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非金屬鎧裝型全介質架空光纜,包括:無扎紗一次成型內層纜芯,沿著所述無扎紗一次成型內層纜芯外圓周依次設有內護套、碳纖維薄膜層、防生物啃咬非金屬護板層、外護套和紅色高強度聚氨酯層,所述防生物啃咬非金屬護板層與所述外護套之間設有多個壓力傳感光纖;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滿足架空敷設的同時,能夠有效避免了生物啃咬破壞光纜的技術問題發生,且護套管上沒有扎紗印出現,這樣不僅降低光纜斷裂的風險,更降低了光纜的自重,提高了光纜的合格率和生產效率。提高了光纜的合格率和生產效率。提高了光纜的合格率和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非金屬鎧裝型全介質架空光纜
[0001]本技術涉及通信光纜
,具體涉及一種非金屬鎧裝型全介質架空光纜。
技術介紹
[0002]在室外使用光纜的時候,為了施工方便,會大量使用架空光纜,然而由于這些地區經常有鼠類和鳥類出沒,所以常常會碰到光纜被生物破壞的事故。現有的架空光纜大都不具備防生物破壞的功能,一旦光纜被生物破壞咬斷將造成通信中斷,給通信線路的運行和維護帶來很大的麻煩。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已出現采用架空式光纜進行初步防生物破壞,但是這種結構存在以下的不足:1)由于現有防生物破壞光纜在外界生物啃咬時具有有效的著力點,被外界生物啃咬多次后也會出現光纜被啃咬斷的問題發生,這樣將造成通信中斷,給通信線路的運行和維護帶來很大的麻煩;2)使用金屬元件鎧裝的光纜自重較大,不便于施工和維護,且不適用于架空使用,生產工藝復雜,影響生產效率;3)現有的架空式光纜采用層絞式結構,絞合后對護套管的固定采用扎紗的方式,扎紗固定存在一定的扎紗張力,會對護套管造成一定的擠壓形成扎紗印,導致產品質量不合格;4)在室外架空光纜過程中,如果出現懸掛重物,無法快速識別懸掛重物并對其進行清理,不僅會降低施工進度,而且還會造成光纜斷裂,影響通信傳輸。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非金屬鎧裝型全介質架空光纜,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滿足架空敷設的同時,能夠有效避免了生物啃咬破壞光纜的技術問題發生,且護套管上沒有扎紗印出現,這樣不僅降低光纜斷裂的風險,更降低了光纜的自重,提高了光纜的合格率和生產效率。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本技術提供一種非金屬鎧裝型全介質架空光纜,包括:無扎紗一次成型內層纜芯,沿著所述無扎紗一次成型內層纜芯外圓周依次設有內護套、碳纖維薄膜層、防生物啃咬非金屬護板層、外護套和紅色高強度聚氨酯層,所述防生物啃咬非金屬護板層與所述外護套之間設有多個壓力傳感光纖。
[0007]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非金屬鎧裝型全介質架空光纜及其制備方法,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滿足架空敷設的同時,能夠有效避免了生物啃咬破壞光纜的技術問題發生,且護套管上沒有扎紗印出現,這樣不僅降低光纜斷裂的風險,更降低了光纜的自重,提高了光纜的合格率和生產效率。
[0008]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防生物啃咬護板層為凹凸狀的增強非金屬復合材料組件,所述凹凸狀的增強復合材料件包括:多根增強非金屬復合材料件,所述增強非金屬復合材料件中部區域朝著碳纖維薄膜層方向凹陷,每相鄰的兩根增強非金屬復合材料件的端部
朝著外護套方向凸起設置并緊密無縫連接。
[0009]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壓力傳感光纖等間距設置于所述防生物啃咬非金屬護板層與所述外護套之間,且所述壓力傳感光纖與所述增強非金屬復合材料件中部區域呈相對設置。
[0010]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非金屬鎧裝型全介質架空光纜整體為全干式結構。
[0011]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無扎紗一次成型內層纜芯包括:中心碳纖維增強桿,沿著所述中心碳纖維增強桿外圓周設有多個絞全干式松套管。
[0012]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絞全干式松套管內設有多根光纖線,在所述絞全干式松套管與所述光纖線之間的間隙填充有阻水紗。
[0013]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沿著所述絞全干式松套管外設有芳綸紗承受層,在所述芳綸紗承受層與所述絞全干式松套管之間的間隙填充有纜膏。
[0014]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外護套包括:鎧裝層和外護層,所述鎧裝層與所述外護層通過絞籠式S絞合成一次成型結構,所述內護套為無扎紗一次成型結構。
[0015]本技術還提供一種非金屬鎧裝型全介質架空光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6]S1在中心碳纖維增強桿外依次鎧裝有絞全干式松套管和芳綸紗承受層后,通過無扎紗一次成型技術工藝制備得到無扎紗一次成型內層纜芯;
[0017]S2通過成纜內護一次成型工藝在無扎紗一次成型內層纜芯外絞合內護層,內護層絞合完成后立即進行內護層擠塑制備得到內護套;
[0018]S4在內護套外依次鎧裝有碳纖維薄膜層、防生物啃咬非金屬護板層和壓力傳感光纖;
[0019]S5通過鎧裝層和外護層采用絞籠式S絞合一次成型工藝在壓力傳感光纖外制備外護層,外護層隨即進入擠塑機頭進行擠塑得到外護套,在外護套外鎧裝有紅色高強度聚氨酯層后形成光纜。
[0020]作為優選技術方案,步驟S1還包括以下步驟:絞全干式松套管內安裝有多根光纖線,在所述絞全干式松套管與所述光纖線之間的間隙填充有阻水紗,在所述芳綸紗承受層與所述絞全干式松套管之間的間隙填充有纜膏。
[0021]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非金屬鎧裝型全介質架空光纜及其制備方法,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在滿足架空敷設的同時,能夠有效避免了生物啃咬破壞光纜的技術問題發生,且護套管上沒有扎紗印出現,這樣不僅降低光纜斷裂的風險,更降低了光纜的自重,提高了光纜的合格率和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非金屬鎧裝型全介質架空光纜的結構圖;
[0023]其中,1
?
內護套;2
?
碳纖維薄膜層;3
?
防生物啃咬非金屬護板層;4
?
壓力傳感光纖;5
?
外護套;6
?
紅色高強度聚氨酯層;7
?
增強非金屬復合材料件;8
?
中心碳纖維增強桿;9
?
絞全干式松套管;10
?
光纖線;11
?
阻水紗;12
?
芳綸紗承受層;13
?
纜膏。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
[0025]可以理解,本技術是通過一些實施例為了達到本技術的目的,如圖1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非金屬鎧裝型全介質架空光纜,包括:無扎紗一次成型內層纜芯,所述無扎紗一次成型內層纜芯包括:中心碳纖維增強桿8、絞全干式松套管9和芳綸紗承受層12,沿著所述中心碳纖維增強桿8外圓周設有多個絞全干式松套管9;所述絞全干式松套管9內設有多根光纖線10,在所述絞全干式松套管9與所述光纖線10之間的間隙填充有阻水紗11;沿著所述絞全干式松套管9外設有芳綸紗承受層12,在所述芳綸紗承受層12與所述絞全干式松套管9之間的間隙填充有纜膏13形成無扎紗一次成型內層纜芯;在沿著所述無扎紗一次成型內層纜芯外圓周依次設有內護套1、碳纖維薄膜層2、防生物啃咬非金屬護板層3、外護套5和紅色高強度聚氨酯層6,所述防生物啃咬非金屬護板層3與所述外護套5之間設有多個壓力傳感光纖4;所述防生物啃咬護板層3為凹凸狀的增強非金屬復合材料組件,所述凹凸狀的增強復合材料件包括:多根增強非金屬復合材料件7,所述增強非金屬復合材料件7中部區域朝著碳纖維薄膜層2方向凹陷,每相鄰的兩根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非金屬鎧裝型全介質架空光纜,其特征在于,包括:無扎紗一次成型內層纜芯,沿著所述無扎紗一次成型內層纜芯外圓周依次設有內護套、碳纖維薄膜層、防生物啃咬非金屬護板層、外護套和紅色高強度聚氨酯層,所述防生物啃咬非金屬護板層與所述外護套之間設有多個壓力傳感光纖。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金屬鎧裝型全介質架空光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生物啃咬非金屬護板層為凹凸狀的增強非金屬復合材料組件,所述凹凸狀的增強復合材料件包括:多根增強非金屬復合材料件,所述增強非金屬復合材料件中部區域朝著碳纖維薄膜層方向凹陷,每相鄰的兩根增強非金屬復合材料件的端部朝著外護套方向凸起設置并緊密無縫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非金屬鎧裝型全介質架空光纜,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傳感光纖等間距設置于所述防生物啃咬非金屬護板層與所述外護套之間,且所述壓力傳感光纖與所述增強非金屬復合材料件中部區域呈相對設置。4.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沈聰,王夢偉,陳龍,蔣瑩,韋冬,丁趙偉,王佳斌,韓宇峰,盛春敏,楊建義,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東通光網物聯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