱向壓合氣缸的壓合實現注塑螺母與套置于下模外的移動卡座的自動組裝,得到成品件
?
調節螺母;全自動的生產方式解放了勞動力,大大提高了調節螺母的生產效率,能夠滿足市場對調節螺母產量的需求;
[0016]2)降低了調節螺母的生產成本:本技術采用分段式模具,通過上模與下模配合組成整個裝配模具;裝配模具是易損件,分段式的設計使得裝配模具受損后僅需更換受損的一段模具即可,不需要更換全部的模具,節省了模具材料,使得裝配模具的更換更加經濟;
[0017]3)減少了組裝調節螺母的加工工位:本技術的裝配模具通過分段式的上模下模與縱向壓合氣缸的配合設置實現了在同一個工位處進行物料的上料及裝配工作,上模通過過盈連接帶動注塑螺母移動時上模起到了夾持物料的作用,上模與下模配合連接后對注塑螺母與移動卡座的裝配起到了自動定心的作用,縱向壓合氣缸帶動下壓合板下壓實現了注塑螺母與移動卡座的裝配;本技術的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在同一工位處實現了注塑螺母的上料及注塑螺母與移動卡座的壓合,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與縱向壓合氣缸的配合設置減少了加工工位的設計,加快了整個調節螺母的加工生產流程。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為本技術的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與注塑螺母上料壓合裝置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0022]圖4為管式魚輪卡座在魚竿上的安裝狀態示意圖。
[0023]圖5為管式魚輪卡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6為調節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7為移動卡座的爆炸圖。
[0026]圖8為全自動管式魚輪卡座調節螺母裝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9為圖8的側視圖。
[0028]圖10為圖8的俯視圖。
[0029]圖11為退料機構與下模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0030]圖12為全自動管式魚輪卡座調節螺母裝配裝置的第一工位處注塑卡扣上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13為全自動管式魚輪卡座調節螺母裝配裝置的第二工位處注塑卡扣壓合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14為圖3中出料口定位塊的A
?
A剖面圖。
[0033]圖15為全自動管式魚輪卡座調節螺母裝配裝置的第六工位處負壓下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圖中符號說明:
[0035]1.第一工位;2.第二工位;3.第三工位;4.第四工位;5.第五工位;6.第六工位;7.第七工位;8.第八工位;9.機架;10.旋轉工作臺;11.上模;12.下模;13.注塑卡扣;14.不銹鋼套;15.移動卡座;16.注塑螺母;17.調節螺母;18.凸臺;19.凹槽;20.魚線輪;21.管式輪座固定端;22.魚竿竿體;23.支撐氣缸;
[0036]101.變位電機;102.旋轉氣缸;103.注塑卡扣振動盤;104.注塑卡扣供料料斗;105.出料口定位塊;106.橫向位移氣缸;107.豎向位移氣缸;108.夾爪氣缸;
[0037]201.壓合氣缸;202.壓板;
[0038]501.縱向壓合氣缸;502.注塑螺母供料料斗;50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1)、下模(12),上模設置于下模的上方;所述上模(11)的底部設置有凸臺(18),下模(12)的頂部設置有與凸臺(18)相配合的凹槽(19),凸臺插置于凹槽內將上模與下模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1)與上模伸縮氣缸(504)的輸出端相連接;所述上模伸縮氣缸(504)沿豎向設置,上模伸縮氣缸(504)的上方沿豎向設置有縱向壓合氣缸(501);所述縱向壓合氣缸(501)的輸出端連接有上連接板(505),上連接板的下方設置有下壓合板(506);所述上模伸縮氣缸(504)設置于上連接板(505)與下壓合板(506)之間。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伸縮氣缸(504)的缸體固定設置于下壓合板(506)的頂面;所述下壓合板(506)上開設有與上模伸縮氣缸的輸出端位置相對應的通孔,上模伸縮氣缸的輸出端從通孔伸出后與上模(11)相連接。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定心分段式導向裝配模具,其特征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笑辰,劉奕,林霄漢,張志強,李丹,
申請(專利權)人:威海久宏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