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高速光隔離的安全單向打印共享切換設備,所述設備包括:第一處理器接收并處理內網計算機的打印信息,通過光發射器將打印信息傳輸至第三處理器;第二處理器接收并處理外網計算機的打印信息,通過光發射器將打印信息傳輸至第三處理器;第三處理器通過光接收器將接收的打印信息進行解析,發送給打印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克服現有共享打印設備的不足,通過高速光隔離單向傳輸系統,消除信息泄漏的安全隱患,保證數據的安全。保證數據的安全。保證數據的安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基于高速光隔離的安全單向打印共享切換設備
[0001]本技術涉及打印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高速光隔離的安全單向打印共享切換設備。
技術介紹
[0002]目前,在辦公環境中,多人使用一臺打印機的場景越來越多,普通的打印機共享切換器,各個主機與打印機之間物理連接是相通的,內網的數據會有泄露的風險。
[0003]在內網外網主機共享使用一臺打印機時,數據被緩存到打印機的讀寫區域,如果外網被植入惡意代碼,切換到外網之后,這個區域的數據可能被外網主機讀取,造成數據泄露。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設計了一種基于高速光隔離的安全單向打印共享切換設備。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基于高速光隔離的安全單向打印共享切換設備,本技術克服現有共享打印設備的不足,通過高速光隔離單向傳輸系統,消除信息泄漏的安全隱患,保證數據的安全,詳見下文描述:
[0006]一種基于高速光隔離的安全單向打印共享切換設備,所述設備包括:
[0007]第一處理器接收并處理內網計算機的打印信息,通過光發射器將打印信息傳輸至第三處理器;第二處理器接收并處理外網計算機的打印信息,通過光發射器將打印信息傳輸至第三處理器;第三處理器通過光接收器將接收的打印信息進行解析,發送給打印機。
[0008]其中,所述光發射器包括:
[0009]第一電容C1、第一電阻R1和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相連,第三電阻R3和第一三極管Q1、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相連,第二電阻R2和第一三極管Q1的發射極、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相連;第一發光二極管LED1和電源VCC、第三電阻R3相連;輸入端Input為第一處理器、第二處理器編碼后的打印信息。
[0010]其中,所述光接收器包括:
[0011]第一發光二極管LED2和第四電阻R4、第三三極管Q3基極相連;第五電阻R5和第三三極管Q3發射極、比較器U1負端輸入相連;比較器U1正端輸入和變阻器R6的變阻端相連;第二電容C2、第八電阻R8并聯后一端和比較器U1相連,一端和第四三極管Q4基極相連;第九電阻R9和第四三極管Q4集電集相連;輸出端Output為接收的編碼信息;
[0012]第七電阻R7一端和電源VCC相連,一端和第八電阻R8、比較器U1輸出端相連。
[0013]本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4]1、內網外網數據物理隔離:內網計算機到打印共享設備,再到打印機;外網計算機到打印共享設備,再到打印機,整個通路采用光單向傳輸方式,實現物理隔離;
[0015]2、速率高:打印速率可達10Mb/S,最大限度的保證打印速度;
[0016]3、智能檢測:共享切換設備對接收指令進行解析,非打印信息指令進行報警,保證用戶體驗;設備無需附加其它驅動,保持原有打印習慣,使用簡單、性能可靠。
[0017]綜上所述,本技術既保證了打印信息的安全,又具有較高的打印速度,保證客戶的使用體驗,為客戶使用提供方便。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一種基于高速光隔離的安全單向打印共享切換設備的原理圖;
[0019]圖2為光發射端原理圖;
[0020]圖3為光接收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對本技術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0022]實施例1
[0023]一種基于高速光隔離的安全單向打印共享切換設備,參見圖1,包括:處理器1、處理器2、處理器3。
[0024]處理器1接收并處理內網計算機1的打印信息,通過光發射器將信息發送,處理器3通過光接收器接收光發射器發送的信息。處理器2接收并處理外網計算機2的打印信息,通過光發射器將信息發送,處理器3通過光接收器接收光發射器發送的信息。處理器3將接收的信息進行解析,發送給打印機,實現打印過程。
[0025]實施例2
[0026]下面結合圖1
?
圖3,對實施例1中的方案進行進一步地介紹,詳見下文描述:
[0027]處理器1接收內網計算機的打印信息,編碼后發送給處理器3,非打印信息指令進行報警;處理器2接收外網計算機的打印信息,編碼后發送給處理器3,非打印信息指令進行報警;處理器3接收信息并解析后,將數據發送給打印機,實現打印過程。
[0028]如圖2所示,光發射器電路中,電容C1、電阻R1和三極管Q1的基極相連,電阻R3和三極管Q1、Q2集電極相連,電阻R2和Q1發射極、Q2基極相連;LED1和電源VCC、電阻R3相連。
[0029]其中,Input為處理器1、處理器2編碼后的信息,R1為限流電阻,防止輸入Q1基極電流過大;C1為加速電容,當Input輸入信號上升、下降時能夠使并聯的R1電阻瞬間被旁路并提供足夠的基極電流,減少Input信號的反應時間,提高反應速度,起到加速的作用;三極管Q1可以提高前端信號的驅動能力,保證三極管Q2基級的開啟電壓;通過電容C1(100pf)、電阻R1(1K)、三極管Q1(S9018)、三極管Q2(S9018)的組合,可以將光發射器LED1的速率提高到10Mb/s。
[0030]如圖3所示,光接收器LED2和電阻R4、三極管Q3基極相連;電阻R5和三極管Q3發射極、比較器U1負端輸入相連;比較器U1正端輸入和變阻器R6變阻端相連;電容C2、電阻R8并聯后一端和比較器U1相連,一端和三極管Q4基極相連;電阻R9和三極管Q4集電集相連;Output為接收的編碼信息。
[0031]其中,LED2光傳感器接收的電流通過三極管Q3進行放大,放大后通過比較器U1進行閾值信號篩選,提高信號靈敏度;R6變阻器可以調節閾值電壓;通過加速電容C2減小信號
的反應時間;通過三極管Q4提高輸出信號的驅動能力。通過三極管Q3(S9018)、電阻R6(10K)、比較器U1(LM393)、電容C2(100pf)、電阻R8(1K)、三極管Q4(MMBT3904)的組合,保證接收信號的速率在16Mb以上,確保輸出Output信號和前端發射Input信號一致。
[0032]本技術的工作過程是:設備上電后,處理器1等待接收內網計算機的打印信息,處理器2等待接收外網計算機的打印信息;當接收到打印信息后,進行自定義傳輸協議的編碼,編碼后通過單向光對管傳輸給處理器3,處理器3對接收的信息進行解碼,發送給打印機進行打印,完成整個打印過程。
[0033]通過以上操作,內網計算機、外網計算機到打印機的過程完全單向,計算器無法獲取打印機中的緩存數據,從而實現物理隔離的共享打印切換。
[0034]本技術實施例對各器件的型號除做特殊說明的以外,其他器件的型號不做限制,只要能完成上述功能的器件均可。
[0035]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附圖只是一個優選實施例的示意圖,上述本技術實施例序號僅僅為了描述,不代表實施例的優劣。
[0036]以上所述僅為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高速光隔離的安全單向打印共享切換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包括:并行連接的第一處理器、第二處理器,所述第一處理器連接內網計算機,所述第二處理器連接外網計算機;所述第一處理器、所述第二處理器均通過光發射器連接第三處理器,所述第三處理器通過光接收器連接打印機;所述光發射器包括:第一電容(C1)、第一電阻(R1)和第一三極管(Q1)的基極相連,第三電阻(R3)和第一三極管(Q1)、第二三極管(Q2)的集電極相連,第二電阻(R2)和第一三極管(Q1)的發射極、第二三極管(Q2)的基極相連;第一發光二極管(LED1)和電源(VCC)、第三電阻(R3)相連;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才山,賈玉鳳,孟祥文,胡雙喜,鄭晨,張文濤,徐洋,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光電安辰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