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鋁中框夾具,包括底板及電木載板,底板上設置有多個負壓位,在任一負壓位中,負壓位的底壁上開設有相互連通的負壓槽及負壓孔,電木載板可拆卸地設置于底板上,以使電木載板遮蔽各負壓槽,電木載板上設置有多個載料位,各載料位分別與各負壓位相對齊,在任一載料位中,載料位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的吸附孔,且載料位上還設置有至少一個的定位銷。如此,通過將承載鋁中框的載板設置為電木結構,利用電木載板與底板共同形成的負壓腔體對鋁中框進行吸附固定,相比于傳統的鋁質板體,一方面能夠有效降低夾具的重量以便于搬運,另一方面,還能夠避免壓傷鋁中框。還能夠避免壓傷鋁中框。還能夠避免壓傷鋁中框。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鋁中框夾具
[0001]本技術涉及工裝夾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鋁中框夾具。
技術介紹
[0002]目前市面上的平板幾乎都使用鋁中框作為支撐結構,而鋁中框都是壓鑄鋁結構,通過壓鑄的方式形成的鋁中框呈一體結構,具備良好的結構強度。
[0003]鋁中框在壓鑄成型后,需要經過CNC加工才能進入后續的生產環節。傳統的做法是使用鋁制夾具夾緊固定鋁中框,但是使用鋁制夾具存在如下問題:首先,鋁制夾具質量較大,會增加工人將鋁制夾具轉移至CNC機臺上的難度,因此,出于降低重量的考慮,同一套鋁制夾具上不會設置過多的固定位,通過減小鋁制夾具的體積來減小其重量,但是,鋁制夾具上固定位過少,在CNC加工時便需要頻繁進行上下料操作,降低加工效率;其次,鋁制夾具在使用時容易壓傷鋁中框,會增加鋁中框的不良風險。因此,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了本申請的用于在CNC機臺上固定鋁中框的鋁中框夾具。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能夠避免壓傷鋁中框,而且能夠在保證固定位數量的同時降低重量,以便于搬運的鋁中框夾具。
[0005]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0006]一種鋁中框夾具,包括:
[0007]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有多個負壓位,在任一所述負壓位中,所述負壓位的底壁上開設有相互連通的負壓槽及負壓孔;
[0008]電木載板,所述電木載板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底板上,以使所述電木載板遮蔽各所述負壓槽,所述電木載板上設置有多個載料位,各所述載料位分別與各所述負壓位相對齊,在任一所述載料位中,所述載料位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的吸附孔,且所述載料位上還設置有至少一個的定位銷。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載料位上設置有載料凸臺,各所述吸附孔及各所述定位銷均位于所述載料凸臺上。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鋁中框夾具還包括負壓排管,所述負壓排管設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各所述負壓孔均通過管道與所述負壓排管相連通。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板遠離所述電木載板的那一側面上設置有兩個支撐板,且兩個所述支撐板分別位于所述底板的兩端。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底板遠離所述電木載板的那一側面上還設置有若干定位柱,各所述定位柱之間設置有間隔。
[0013]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定位柱的底端設置有倒角部。
[0014]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鋁中框夾具還包括按壓件,所述按壓件包括橫板、按壓板及杠桿氣缸,所述橫板設置于所述底板上,各所述杠桿氣缸間隔設置于所述橫板上,且各
所述杠桿氣缸的輸出軸均與所述按壓板固定連接,所述杠桿氣缸用于帶動所述按壓板靠近或者遠離所述電木載板。
[0015]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按壓件設置有兩個,兩個所述按壓件分別位于所述底板的兩側。
[0016]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按壓件還包括若干墊塊,各所述墊塊均設置于所述按壓板靠近所述電木載板的那一側面上,且各所述墊塊之間設置有間隔。
[00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至少具有以下優點:
[0018]本技術的鋁中框夾具,包括底板及電木載板,底板上設置有多個負壓位,在任一負壓位中,負壓位的底壁上開設有相互連通的負壓槽及負壓孔,電木載板可拆卸地設置于底板上,以使電木載板遮蔽各負壓槽,電木載板上設置有多個載料位,各載料位分別與各負壓位相對齊,在任一載料位中,載料位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的吸附孔,且載料位上還設置有至少一個的定位銷。如此,通過將承載鋁中框的載板設置為電木結構,利用電木載板與底板共同形成的負壓腔體對鋁中框進行吸附固定,相比于傳統的鋁質板體,一方面能夠有效降低夾具的重量以便于搬運,另一方面,還能夠避免壓傷鋁中框。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技術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0020]圖1為本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鋁中框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圖1所示的鋁中框夾具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圖1所示的鋁中框夾具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23]圖4為本技術的另一實施方式的鋁中框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本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按壓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
[0026]請參閱圖1及圖2,一種鋁中框夾具10,包括底板100及電木載板200,底板100上設置有多個負壓位,在任一負壓位中,負壓位的底壁上開設有相互連通的負壓槽111及負壓孔112,電木載板200可拆卸地設置于底板100上,以使電木載板200遮蔽各負壓槽111,電木載板200上設置有多個載料位,各載料位分別與各負壓位相對齊,在任一載料位中,載料位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的吸附孔211,且載料位上還設置有至少一個的定位銷220。
[0027]需要說明的是,在底板100上設置若干負壓位,在每一個負壓位上均開設有負壓槽111及負壓孔112,其中負壓槽111位于負壓位的底壁上,負壓孔112貫穿負壓槽111的底壁。電木載板200可拆卸地安裝在底板100上,例如電木載板200通過螺栓安裝在底板100上,如此,電木載板200的底面遮蔽各負壓槽111,使得各負壓槽111形成為密閉的腔體。進一步地,在載料位上開設多個吸附孔211,其中吸附孔211為貫穿電木載板200的結構,使得電木載板
200與底板100共同形成的腔體與吸附孔211相連通,如此,當利用真空發生器與負壓孔112相連通時,能夠使得負壓槽111內形成負壓,從而使得吸附孔211形成負壓,當鋁中框20放置在任意的一個載料位上時,鋁中框能夠被吸附孔211可靠吸附固定。進一步地,為了能夠快速將鋁中框20放置在載料位上,在載料位上安裝有定位銷220,利用定位銷220穿過鋁中框,以實現對鋁中框快速定位。如此,通過將承載鋁中框的載板設置為電木結構,利用電木載板200與底板100共同形成的負壓腔體對鋁中框進行吸附固定,相比于傳統的鋁質板體,一方面能夠有效降低夾具的重量以便于搬運,另一方面,還能夠避免壓傷鋁中框。
[0028]請參閱圖1及圖2,一實施例中,載料位上設置有載料凸臺230,各吸附孔211及各定位銷220均位于載料凸臺230上。
[0029]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于對鋁中框取放,因此在載料位上設置載料凸臺230,由載料凸臺230承載鋁中框,使得鋁中框能夠扣在電木載板200上。其中吸附孔211及定位銷220均位于載料凸臺230上。
[0030]請參閱圖1至圖3,一實施例中,鋁中框夾具10還包括負壓排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鋁中框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設置有多個負壓位,在任一所述負壓位中,所述負壓位的底壁上開設有相互連通的負壓槽及負壓孔;電木載板,所述電木載板可拆卸地設置于所述底板上,以使所述電木載板遮蔽各所述負壓槽,所述電木載板上設置有多個載料位,各所述載料位分別與各所述負壓位相對齊,在任一所述載料位中,所述載料位上開設有至少一個的吸附孔,且所述載料位上還設置有至少一個的定位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中框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載料位上設置有載料凸臺,各所述吸附孔及各所述定位銷均位于所述載料凸臺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中框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鋁中框夾具還包括負壓排管,所述負壓排管設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各所述負壓孔均通過管道與所述負壓排管相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鋁中框夾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遠離所述電木載板的那一側面上設置有兩個支撐板,且兩個所述支撐板分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星,
申請(專利權)人:惠州高盛達精密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