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零重力座椅的主動回位式靠背、零重力座椅及車輛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36697987 閱讀: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14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零重力座椅的主動回位式靠背、零重力座椅及車輛,包括靠背調角器、靠背支撐骨架、靠背旋轉骨架、電磁鎖、靠背氣囊模塊和限位兩連桿;靠背調角器的固定部分安裝在座椅骨架上,靠背調角器的調節部分包括第二圓柱銷和第一圓柱銷;靠背支撐骨架下端的兩側均設有與第一圓柱銷和第二圓柱銷相對應配合的開孔,靠背旋轉骨架下端的兩側均設有與第二圓柱銷相對應配合的通孔,靠背旋轉骨架能繞第二圓柱銷轉動;限位兩連桿的一端與靠背支撐骨架的上端部轉動連接,限位兩連桿的另一端與靠背旋轉骨架的中部轉動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車輛即將發生正面碰撞前和碰撞過程中,將乘員的乘坐姿態由零重力模式快速回位到正常乘坐模式。模式。模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零重力座椅的主動回位式靠背、零重力座椅及車輛


    [0001]本技術屬于車輛座椅
    ,具體涉及一種零重力座椅的主動回位式靠背、零重力座椅及車輛。

    技術介紹

    [0002]隨著汽車用戶對車輛乘坐舒適性要求的不斷提高,零重力座椅目前越來越得到普及,但當車輛在行駛過程中乘員處于零重力乘坐姿態而發生正面碰撞事故時,傳統的約束系統無法有效約束住乘員,乘員在慣性的作用下從安全帶下滑出,該現象被定義為“下潛”現象,此時人體的腹部會因為安全帶腰帶的擠壓作用而出現嚴重損傷,腰椎會受到較大的彎曲力矩而產生嚴重傷害,以及發生安全帶“勒脖子”現象,而當乘員處于正常乘坐姿態時,安全帶可有效約束住乘員的胸部和髖部,安全帶作用于人體的髂骨和胸骨部位,此時的人體損傷較小。如專利文獻CN113147543A公開的一種零重力座椅靠背骨架, CN214295693U公開的一種零重力座椅骨架,以及CN208682692U公開的用于汽車的零重力座椅,現有零重力座椅機構主要是解決零重力舒適性功能問題,未解決發生正面碰撞時通過靠背主動回位提高乘員安全性能問題。
    [0003]因此,有必要開發一種新的零重力座椅的主動回位式靠背、零重力座椅及車輛。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零重力座椅的主動回位式靠背、零重力座椅及車輛,在車輛即將發生正面碰撞前和碰撞過程中,能將乘員的乘坐姿態由零重力模式快速回位到正常乘坐模式。
    [0005]第一方面,本技術所述的一種零重力座椅的主動回位式靠背,包括靠背調角器、靠背支撐骨架、靠背旋轉骨架、電磁鎖、靠背氣囊模塊和限位兩連桿;
    [0006]所述靠背調角器的固定部分安裝在座椅骨架上,靠背調角器的調節部分包括第二圓柱銷,以及以第二圓柱銷為中心繞第二圓柱銷外周等距離分布的多個第一圓柱銷;
    [0007]所述靠背支撐骨架下端的兩側均設有與第一圓柱銷和第二圓柱銷相對應配合的開孔,所述靠背調角器上的第一圓柱銷和第二圓柱銷插入到對應的開孔內;
    [0008]所述靠背旋轉骨架下端的兩側均設有與第二圓柱銷相對應配合的通孔,靠背旋轉骨架能繞第二圓柱銷轉動;
    [0009]所述限位兩連桿的一端與靠背支撐骨架的上端部轉動連接,限位兩連桿的另一端與靠背旋轉骨架的中部轉動連接,且靠背支撐骨架、靠背旋轉骨架以及限位兩連桿形成一四連桿機構;
    [0010]所述電磁鎖包括第一鎖體,以及與第一鎖體相接觸實現鎖止的第二鎖體,所述第一鎖體固定在靠背支撐骨架的上端;所述第二鎖體固定在靠背旋轉骨架的上端;
    [0011]所述靠背氣囊模塊固定在靠背支撐骨架上。
    [0012]可選地,所述靠背支撐骨架包括氣囊安裝板,以及固定設置在氣囊安裝板左右兩
    側的側邊板;所述靠背氣囊模塊固定設置在氣囊安裝板上;所述第一鎖體固定在氣囊安裝板的上端;所述開孔開設在側邊板的下端部。
    [0013]可選地,所述靠背旋轉骨架包括氣囊推動板、管狀骨架和兩個旋轉支架,管狀骨架呈開口向下的U形,氣囊推動板焊接在管狀骨架內,兩個旋轉支架分別焊接在管狀骨架的兩端;所述通孔開設在旋轉支架的下端部;所述第二鎖體固定在氣囊推動板的上端部。
    [0014]可選地,兩個側邊板的內側均設有第一旋轉銷;所述管狀骨架的左右兩側均設有第二旋轉銷;所述限位兩連桿的兩端分別與靠背支撐骨架的第一旋轉銷和靠背旋轉骨架上的第二旋轉銷連接。
    [0015]第二方面,本技術所述的一種零重力座椅,采用如本技術所述的零重力座椅的主動回位式靠背。
    [0016]第三方面,本技術所述的一種車輛,采用如本技術所述的零重力座椅。
    [0017]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當乘員處于零重力乘坐姿態而發生正面碰撞時,靠背氣囊點爆推動靠背旋轉骨架向前旋轉,座椅靠背推動乘員背部,使乘員乘坐姿態由零重力姿態回到正常姿態,以提高乘員在正面碰撞中的安全性能。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施例中靠背調角器及其裝配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實施例中靠背支撐骨架示意圖;
    [0020]圖3是本實施例中靠背旋轉骨架示意圖;
    [0021]圖4是本實施例中靠背支撐骨架裝配示意圖;
    [0022]圖5是本實施例中靠背旋轉骨架裝配示意圖;
    [0023]圖6是本實施例中主動回位式靠背的整體裝配示意圖;
    [0024]圖7是本實施例中主動回位式靠背的正常使用示意圖;
    [0025]圖8是本實施例中主動回位式靠背的回位狀態示意圖;
    [0026]圖9是本實施例中主動回位式靠背的回位控制流程圖;
    [0027]圖中:10
    ?
    靠背調角器、101
    ?
    第一圓柱銷、102
    ?
    第二圓柱銷、20
    ?
    靠背支撐骨架、201
    ?
    氣囊安裝板、202
    ?
    側邊板、203
    ?
    第一旋轉銷、204
    ?
    開孔,30
    ?
    靠背旋轉骨架、301
    ?
    氣囊推動板、302
    ?
    管狀骨架、303
    ?
    旋轉支架、304
    ?
    通孔、305
    ?
    第二旋轉銷、40
    ?
    電磁鎖、401
    ?
    第一鎖體、402
    ?
    第二鎖體、50
    ?
    靠背氣囊模塊、60
    ?
    限位兩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行詳細的說明。
    [0029]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一種零重力座椅的主動回位式靠背,包括靠背調角器10、靠背支撐骨架20、靠背旋轉骨架30、電磁鎖40、靠背氣囊模塊50和限位兩連桿60;
    [0030]如圖1所示,靠背調角器10的固定部分安裝在座椅骨架上,靠背調角器10的調節部分包括第二圓柱銷102,以及以第二圓柱銷102為中心繞第二圓柱銷102外周等距離分布的位五個第一圓柱銷101。
    [0031]如圖2所示,靠背支撐骨架20包括氣囊安裝板201以及固定設置在氣囊安裝板201左右兩側的側邊板202,氣囊安裝板201上固定有靠背氣囊模塊50,氣囊安裝板201的上端固
    定有電磁鎖40的第一鎖體401,兩個側邊板202的下端均設有與第二圓柱銷102、第一圓柱銷101相對應配合的開孔204,兩個側邊板202的內側還各設有第一旋轉銷203。
    [0032]如圖3所示,靠背旋轉骨架30包括氣囊推動板301、管狀骨架302和兩個旋轉支架303,管狀骨架302呈開口向下的U形,氣囊推動板301焊接在管狀骨架302內,兩個旋轉支架303分別焊接在管狀骨架302的兩端,兩個旋轉支架303上均開有一通孔304,且管狀骨架302的兩側各設有一第二旋轉銷305,且氣囊推動板301的上端固定有電磁鎖40的第二鎖體402。
    [0033]如圖4所示,靠背調角器10上的第二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零重力座椅的主動回位式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調角器(10)、靠背支撐骨架(20)、靠背旋轉骨架(30)、電磁鎖(40)、靠背氣囊模塊(50)和限位兩連桿(60);所述靠背調角器(10)的固定部分安裝在座椅骨架上,靠背調角器(10)的調節部分包括第二圓柱銷(102),以及以第二圓柱銷(102)為中心繞第二圓柱銷(102)外周等距離分布的多個第一圓柱銷(101);所述靠背支撐骨架(20)下端的兩側均設有與第一圓柱銷(101)和第二圓柱銷(102)相對應配合的開孔(204),所述靠背調角器(10)上的第一圓柱銷(101)和第二圓柱銷(102)插入到對應的開孔(204)內;所述靠背旋轉骨架(30)下端的兩側均設有與第二圓柱銷(102)相對應配合的通孔(304),靠背旋轉骨架(30)能繞第二圓柱銷(102)轉動;所述限位兩連桿(60)的一端與靠背支撐骨架(20)的上端部轉動連接,限位兩連桿(60)的另一端與靠背旋轉骨架(30)的中部轉動連接,且靠背支撐骨架(20)、靠背旋轉骨架(30)以及限位兩連桿(60)形成一四連桿機構;所述電磁鎖(40)包括第一鎖體(401),以及與第一鎖體(401)相接觸實現鎖止的第二鎖體(402),所述第一鎖體(401)固定在靠背支撐骨架(20)上;所述第二鎖體(402)固定在靠背旋轉骨架(30)上;所述靠背氣囊模塊(50)固定在靠背支撐骨架(20)上。2.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祖興李銳陽王智張彬崔泰松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性色 | 一级毛片中出无码|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无码|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亚洲最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国产在丝袜线观看|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无码人妻有码人妻中文字幕|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亚洲中久无码永久在线观看同 |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网站| 高清无码v视频日本www|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性无码专区无码片|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无码按摩店|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水卜樱|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软件|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综合网|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国产日韩AV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日韩少妇无码喷潮系列一二三|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国产午夜无码精品免费看动漫|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网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