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石油天然氣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連續油管設備注入頭鵝頸的無線遠程控制系統,包括無線遙控器、接收天線、電控柜、張緊油缸、鵝頸折疊舉升油缸、滾輪盒控制油缸、三通電磁球閥、電液換向閥一和電液換向閥二;三通電磁球閥的進油口通過液壓管路及快速接頭一與連續油管連接,其中一個出口與注入頭張緊油缸連接,另外一個出口與電液換向閥一、電液換向閥二的進油口連接,電液換向閥一與滾輪盒控制油缸連接;電液換向閥二與鵝頸折疊舉升油缸連接;三通電磁球閥、電液換向閥一和電液換向閥二均與電控柜連接;電控柜通過接收天線與無線遙控器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便于對注入頭鵝頸的折疊、展開以及滾輪保持盒的打開關閉進行操作控制。行操作控制。行操作控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連續油管設備注入頭鵝頸的無線遠程控制系統
[0001]本技術涉及石油天然氣
,具體地涉及一種連續油管設備注入頭鵝頸的無線遠程控制系統。
技術介紹
[0002]連續油管(Coiled tubing)是使用低碳合金鋼制作的管材,有很好的撓性,一卷幾千米,一般纏繞在專用的連續油管滾筒上,使用連續油管作業車通過注入頭將油管注入到井中,進行各種連續油管作業。連續油管注入頭上安裝有一個油管導向裝置叫鵝頸,鵝頸在運輸狀態下為折疊狀態,作業時需要展開,為液壓閥控制液壓缸來展開、折疊,鵝頸上安裝有多組滾輪盒,用來固定連續油管使其沿著鵝頸導向進入注入頭,在油管頭部穿入滾輪盒時滾輪盒需要打開,穿過作業時需要關閉,也是使用液壓閥控制液壓油缸來完成的。液壓閥安裝在注入頭上,而注入頭作業高度一般幾米到十幾米,引管過程中需要人員爬上注入頭操作換向閥來控制油缸,嚴重威脅操作人員的生命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出設計一種連續油管設備注入頭鵝頸的無線遠程控制系統,便于對注入頭鵝頸的折疊、展開以及滾輪保持盒的打開關閉進行操作控制。
[0004]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連續油管設備注入頭鵝頸的無線遠程控制系統,包括無線遙控器、接收天線、電控柜、控制閥組、張緊油缸、鵝頸折疊舉升油缸、滾輪盒控制油缸;所述控制閥組包括三通電磁球閥、電液換向閥一和電液換向閥二;所述三通電磁球閥設置一個進油口和兩個出口,所述進油口通過液壓管路及快速接頭一與連續油管連接,其中一個出口與注入頭張緊油缸連接,形成連續油管注入頭張緊控制回路,另外一個出口與電液換向閥一、電液換向閥二的進油口連接,所述電液換向閥一與滾輪盒控制油缸連接,形成滾輪盒控制回路;所述電液換向閥二與鵝頸折疊舉升油缸連接,形成鵝頸控制回路;所述三通電磁球閥、電液換向閥一和電液換向閥二均與電控柜連接;所述電控柜通過接收天線與無線遙控器連接,通過無線遙控器遙控電控柜,實現對三通電磁球閥、電液換向閥一和電液換向閥二的無線控制。本技術正常作業過程中,三通電磁球閥的進出油口與張緊油缸相通,當需要對鵝頸進行控制時三通電磁球閥與鵝頸控制回路相連;當需要對鵝頸進行控制時三通電磁球閥與鵝頸控制回路相連;當需要對滾輪盒進行控制時三通電磁球閥與滾輪盒控制回路相連。
[0006]進一步的,所述電液換向閥一與滾輪盒控制油缸之間設置液壓鎖。
[0007]進一步的,所述電液換向閥二與鵝頸折疊舉升油缸之間設置平衡閥。
[0008]進一步的,所述液壓管線上設置壓力調節閥和壓力表,用于注入頭張緊壓力調節與注入頭張緊壓力顯示,通過壓力調節閥可以將系統提供過來的壓力進行減壓,減壓后的壓力油通過液壓管線傳輸到三通電磁球閥。
[0009]進一步的,所述壓力調節閥和壓力表位于控制室內,便于操作。
[0010]進一步的,所述電液換向閥二與鵝頸折疊舉升油缸之間通過快速接頭二連接。
[0011]進一步的,所述電液換向閥一與滾輪盒控制油缸之間通過快速接頭三連接。
[0012]本技術的技術效果: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一種連續油管設備注入頭鵝頸的無線遠程控制系統,通過無線控制系統中的遙控器可直接在地面對注入頭鵝頸的折疊、展開以及滾輪保持盒的打開關閉進行操作控制,操作人員無須再高空作業,使用無線遙控操作觀察角度也更靈活、更寬泛,可以在任意位置,任意角度進行一邊觀察一邊操作,更加方便、準確、可靠。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技術連續油管設備注入頭鵝頸的無線遠程控制系統結構原理示意圖。
[0015]圖中,無線遙控器1、接收天線2、電控柜3、控制閥組4、三通電磁球閥4.1、電液換向閥一4.2、電液換向閥二4.3、壓力調節閥5、壓力表6、快速接頭一7、張緊油缸8、快速接頭三9、快速接頭二10、鵝頸折疊舉升油缸11、液壓鎖12、滾輪盒控制油缸13。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7]實施例1:
[0018]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涉及的一種連續油管設備注入頭鵝頸的無線遠程控制系統,包括無線遙控器1、接收天線2、電控柜3、控制閥組4、張緊油缸8、鵝頸折疊舉升油缸11、滾輪盒控制油缸13;所述控制閥組4包括三通電磁球閥4.1、電液換向閥一4.2和電液換向閥二4.3;所述三通電磁球閥設置電磁鐵YA1,電液換向閥一設置電磁鐵YA2和電磁鐵YA3,所述電液換向閥二設置電磁鐵YA4和電磁鐵YA5。
[0019]所述三通電磁球閥4.1設置一個進油口和兩個出口,所述進油口通過液壓管路及快速接頭一7與連續油管連接,所述液壓管線上設置壓力調節閥5和壓力表6,為便于操作和設置,所述壓力調節閥5和壓力表6位于控制室內;三通電磁球閥4.1其中一個出口與注入頭張緊油缸8連接,形成連續油管注入頭張緊控制回路,另外一個出口與電液換向閥一4.2、電液換向閥二4.3的進油口連接。
[0020]所述電液換向閥一4.2與滾輪盒控制油缸13連接,形成滾輪盒控制回路,所述電液換向閥一4.2與滾輪盒控制油缸13之間設置液壓鎖12;所述電液換向閥二4.3與鵝頸折疊舉升油缸11連接,形成鵝頸控制回路,所述電液換向閥二4.3與鵝頸折疊舉升油缸11之間設置平衡閥10。
[0021]所述三通電磁球閥4.1、電液換向閥一4.2和電液換向閥二4.3均與電控柜3連接;所述電控柜3通過接收天線2與無線遙控器1連接,通過無線遙控器1遙控電控柜3,實現對三通電磁球閥4.1、電液換向閥一4.2和電液換向閥二4.3的無線控制。
[0022]所述電液換向閥二4.3與鵝頸折疊舉升油缸11之間通過快速接頭二10連接;所述電液換向閥一4.2與滾輪盒控制油缸13之間通過快速接頭三9連接。
[0023]本技術正常作業過程中,三通電磁球閥4.1的進出油口與張緊油缸8相通,當需要對鵝頸進行控制時三通電磁球閥4.1與鵝頸控制回路相連;當需要對鵝頸進行控制時三通電磁球閥4.1與鵝頸控制回路相連;當需要對滾輪盒進行控制時三通電磁球閥4.1與滾輪盒控制回路相連。
[0024]本技術將鵝頸通過銷軸及固定螺栓固定在注入頭上,運輸時可拆卸,連續油管主車通過快速接頭一7將液壓管路與注入頭相連接,以控制、驅動注入頭動作;注入頭與鵝頸通過快速接頭三9將液壓管線相連接,以控制、驅動鵝頸動作;鵝頸為方便運輸,由上下兩部分通過銷軸連接組成,使用一個液壓油缸驅動其折疊與展開;鵝頸上有多個滾輪保持盒,保持盒內有上下兩個滾輪,連續油管穿過上下兩個滾輪,用以保持油管沿著鵝頸進入到注入頭卡瓦中,下入油井,一般是3
?
5個,每個滾輪保持盒由一個油缸驅動其打開或者閉合。
[0025]本技術壓力調節閥5和壓力表6設置于連續油管主車控制倉內,通過壓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連續油管設備注入頭鵝頸的無線遠程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無線遙控器、接收天線、電控柜、控制閥組、張緊油缸、鵝頸折疊舉升油缸、滾輪盒控制油缸;所述控制閥組包括三通電磁球閥、電液換向閥一和電液換向閥二;所述三通電磁球閥設置一個進油口和兩個出口,所述進油口通過液壓管路及快速接頭一與連續油管連接,其中一個出口與注入頭張緊油缸連接,另外一個出口與電液換向閥一、電液換向閥二的進油口連接,所述電液換向閥一與滾輪盒控制油缸連接;所述電液換向閥二與鵝頸折疊舉升油缸連接;所述三通電磁球閥、電液換向閥一和電液換向閥二均與電控柜連接;所述電控柜通過接收天線與無線遙控器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續油管設備注入頭鵝頸的無線遠程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液換向閥一與滾輪盒控制油缸之間設置...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管仁廷,毛曙光,李銳,時亮,孔凡廣,孟志剛,畢銘烽,張營,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科瑞油氣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