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污水檢測技術領域,提出了污水生化需氧量檢測裝置,包括底座支架與固定安裝在底座支架頂部的安裝箱以及固定安裝在安裝箱內部的分析儀主體,所述安裝箱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線管。通過拉動或推動把手,帶動齒條經滑塊在滑軌內部滑動的作用下進行移動,并帶動著齒輪進行轉動,同時經齒輪帶動固定桿進行轉動,從而使擦拭塊圍繞檢測探頭進行轉動擦拭,使檢測探頭上殘留的污水在擦拭塊的作用下進行擦拭滴落在容器內部,進而實現清潔擦拭檢測探頭的效果,避免了還需工作人員手動取出檢測探頭進行清理擦拭的現象發生,操作方便快捷,保證了檢測結果準確性的同時也提高了檢測的工作效率。的工作效率。的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污水生化需氧量檢測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污水檢測
,具體的,涉及污水生化需氧量檢測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生化需氧量(常記為BOD)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于水中的可生化降解有機物所進行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數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機污染物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
[0003]目前在污水進行生化需氧量檢測時,通常會使用BOD分析儀對污水進行檢測工作,在對水質進行檢測時,先將污水倒入檢測容器中,然后將檢測探頭放入容器內進行檢測,而現有的BOD分析儀在檢測完成后,檢測探頭上會殘留污水,為了保證檢測的準確性,需要人工手動取出檢測探頭對其進行清理擦拭,使用較為不便捷,易導致檢測效率降低,為此,提出了污水生化需氧量檢測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提出污水生化需氧量檢測裝置,解決了相關技術中的現有的BOD分析儀在檢測完成后,檢測探頭上會殘留污水,需要人工手動取出檢測探頭對其進行清理擦拭,使用較為不便捷,易導致檢測效率降低的問題。
[0005]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污水生化需氧量檢測裝置,包括底座支架與固定安裝在底座支架頂部的安裝箱以及固定安裝在安裝箱內部的分析儀主體,所述安裝箱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線管,所述線管的底端固定安裝有檢測探頭;所述線管的表面轉動連接有齒輪,所述齒輪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與檢測探頭相接觸的擦拭塊;所述底座支架的內壁一側設置有用于帶動齒輪轉動的滑動機構,所述滑動機構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與齒輪相嚙合連接的齒條,所述齒條的一端固定安裝有便于手握的把手,所述滑動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底座支架內壁一側的滑軌與滑動連接在滑軌內部的滑塊,所述滑塊的一側與齒條的一側相固定連接。
[0006]優選的:所述安裝箱的底部固定安裝有保護管,所述保護管位于線管的外側,所述保護管的表面開設有配合齒條使用的槽口,所述安裝箱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用于顯示數據的顯示器。
[0007]優選的:所述底座支架的內壁底部固定安裝有電動伸縮桿,所述電動伸縮桿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頂部中心開設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板的兩側開設有與放置槽相連通的螺孔,所述螺孔的內部螺紋連接手擰螺栓,兩個所述手擰螺栓的一端均轉動連接有處于放置槽內部的夾持塊,兩個所述夾持塊的形狀均為半圓形結構,兩個所述夾持塊的內弧面均固定安裝有弧形橡膠墊。
[0008]優選的:所述底座支架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裝有固定腳盤,固定腳盤的底部固定安裝有防滑墊。
[0009]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為:
[0010]本技術中結構合理,當檢測完成后,工作人員可通過拉動或推動把手,帶動齒條經滑塊在滑軌內部滑動的作用下進行移動,并帶動著齒輪進行轉動,同時經齒輪帶動固定桿進行轉動,從而使擦拭塊圍繞檢測探頭進行轉動擦拭,使檢測探頭上殘留的污水在擦拭塊的作用下進行擦拭滴落在容器內部,進而實現清潔擦拭檢測探頭的效果,避免了還需工作人員手動取出檢測探頭進行清理擦拭的現象發生,操作方便快捷,保證了檢測結果準確性的同時也提高了檢測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技術安裝箱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技術保護管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5]圖4為本技術底座支架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底座支架;2、安裝箱;3、分析儀主體;4、線管;5、檢測探頭;6、齒輪;7、固定桿;8、擦拭塊;9、齒條;10、滑軌;11、滑塊;12、保護管;13、顯示器;14、電動伸縮桿;15、放置板;16、手擰螺栓;17、夾持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涉及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8]如圖1~圖4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了污水生化需氧量檢測裝置,包括底座支架1與固定安裝在底座支架1頂部的安裝箱2以及固定安裝在安裝箱2內部的分析儀主體3,安裝箱2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線管4,線管4的底端固定安裝有檢測探頭5,分析儀主體3通過導線穿過安裝箱2并穿入線管4的內部與檢測探頭5相連接;線管4的表面轉動連接有齒輪6,齒輪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桿7,固定桿7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與檢測探頭5相接觸的擦拭塊8;底座支架1的內壁一側滑軌10,滑軌10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滑塊11,滑塊11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與齒輪6相嚙合連接的齒條9;當檢測完成后,工作人員可通過拉動或推動把手,帶動齒條9經滑塊11在滑軌10內部滑動的作用下進行移動,并帶動著齒輪6進行轉動,同時經齒輪6帶動固定桿7進行轉動,從而使擦拭塊8圍繞檢測探頭5進行轉動擦拭,使檢測探頭5上殘留的污水在擦拭塊8的作用下進行擦拭滴落在容器內部,進而實現清潔擦拭檢測探頭5的效果,避免了還需工作人員手動取出檢測探頭5進行清理擦拭的現象發生,操作方便快捷,保證了檢測結果準確性的同時也提高了檢測的工作效率。
[0019]本實施例中,具體的:安裝箱2的底部固定安裝有保護管12,保護管12位于線管4的外側,保護管12的表面開設有用于使齒條9能夠與齒輪6相嚙合連接的槽口,安裝箱2的一側固定安裝有用于顯示數據的顯示器13;通過設置保護管12,便于對檢測探頭5進行防護,有效避免了空氣中的灰塵飄落在檢測探頭5上,對檢測探頭5造成影響的情況發生,通過設置顯示器13,用于將分析儀主體3的檢測數據進行顯示,便于工作人員進行查看,增強了使用
便捷性。
[0020]本實施例中,具體的:底座支架1的內壁底部固定安裝有電動伸縮桿14,電動伸縮桿14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放置板15,放置板15的頂部中心開設有放置槽,放置板15的兩側開設有與放置槽相連通的螺孔,螺孔的內部螺紋連接手擰螺栓16,兩個手擰螺栓16的一端均轉動連接有處于放置槽內部的夾持塊17,兩個夾持塊17的形狀均為半圓形結構,兩個夾持塊17的內弧面均粘接有弧形橡膠墊;在對污水進行檢測時,先將盛放污水的容器放入放置板15頂部開設的放置槽內部,并通過擰動手擰螺栓16,帶動兩個夾持塊17相互靠近,使夾持塊17與容器的外表面進行接觸,進而實現對容器進行夾持固定的效果,便于對不同大小的容器進行固定,防止在檢測過程中容器發生傾倒,通過設置弧形橡膠墊,有效防止夾持力度過大對容器造成損壞,當容器固定完成后,通過電動伸縮桿14推動放置板15上移,從而使容器進入保護管12內部,并使檢測探頭5伸入容器內部,進而通過檢測探頭5與分析儀主體3實現對污水進行生化需氧量檢測的效果,檢測完成后,通過電動伸縮桿14帶動放置板15復位,進行下一樣品的檢測,提高了檢測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污水生化需氧量檢測裝置,包括底座支架(1)與固定安裝在底座支架(1)頂部的安裝箱(2)以及固定安裝在安裝箱(2)內部的分析儀主體(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箱(2)的底部固定安裝有線管(4),所述線管(4)的底端固定安裝有檢測探頭(5);所述線管(4)的表面轉動連接有齒輪(6),所述齒輪(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桿(7),所述固定桿(7)的底端固定安裝有與檢測探頭(5)相接觸的擦拭塊(8);所述底座支架(1)的內壁一側設置有用于帶動齒輪(6)轉動的滑動機構,所述滑動機構的一側固定安裝有與齒輪(6)相嚙合連接的齒條(9),所述齒條(9)的一端固定安裝有便于手握的把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化需氧量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底座支架(1)內壁一側的滑軌(10)與滑動連接在滑軌(10)內部的滑塊(11),所述滑塊(11)的一側與齒條(9)的一側相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生化需氧量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箱(2)的底部固定安裝有保護管(12),所述保護管(12)位于線管(4)的外側,所述保護管(12)的表面開設有配合齒條(9)使用的槽口。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會強,郭承遠,李曉丹,王璇,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秉信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