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印花輥輪裝置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印花輥輪裝置,包括主體機構、溫控機構和抻平機構,所述溫控機構位于主體機構上端的前端,所述抻平機構位于主體機構上端的后端,所述主體機構包括裝置本體、承載板、支撐腳和防滑墊,所述承載板固定安裝在裝置本體的左右兩端。該印花輥輪裝置,通過安裝溫控機構,實現了該裝置本體能夠對印花輥輪本體進行加熱,空氣層的設計使得輥輪外殼受熱受熱更加均勻,紅外測溫模塊的設計便于對印花輥輪本體的溫度進行監測,當印花輥輪本體溫度大于預設的最佳印圖案溫度范圍時,控制終端工作,加熱電阻絲停止工作,使印花輥輪本體印圖案效果維持最佳溫度及效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印花輥輪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印花輥輪裝置
,具體為一種印花輥輪裝置。
技術介紹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物質生活的需求也逐漸變高,在穿著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更多的追求時尚和美麗。
[0003]隨著紡織業的不斷發展,所生產制造的衣服的種類也越來越多,衣服面料上的花紋也是豐富多彩的,這就使得在印花的生產制作的過程中需要滿足不同印花樣式的需要,同時也要提高印花的質量,以滿足人們不斷升高的眼光。
[0004]現有的印花輥輪在印花過程中,通常需要對布料或是輥輪進行加熱,以保證印花質量,但是現有的印花輥輪通常實在操作臺上方設置加熱組件,對布料進行加熱,而這種加工效果較差,如溫度過高,或將導致布料損壞,實用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5](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6]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印花輥輪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現有的印花輥輪,不便于對輥輪本體進行加熱,不便于對輥輪本體的溫度進行監測的問題。
[0007](二)技術方案
[000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印花輥輪裝置,包括主體機構、溫控機構和抻平機構,所述溫控機構位于主體機構上端的前端,所述抻平機構位于主體機構上端的后端,所述主體機構包括裝置本體、承載板、支撐腳和防滑墊,所述承載板固定安裝在裝置本體的左右兩端,所述支撐腳固定安裝在裝置本體的下端,所述支撐腳均勻分布在裝置本體的下端,所述防滑墊固定安裝在支撐腳的的下端,所述溫控機構包括導線、插頭、控制終端、顯示屏、耐熱板、加熱電阻絲、連接桿、隔熱涂層、導熱板、印花輥輪本體、空氣層、紅外測溫模塊和金屬吸熱板,所述導線固定安裝在承載板左端的中部。
[0009]優選的,所述插頭固定安裝在導線的左端,所述插頭與導線電性連接,所述控制終端固定安裝在承載板左端的前端,所述控制終端與導線電性連接,所述顯示屏固定安裝在控制終端左端的后端,所述顯示屏與控制終端電性連接,所述耐熱板固定安裝在承載板的內部,所述加熱電阻絲固定安裝在承載板的內部,加熱電阻絲工作對印花輥輪本體進行加熱。
[0010]優選的,所述加熱電阻絲位于耐熱板的內部,所述加熱電阻絲與控制終端電性連接,所述連接桿固定安裝在承載板的內端,所述隔熱涂層固定設置在連接桿的內部,所述導熱板固定安裝在連接桿的內部,導熱板便于將熱量轉移到吸熱板上方。
[0011]優選的,所述導熱板位于隔熱涂層的內部,所述印花輥輪本體活動安裝在連接桿的內端,所述空氣層固定設置在印花輥輪本體的內部,所述紅外測溫模塊固定安裝在空氣層的內部,所述紅外測溫模塊與控制終端電性連接,所述金屬吸熱板固定安裝在印花輥輪
本體的內部,所述金屬吸熱板位于空氣層的內部,紅外測溫模塊便于對印花輥輪本體的溫度進行監測,當印花輥輪本體溫度大于預設的最佳印圖案溫度范圍時,控制終端工作,加熱電阻絲停止工作,空氣層的設計使得輥輪外殼受熱更加均勻。
[0012]優選的,所述抻平機構包括固定桿、張緊輥套、放置槽、電動推桿、推動桿、滑塊、支撐桿和壓緊輥套,所述固定桿固定安裝在承載板內端的后端,所述固定桿均勻分布在承載板內端的后端,所述張緊輥套活動安裝在固定桿的外端,所述放置槽固定設置在承載板的內端,所述放置槽位于張緊輥套與印花輥輪本體的中部,張緊輥套便于對被印花紙張或布料進行拉伸。
[0013]優選的,所述電動推桿固定安裝在放置槽的上端,所述推動桿固定安裝在電動推桿下端的傳動端,所述滑塊固定安裝在推動桿的下端,所述滑塊滑動連接放置槽,所述支撐桿固定安裝在滑塊的內端,所述壓緊輥套活動安裝在支撐桿的上端,壓緊輥套便于對被印花紙張或布料進行壓平。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該印花輥輪裝置,通過安裝溫控機構,實現了該裝置本體能夠對印花輥輪本體進行加熱,空氣層的設計使得輥輪外殼受熱受熱更加均勻,紅外測溫模塊的設計便于對印花輥輪本體的溫度進行監測,當印花輥輪本體溫度大于預設的最佳印圖案溫度范圍時,控制終端工作,加熱電阻絲停止工作,使印花輥輪本體印圖案效果維持最佳溫度及效果,提高工作效率;
[0016]2、該印花輥輪裝置,通過安裝抻平機構,實現了該裝置本體能夠對被印花紙張或布料進行拉伸,然后經過壓緊輥套下方進行壓平,避免被印花紙張或布料在運輸過程中偏移或產生褶皺,影響裝置印花質量的問題;
[0017]3、該印花輥輪裝置,通過安裝空氣層,實現了該裝置本體能夠在對印花輥輪本體加熱的過程中,使得輥輪外殼受熱更加均勻,避免金屬吸熱板吸熱過快導致輥輪外殼受熱不均,影響印花圖案質量的情況發生。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技術立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技術裝置本體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技術抻平機構局部細節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1]圖4為本技術溫控機構局部細節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1、主體機構;101、裝置本體;102、承載板;103、支撐腳;104、防滑墊;2、溫控機構;201、導線;202、插頭;203、控制終端;204、顯示屏;205、耐熱板;206、加熱電阻絲;207、連接桿;208、隔熱涂層;209、導熱板;210、印花輥輪本體;211、空氣層;212、紅外測溫模塊;213、金屬吸熱板;3、抻平機構;301、固定桿;302、張緊輥套;303、放置槽;304、電動推桿;305、推動桿;306、滑塊;307、支撐桿;308、壓緊輥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4]請參閱圖1
?
圖4,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印花輥輪裝置,包括主體機構1、溫控機構2和抻平機構3,溫控機構2位于主體機構1上端的前端,抻平機構3位于主體機構1上端的后端,主體機構1包括裝置本體101、承載板102、支撐腳103和防滑墊104,承載板102固定安裝在裝置本體101的左右兩端,支撐腳103固定安裝在裝置本體101的下端,支撐腳103均勻分布在裝置本體101的下端,防滑墊104固定安裝在支撐腳103的的下端,溫控機構2包括導線201、插頭202、控制終端203、顯示屏204、耐熱板205、加熱電阻絲206、連接桿207、隔熱涂層208、導熱板209、印花輥輪本體210、空氣層211、紅外測溫模塊212和金屬吸熱板213,導線201固定安裝在承載板102左端的中部。
[0025]插頭202固定安裝在導線201的左端,插頭202與導線201電性連接,控制終端203固定安裝在承載板102左端的前端,控制終端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印花輥輪裝置,包括主體機構(1)、溫控機構(2)和抻平機構(3),其特征在于:所述溫控機構(2)位于主體機構(1)上端的前端,所述抻平機構(3)位于主體機構(1)上端的后端,所述主體機構(1)包括裝置本體(101)、承載板(102)、支撐腳(103)和防滑墊(104),所述承載板(102)固定安裝在裝置本體(101)的左右兩端,所述支撐腳(103)固定安裝在裝置本體(101)的下端,所述支撐腳(103)均勻分布在裝置本體(101)的下端,所述防滑墊(104)固定安裝在支撐腳(103)的下端,所述溫控機構(2)包括導線(201)、插頭(202)、控制終端(203)、顯示屏(204)、耐熱板(205)、加熱電阻絲(206)、連接桿(207)、隔熱涂層(208)、導熱板(209)、印花輥輪本體(210)、空氣層(211)、紅外測溫模塊(212)和金屬吸熱板(213),所述導線(201)固定安裝在承載板(102)左端的中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印花輥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頭(202)固定安裝在導線(201)的左端,所述插頭(202)與導線(201)電性連接,所述控制終端(203)固定安裝在承載板(102)左端的前端,所述控制終端(203)與導線(201)電性連接,所述顯示屏(204)固定安裝在控制終端(203)左端的后端,所述顯示屏(204)與控制終端(203)電性連接,所述耐熱板(205)固定安裝在承載板(102)的內部,所述加熱電阻絲(206)固定安裝在承載板(102)的內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印花輥輪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電阻絲(206)位于耐熱板(205)的內部,所述加熱電阻絲(206)與控制終端(203)電性連接,所述連接桿(207)固定安裝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仕斌,黃文教,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鼎高光電產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