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油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包裝印刷設備用油墨分散裝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設有支架,支架內設有圓環,圓環的內壁轉動連接有攪拌箱,攪拌箱內設有攪拌機構,支架的內壁設有蓋板和清洗機構,攪拌機構包括齒環,齒環固定安裝于攪拌箱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有攪拌機構,起到提高油墨分散程度的目的,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有清洗機構,便于對攪拌箱進行清洗,利于后續油墨的加工。利于后續油墨的加工。利于后續油墨的加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包裝印刷設備用油墨分散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油墨
,具體為一種包裝印刷設備用油墨分散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油墨是用于包裝材料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過印刷將圖案、文字表現在承印物上油墨中包括主要成分和輔助成分,它們均勻地混合并經反復軋制而成一種粘性膠狀流體.
[0003]印刷是將文字、圖畫、照片、防偽等原稿經制版、施墨、加壓等工序,使油墨轉移到紙張、紡織品、塑料品、皮革、PVC、PC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復制原稿內容的技術,印刷是把經審核批準的印刷版,通過印刷機械及專用油墨轉印到承印物的過程.
[0004]目前,現有包裝印刷設備用油墨分散裝置由于攪拌結構比較簡單,導致其攪拌效果較差,使得油墨的分散效果不好,并且在油墨分散結束后,需要人工對攪拌箱進行清洗,費時費力。
[0005]例如,中國專利公告號為CN210206650U公開了一種油墨分散裝置,屬于分散裝置
,包括支撐底座,支撐底座的上方設置有攪拌桶,支撐底座上開設有與攪拌桶相對應的限位凹槽,攪拌桶的上方設置有支撐頂板,支撐頂板與支撐底座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一位置調節件,所述支撐頂板的下方設置有攪拌機構,攪拌機構包括支撐板,支撐板的上方設置有限位滑塊,支撐板與限位滑塊的連接處設置有連接件;在油墨分散裝置上設置了攪拌機構,用戶可以通過攪拌機構上的攪拌件對油墨進行攪拌,此外,用戶可以通過第一位置調節件和第二位置調節件的配合使用使攪拌件在不同的位置對油墨進行攪拌,從而使攪拌件對油墨的攪拌效果更好,從而提高油墨的分散質量。
[0006]由上述現有專利文件公開的方案可知,現有包裝印刷設備用油墨分散裝置由于攪拌結構比較簡單,導致其攪拌效果較差,使得油墨的分散效果不好,并且在油墨分散結束后,需要人工對攪拌箱進行清洗,費時費力,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包裝印刷設備用油墨分散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0007]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印刷設備用油墨分散裝置,以解決包裝印刷設備用油墨分散裝置分散效果不理想,且沒有清洗機構的問題。
[000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包裝印刷設備用油墨分散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設有支架,支架的形狀為拱形,所述支架內設有圓環,通過設置有圓環,便于承接攪拌箱的轉動,所述圓環的內壁轉動連接有攪拌箱,攪拌箱的底端設有滾輪和出料管,攪拌箱的頂端設有進料管,所述攪拌箱內設有攪拌機構,通過設置有攪拌機構,起到提高油墨分散程度的目的,所述支架的內壁設有蓋板和清洗機構,通過設置有蓋板,便于蓋上攪拌箱,通過設置有清洗機構,便于對攪拌箱進行清洗,利于后續油墨的加工,所述攪拌機構包括齒環,所述齒環固定安裝于攪拌箱上。
[0009]優選的,所述支架的內壁設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轉軸端設有齒輪,所述齒
輪與齒環相嚙合,通過設置有齒輪和齒環,在第一電機工作時,起到帶動攪拌箱進行順時針轉動的目的。
[0010]優選的,所述蓋板上設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轉軸端貫穿蓋板并設有攪拌桿,通過設置有第二電機,便于帶動攪拌桿進行逆時針轉動的目的。
[0011]優選的,所述攪拌桿的一端設有刮板,通過設置有刮板,便于清理攪拌箱的內壁。
[0012]優選的,所述清洗機構包括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固定安裝于支架上,通過設置有水箱,便于存放清洗用水,所述水泵固定安裝于支架的內壁,所述水泵的進水管連通水箱。
[0013]優選的,所述支架上設有氣缸,通過設置有氣缸,便于調整噴頭的高度,所述氣缸的活塞桿端設有噴頭,所述水泵的出水管連通噴頭。
[0014]優選的,所述蓋板上開設有通孔,通過設置有通孔,便于噴頭進入到攪拌箱內。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術通過設置有攪拌機構,起到提高油墨分散程度的目的。
[0017]2.本技術通過設置有清洗機構,便于對攪拌箱進行清洗,利于后續油墨的加工。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技術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技術A處放大圖;
[0020]圖3為本技術攪拌箱橫向剖面圖。
[0021]圖中:1、底座;21、攪拌桿;22、刮板;23、齒環;24、第一電機;25、齒輪;26、第二電機;31、水箱;32、水泵;33、氣缸;34、通孔;35、噴頭;4、圓環;5、攪拌箱;6、支架;7、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3]實施例1
[0024]請參閱圖1、圖2和圖3,圖示中的一種包裝印刷設備用油墨分散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設有支架6,支架6的形狀為拱形,支架6內設有圓環4,通過設置有圓環4,便于承接攪拌箱5的轉動,圓環4的內壁轉動連接有攪拌箱5,攪拌箱5的底端設有滾輪和出料管,攪拌箱5的頂端設有進料管,攪拌箱5內設有攪拌機構,通過設置有攪拌機構,起到提高油墨分散程度的目的,支架6的內壁設有蓋板7和清洗機構,通過設置有蓋板7,便于蓋上攪拌箱5,通過設置有清洗機構,便于對攪拌箱5進行清洗,利于后續油墨的加工,攪拌機構包括齒環23,齒環23固定安裝于攪拌箱5上。
[0025]其中,支架1的內壁設有第一電機24,第一電機24的轉軸端設有齒輪25,齒輪25與齒環23相嚙合,通過設置有齒輪25和齒環23,在第一電機24工作時,起到帶動攪拌箱5進行順時針轉動的目的,蓋板7上設有第二電機26,第二電機26的轉軸端貫穿蓋板7并設有攪拌桿21,通過設置有第二電機26,便于帶動攪拌桿21進行逆時針轉動的目的,攪拌桿21的一端
設有刮板22,通過設置有刮板22,便于清理攪拌箱5的內壁。
[0026]本油墨分散裝置使用時:將油墨加入到攪拌箱5內,啟動第一電機24和第二電機26,第一電機24通過齒輪25和齒環23帶動攪拌箱5進行順時針轉動,第二電機24將帶動攪拌桿21和刮板22進行逆時針轉動,逆時針轉動的攪拌桿21和刮板22將對順時針轉動的攪拌箱5內油墨進行充分攪拌,利于提高油墨分散程度。
[0027]實施例2
[0028]請參閱圖1、圖2和圖3,本實施方式對于實施例1進一步說明,圖示中一種包裝印刷設備用油墨分散裝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設有支架6,支架6的形狀為拱形,支架6內設有圓環4,通過設置有圓環4,便于承接攪拌箱5的轉動,圓環4的內壁轉動連接有攪拌箱5,攪拌箱5的底端設有滾輪和出料管,攪拌箱5的頂端設有進料管,攪拌箱5內設有攪拌機構,通過設置有攪拌機構,起到提高油墨攪拌均勻度的目的,支架6的內壁設有蓋板7和清洗機構,通過設置有蓋板7,便于蓋上攪拌箱5,通過設置有清洗機構,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包裝印刷設備用油墨分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設有支架(6),所述支架(6)內設有圓環(4),所述圓環(4)的內壁轉動連接有攪拌箱(5),所述攪拌箱(5)內設有攪拌機構,所述支架(6)的內壁設有蓋板(7)和清洗機構,所述攪拌機構包括齒環(23),所述齒環(23)固定安裝于攪拌箱(5)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包裝印刷設備用油墨分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的內壁設有第一電機(24),所述第一電機(24)的轉軸端設有齒輪(25),所述齒輪(25)與齒環(23)相嚙合。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包裝印刷設備用油墨分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7)上設有第二電機(26),所述第二電機(26)的轉軸端貫穿蓋板(7)并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繆小江,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柏達印刷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