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管道燃氣防泄漏報警設備,包括報警組件,所述報警組件包括安裝箱、無線通信模塊、燃氣傳感器、控制器、兩個套管、聲光報警器、進氣孔、集氣斗、四個密封環、八個安裝板和兩個螺栓;四個所述密封環的外側壁對稱固定連接于兩個所述套管的內側壁兩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兩個套管套接于輸氣管道的外部并使用螺栓固定,當出現燃氣泄漏時,燃氣傳感器將信號傳輸至控制器,控制器分別控制無線通信模塊和聲光報警器工作,聲光報警器提醒附近居民遠離此處,無線通信模塊向安保室發送報警信號,提醒維修人員到達現場維修,通過密封環可以避免燃氣直接泄漏至外部,以提高燃氣傳感器的檢測精度。器的檢測精度。器的檢測精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管道燃氣防泄漏報警設備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報警設備,具體為管道燃氣防泄漏報警設備,屬于燃氣報警
技術介紹
[0002]天然氣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氣體,包括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中各種自然過程形成的氣體,天然氣蘊藏在地下多孔隙巖層中,天然氣主要用途是作燃料,可制造炭黑、化學藥品和液化石油氣,由天然氣生產的丙烷、丁烷是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料。
[0003]目前,天然氣在進行使用時,通常都是利用管道進行輸送的,管道拐彎連接處基本是采用彎管進行連接的,而隨著管道的長時間使用,彎管接頭處容易被腐蝕從而出現燃氣泄漏的情況,因此燃氣公司的工作人員會定期使用檢測設備對管道進行檢查,由于彎管接頭處大多位于樓房的外部,因此采用傳統的檢測設備不方便進行燃氣泄漏檢測,為此,提出一種管道燃氣防泄漏報警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有鑒于此,本技術希望提供一種管道燃氣防泄漏報警設備,以解決或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至少提供一種有益的選擇。
[0005]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管道燃氣防泄漏報警設備,包括報警組件,所述報警組件包括安裝箱、無線通信模塊、燃氣傳感器、控制器、兩個套管、聲光報警器、進氣孔、集氣斗、四個密封環、八個安裝板和兩個螺栓;
[0006]四個所述密封環的外側壁對稱固定連接于兩個所述套管的內側壁兩端,八個所述安裝板對稱固定連接于兩個所述套管的外側壁,相對應的兩個所述安裝板通過兩個所述螺栓固定連接,所述進氣孔等距開設于位于上方的一個所述套管的內側壁,所述集氣斗的外側壁固定連接于所述安裝箱的內側壁,所述燃氣傳感器通過安裝架安裝于所述安裝箱內部中心,所述控制器安裝于所述安裝箱的內前壁,所述聲光報警器安裝于所述安裝箱的前表面,所述無線通信模塊安裝于所述安裝箱的內側壁。
[0007]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安裝箱的下表面安裝于位于上方一個所述套管的外側壁,所述套管通過所述進氣孔與所述安裝箱連通。
[0008]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燃氣傳感器位于所述集氣斗的正上方,所述安裝箱的外側壁等距開設有排氣孔。
[0009]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安裝箱的上表面安裝有光伏電板,所述安裝箱的內前壁安裝有蓄電池。
[0010]進一步優選的,所述密封環的內側壁安裝有輸氣組件,所述輸氣組件包括第一輸氣管、第二輸氣管和彎管;
[0011]四個所述密封環的內側壁對稱貼合于所述第一輸氣管和所述第二輸氣管的外側壁。
[0012]進一步優選的,兩個所述套管相適配且相鄰面相互貼合,相對應的兩個所述密封環相適配且相鄰面相互貼合。
[0013]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第一輸氣管和所述第二輸氣管的相鄰端通過所述彎管固定連接并連通。
[0014]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排氣孔位于所述集氣斗的上方。
[0015]本技術實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通過兩個套管套接于輸氣管道的外部并使用螺栓固定,方便安裝,同時通過套管可以起到保護輸氣管道的作用,減小了輸氣管道的腐蝕,當出現燃氣泄漏時,燃氣傳感器將信號傳輸至控制器,控制器分別控制無線通信模塊和聲光報警器工作,聲光報警器發光鳴叫可以提醒附近居民遠離此處,無線通信模塊則向安保室發送報警信號,以提醒維修人員到達現場維修,通過密封環可以避免燃氣直接泄漏至外部,以提高燃氣傳感器的檢測精度。
[0016]上述概述僅僅是為了說明書的目的,并不意圖以任何方式進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實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過參考附圖和以下的詳細描述,本技術進一步的方面、實施方式和特征將會是容易明白的。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圖;
[0019]圖2為本技術的輸氣組件結構圖;
[0020]圖3為本技術的套管結構圖;
[0021]圖4為本技術的報警組件結構圖;
[0022]圖5為本技術的收集斗結構圖。
[0023]附圖標記:101、報警組件;11、安裝箱;12、無線通信模塊;13、燃氣傳感器;14、蓄電池;15、控制器;16、套管;17、聲光報警器;18、進氣孔;19、集氣斗;20、密封環;21、光伏電板;22、安裝板;23、螺栓;24、排氣孔;301、輸氣組件;31、第一輸氣管;32、第二輸氣管;33、彎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在下文中,僅簡單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實施例。正如本領域技術人員可認識到的那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可通過各種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實施例。因此,附圖和描述被認為本質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0025]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
[0026]如圖1
?
5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管道燃氣防泄漏報警設備,包括報警組件101,報警組件101包括安裝箱11、無線通信模塊12、燃氣傳感器13、控制器15、兩個套管16、聲光報警器17、進氣孔18、集氣斗19、四個密封環20、八個安裝板22和兩個螺栓23;
[0027]四個密封環20的外側壁對稱固定連接于兩個套管16的內側壁兩端,八個安裝板22對稱固定連接于兩個套管16的外側壁,相對應的兩個安裝板22通過兩個螺栓23固定連接,
進氣孔18等距開設于位于上方的一個套管16的內側壁,集氣斗19的外側壁固定連接于安裝箱11的內側壁,燃氣傳感器13通過安裝架安裝于安裝箱11內部中心,控制器15安裝于安裝箱11的內前壁,聲光報警器17安裝于安裝箱11的前表面,無線通信模塊12安裝于安裝箱11的內側壁。
[0028]在一個實施例中,安裝箱11的下表面安裝于位于上方一個套管16的外側壁,套管16通過進氣孔18與安裝箱11連通,當出現燃氣泄漏時,燃氣通過進氣孔18流入至安裝箱11內,在集氣斗19的導向下,泄漏的燃氣通過集氣斗19的頂端流出。
[0029]在一個實施例中,燃氣傳感器13位于集氣斗19的正上方,安裝箱11的外側壁等距開設有排氣孔24,排氣孔24位于集氣斗19的上方,當泄漏的燃氣通過集氣斗19的頂端流出時,由于燃氣傳感器13位于集氣斗19的正上方,因此燃氣傳感器13檢測出管道發生燃氣泄漏,而通過排氣孔24則可以將安裝箱11內的燃氣排出,避免出現安裝箱11內燃氣濃度過大而發生爆炸。
[0030]在一個實施例中,安裝箱11的上表面安裝有光伏電板21,安裝箱11的內前壁安裝有蓄電池14,通過光伏電板21可以為蓄電池14進行充電,而通過蓄電池14則可以為無線通信模塊12、燃氣傳感器13、控制器15和聲光報警器17供電,節約了能源,同時免去了為蓄電池14充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管道燃氣防泄漏報警設備,包括報警組件(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報警組件(101)包括安裝箱(11)、無線通信模塊(12)、燃氣傳感器(13)、控制器(15)、兩個套管(16)、聲光報警器(17)、進氣孔(18)、集氣斗(19)、四個密封環(20)、八個安裝板(22)和兩個螺栓(23);四個所述密封環(20)的外側壁對稱固定連接于兩個所述套管(16)的內側壁兩端,八個所述安裝板(22)對稱固定連接于兩個所述套管(16)的外側壁,相對應的兩個所述安裝板(22)通過兩個所述螺栓(23)固定連接,所述進氣孔(18)等距開設于位于上方的一個所述套管(16)的內側壁,所述集氣斗(19)的外側壁固定連接于所述安裝箱(11)的內側壁,所述燃氣傳感器(13)通過安裝架安裝于所述安裝箱(11)內部中心,所述控制器(15)安裝于所述安裝箱(11)的內前壁,所述聲光報警器(17)安裝于所述安裝箱(11)的前表面,所述無線通信模塊(12)安裝于所述安裝箱(11)的內側壁。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管道燃氣防泄漏報警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箱(11)的下表面安裝于位于上方一個所述套管(16)的外側壁,所述套管(16)通過所述進氣孔(18)與所述安裝箱(11)連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黎明,劉瑋瑋,田玲玲,劉超,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立鼎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