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效散熱的配電控制柜,包括:柜體;所述柜體設置有出風口;安裝管道,設于所述柜體上;球體,設于所述安裝管道內;所述球體上貫穿設置有通風管道;所述通風管道上設置有風機;驅動機構,設于所述柜體的內壁上;所述驅動機構與通風管道外壁接觸;其中,所述通風管道沿球體球心擺動;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柜體需要進行散熱時,風機運作,將外部的空氣通過安裝管道導入至柜體中,并從出風口排出,從而完成散熱,同時驅動機構與通風管道接觸,使得通風管道以球體的球心進行擺動,從而使得風機吹向不同方向,在進行散熱的過程中,使得柜體內氣流擾動,防止柜體內出現熱量堆積,從而提高了散熱效率。從而提高了散熱效率。從而提高了散熱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效散熱的配電控制柜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高效散熱的配電控制柜。
技術介紹
[0002]配電柜(箱)分動力配電柜(箱)和照明配電柜(箱)、計量柜(箱),是配電系統的末級設備,配電柜是電動機控制中心的統稱。配電柜使用在負荷比較分散、回路較少的場合;電動機控制中心用于負荷集中、回路較多的場合。
[0003]現有技術中例如公告號為CN217522388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高效散熱的電力配電柜,包括柜體和連接機構,所述柜體的頂端固定穿插連接有安裝框,所述安裝框的內部設置有抽風機構,所述抽風機構的上方設置有過濾機構,所述連接機構由卡槽、限位槽、卡塊和限位桿組成,所述卡槽開設于安裝框的頂端,所述限位槽開設于卡槽的內壁,所述限位槽的內壁開設有限位槽,所述卡塊的頂端開設有第一活動孔,所述限位槽內壁的底端開設有限位孔。本技術利用卡塊、卡槽、限位槽、限位孔和限位桿的設置,再對濾網進行拆卸時,只需使得限位桿與限位孔分離,然后將卡塊轉離限位槽,即可通過卡塊在卡槽中上移直至分離即可,從而完成濾網的拆卸,提高了濾網拆卸的便捷性。
[0004]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的過程中,柜體內用于散熱的抽風機構不能進行擺動,遠離抽風機構的元器件附近空氣,熱空氣流動速度較慢,散熱的效果不理想,散熱效率差,鑒于此,本技術提出了一種高效散熱的配電控制柜,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散熱的配電控制柜,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高效散熱的配電控制柜,包括:
[0008]柜體;所述柜體設置有出風口;
[0009]安裝管道,設于所述柜體上;
[0010]球體,設于所述安裝管道內;所述球體上貫穿設置有通風管道;所述通風管道上設置有風機;
[0011]驅動機構,設于所述柜體的內壁上;所述驅動機構與通風管道外壁接觸;
[0012]其中,所述通風管道沿球體球心擺動。
[0013]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驅動機構包括限位環,所述限位環與通風管道外壁接觸,所述限位環的兩側端固定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電動升降桿,所述電動升降桿與柜體內壁連接。
[0014]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通風管道的內壁螺紋連接有過濾管道,所述過濾管道、風機上下對稱設置。
[001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過濾管道的底端面設置有過濾板,所述過濾管道
的管口處設置有轉動環。
[001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限位環直徑大于通風管道直徑,所述限位環設置在風機、球體之間。
[001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安裝管道設置有螺紋連接的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與球體表面接觸。
[001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限位環為橡膠材質制備而成。
[001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轉動環、過濾管道為一體成型結構。
[002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21]在柜體需要進行散熱時,風機運作,將外部的空氣通過安裝管道導入至柜體中,并從出風口排出,從而完成散熱,同時驅動機構與通風管道接觸,使得通風管道以球體的球心進行擺動,從而使得風機吹向不同方向,在進行散熱的過程中,使得柜體內氣流擾動,防止柜體內出現熱量堆積,從而提高了散熱效率;同時由于通風管道可以任意擺動,能便于通風管道擺動至合適的位置,當柜體內某一處元器件安裝過多,造成熱量集中時,進行散熱,提高了整體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技術驅動機構、柜體的連接示意圖;
[0024]圖3為本技術圖2中A處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5]圖4為本技術過濾管道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中:10、柜體;11、出風口;20、安裝管道;21、定位螺栓;30、球體;31、通風管道;32、風機;40、過濾管道;41、過濾板;42、轉動環;50、驅動機構;51、電動升降桿;52、連接桿;53、限位環。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8]實施例:
[0029]如圖1
?
4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高效散熱的配電控制柜,包括:
[0030]柜體10;所述柜體10設置有出風口11;
[0031]安裝管道20,設于所述柜體10上;
[0032]球體30,設于所述安裝管道20內;所述球體30上貫穿設置有通風管道31;所述通風管道31上設置有風機32;
[0033]驅動機構50,設于所述柜體10的內壁上;所述驅動機構50與通風管道31外壁接觸;
[0034]其中,所述通風管道31沿球體30球心擺動。
[0035]本實施例中,在柜體10需要進行散熱時,風機32運作,將外部的空氣通過安裝管道20導入至柜體10中,并從出風口11排出,從而完成散熱,同時驅動機構50與通風管道31接
觸,使得通風管道31以球體30的球心進行擺動,從而使得風機32吹向不同方向,在進行散熱的過程中,使得柜體10內氣流擾動,防止柜體10內出現熱量堆積,從而提高了散熱效率;
[0036]同時由于通風管道31可以任意擺動,能便于通風管道31擺動至合適的位置,當柜體10內某一處元器件安裝過多,造成熱量集中時,進行散熱,提高了整體的實用性。
[0037]具體的,所述驅動機構50包括限位環53,所述限位環53與通風管道31外壁接觸,所述限位環53的兩側端固定設置有連接桿52,所述連接桿52上設置有電動升降桿51,所述電動升降桿51與柜體10內壁連接。
[0038]本實施例中,在驅動通風管道31進行擺動時,電動升降桿51帶動連接桿52、限位環53進行運動,從而使得限位環53與通風管道31的外壁接觸,使得通風管道31擺動。
[0039]具體的,所述通風管道31的內壁螺紋連接有過濾管道40,所述過濾管道40、風機32上下對稱設置。
[0040]本實施例中,過濾管道40用于對空氣中的灰塵等雜質進行儲存。
[0041]具體的,所述過濾管道40的底端面設置有過濾板41,所述過濾管道40的管口處設置有轉動環42。
[0042]本實施例中,過濾板41用于對空氣中的灰塵進行過濾,轉動環42用于帶動過濾管道40進行旋轉,便于對過濾管道40內的雜質進行清理。
[0043]具體的,所述限位環53直徑大于通風管道31直徑,所述限位環53設置在風機32、球體30之間。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效散熱的配電控制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體(10);所述柜體(10)設置有出風口(11);安裝管道(20),設于所述柜體(10)上;球體(30),設于所述安裝管道(20)內;所述球體(30)上貫穿設置有通風管道(31);所述通風管道(31)上設置有風機(32);驅動機構(50),設于所述柜體(10)的內壁上;所述驅動機構(50)與通風管道(31)外壁接觸;其中,所述通風管道(31)沿球體(30)球心擺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散熱的配電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50)包括限位環(53),所述限位環(53)與通風管道(31)外壁接觸,所述限位環(53)的兩側端固定設置有連接桿(52),所述連接桿(52)上設置有電動升降桿(51),所述電動升降桿(51)與柜體(10)內壁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散熱的配電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管道(31)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姚麗勤,俞志琴,張亞鵬,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智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