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氣象站觀測用立桿,涉及到氣象觀測技術領域,包括立桿本體和設置在立桿本體上的觀測本體,所述立桿本體的底部固定連接底盤,所述立桿本體上固定套接固定架,所述立桿本體上滑動套接調節架,所述固定架上開設三個活動槽一,所述活動槽一內轉動連接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側固定連接凹型架,所述支撐桿的另一側固定連接安裝盒,所述調節架上開設三個活動槽二,相鄰兩個所述活動槽二和凹型架之間轉動套接同一個調節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增加了裝置與土壤之間的連接緊密性,提高了裝置面對大風等氣象條件時的抵抗能力,提高了裝置的安全性,保障了氣象數據的穩定采集,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與可靠性。高了裝置的實用性與可靠性。高了裝置的實用性與可靠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氣象站觀測用立桿
[0001]本技術涉及氣象觀測
,特別涉及一種氣象站觀測用立桿。
技術介紹
[0002]氣象,是指發生在天空中的風、云、雨、雪、霜、露、虹、暈、閃電、打雷等一切大氣的自然現象。氣象對于人們的生產生活都有著極大的影響,特別是對于天氣預報、環境監測、科學研究、交通運輸等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0003]為了更好的觀測氣象數據,許多地方都建設有氣象站來實時監測氣象數據和環境數據區域。氣象站按照根據用途、安裝及精確度又可分為:便攜式氣象站、高精度氣象站、高速公路氣象站、森林火險氣象站及校園氣象站、電力氣象站、光伏氣象站、景區氣象站、社區氣象站等類別。
[0004]例如公開號為CN215449652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高精度氣象數據采集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頂部的中部固定安裝有立桿支架,所述立桿支架的內部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腔的頂部與底部之間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螺紋桿,所述螺紋桿的表面螺紋套接有螺紋套,所述螺紋套表面的一側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貫穿安裝槽并延伸至立桿支架的外部,本技術涉及氣象觀測
該高精度氣象數據采集裝置,使設備在能夠方便的對雨量計內部的樹葉等雜質進行清理,避免雜物影響測量數據的精準性,在給人們提供方便的同時,也間接提高了測量數據的精度,從而加強了設備的實用性,進而有利于市場的推廣。
[0005]上述裝置雖然通過對雜物的清理來給人們提高了,方便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數據的精度,但是其采用的立桿支架和底座與地面的連接不夠緊密,僅為安置在地面上,上述裝置在遇到大風氣象時,容易受大風影響而產生晃動甚至傾倒,使用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氣象站觀測用立桿來滿足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0006]本申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象站觀測用立桿,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包括立桿本體和設置在立桿本體上的觀測本體,所述立桿本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底盤,所述立桿本體上固定套接有固定架,所述立桿本體上滑動套接有調節架,所述固定架上開設有三個活動槽一,所述活動槽一內轉動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凹型架,所述支撐桿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安裝盒,所述調節架上開設有三個活動槽二,相鄰兩個所述活動槽二和凹型架之間轉動套接有同一個調節桿,所述安裝盒內開設有活動腔,所述活動腔內轉動套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一端貫穿安裝盒的一側,所述轉軸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把手,所述轉軸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齒輪,所述活動腔內滑動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齒板,所述齒板與齒輪相適配,所述連接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釬,所述固定釬的底部貫穿安裝盒的底部。
[0008]優選的,所述安裝盒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清潔圈,所述清潔圈滑動套接在固定釬上。
[0009]優選的,所述活動腔的一側開設有滑槽,所述連接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滑塊,所述滑槽與滑塊相適配。
[0010]優選的,所述連接板整體呈L型結構。
[0011]優選的,所述活動槽一、活動槽二和凹型架內均固定連接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與支撐桿和調節桿相適配。
[0012]優選的,三個所述支撐桿之間以固定架的頂部中點為中心呈環狀分布。
[0013]綜上,本技術的技術效果和優點:
[0014]1、本技術結構合理,下移調節架,通過調節桿的作用帶動三個支撐桿展開,支撐桿的底部抵觸地面,轉動把手帶動轉軸轉動,通過齒輪和齒板的作用帶動連接板下移,連接板推動固定釬伸出安裝盒并插入周圍的土壤中。通過固定釬的作用,增加了裝置與土壤之間的連接緊密性,提高了裝置面對大風等氣象條件時的抵抗能力,提高了裝置的安全性,保障了氣象數據的穩定采集,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與可靠性。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為一種氣象站觀測用立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一種氣象站觀測用立桿中立桿本體的連接結構局部剖視圖;
[0018]圖3為一種氣象站觀測用立桿中安裝盒的局部剖開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一種氣象站觀測用立桿中連接板的立體連接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立桿本體;2、觀測本體;3、底盤;4、固定架;5、調節架;6、活動槽一;7、支撐桿;8、活動槽二;9、調節桿;10、凹型架;11、安裝盒;12、轉軸;13、齒輪;14、把手;15、滑槽;16、滑塊;17、連接板;18、齒板;19、固定釬;20、清潔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2]實施例:參考圖1
?
4所示的一種氣象站觀測用立桿,包括立桿本體1和設置在立桿本體1上的觀測本體2,立桿本體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底盤3,立桿本體1上固定套接有固定架4,立桿本體1上滑動套接有調節架5,固定架4上開設有三個活動槽一6,活動槽一6內轉動連接有支撐桿7,支撐桿7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凹型架10,支撐桿7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安裝盒11,調節架5上開設有三個活動槽二8,相鄰兩個活動槽二8和凹型架10之間轉動套接有同一個調節桿9,安裝盒11內開設有活動腔,活動腔內轉動套接有轉軸12,轉軸12的一端貫穿安裝盒11的一側,轉軸12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把手14,轉軸12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齒輪13,活動
腔內滑動連接有連接板17,連接板17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齒板18,齒板18與齒輪13相適配,連接板17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固定釬19,固定釬19的底部貫穿安裝盒11的底部,首先,通過底盤3的作用將裝置置于地面上,接著下移調節架5,通過調節桿9的作用帶動支撐桿7外翻,實現三個支撐桿7展開,直至支撐桿7的底部抵觸地面,然后,轉動把手14帶動轉軸12轉動,從而通過齒輪13和齒板18的作用帶動連接板17下移,通過連接板17推動固定釬19伸出安裝盒11并插入周圍的土壤中,通過固定釬19的作用,增加了裝置與土壤之間的連接緊密性,提高了裝置面對大風等氣象條件時的抵抗能力,提高了裝置的安全性,保障了氣象數據的穩定采集,提高了裝置的實用性與可靠性。
[0023]請參閱圖2和圖3所示,安裝盒1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清潔圈20,清潔圈20滑動套接在固定釬19上,通過清潔圈20的作用,在固定釬19收回時,刮去固定釬19表面附著的泥土,避免這些泥土進入安裝盒11內部,保障了安裝盒11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氣象站觀測用立桿,包括立桿本體(1)和設置在立桿本體(1)上的觀測本體(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桿本體(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底盤(3),所述立桿本體(1)上固定套接有固定架(4),所述立桿本體(1)上滑動套接有調節架(5),所述固定架(4)上開設有三個活動槽一(6),所述活動槽一(6)內轉動連接有支撐桿(7),所述支撐桿(7)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凹型架(10),所述支撐桿(7)的另一側固定連接有安裝盒(11),所述調節架(5)上開設有三個活動槽二(8),相鄰兩個所述活動槽二(8)和凹型架(10)之間轉動套接有同一個調節桿(9),所述安裝盒(11)內開設有活動腔,所述活動腔內轉動套接有轉軸(12),所述轉軸(12)的一端貫穿安裝盒(11)的一側,所述轉軸(12)的一端固定套接有把手(14),所述轉軸(12)的另一端固定套接有齒輪(13),所述活動腔內滑動連接有連接板(17),所述連接板(17)的一側固定連接有齒板(18),所述齒板(1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賴建梁,連瑞漂,石金偉,蘭宗宏,
申請(專利權)人:賴建梁,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