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高標號水泥生產裝置,包括粉磨機、粉料輸送機和高標號水泥倉,粉磨機包括粉磨筒,粉磨筒的上端設有進料斗和電機,下端設有出料筒,粉磨筒內設有與電機傳動連接的研磨組件和疏通桿,疏通桿的下端延伸至出料筒內,電機在帶動研磨組件工作時可帶動疏通桿轉動的同時上下往復運動,實現對出料筒內物料的疏通,避免出料筒堵塞。避免出料筒堵塞。避免出料筒堵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標號水泥生產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水泥生產
,具體涉及一種高標號水泥生產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水泥是一種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加水攪拌后成漿體,能在空氣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膠結在一起。水泥是砂漿和混凝土的重要組成成分,它的強度高低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強度也是判斷水泥標號的主要依據,不同標號的水泥可以應用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中,不同標號的水泥的區別之處在于輔材(即粉狀成品混合材,如粉煤灰等)的摻入量, 高標號的水泥,其輔材的摻入量較少,低標號的水泥,其輔材的摻入量較大。
[0003]現有技術中水泥的制備工藝為兩磨一燒,即原料經破碎、磨細和混勻制成生料,生料再經過高溫煅燒成熟料,然后將熟料、石膏和混合材加入粉磨機,經粉磨得到水泥成品,現有的高標號水泥生產裝置在粉磨時不能對出料管進行疏通,出料管易堵塞,影響生產,如公告號為CN216936173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水泥生產用水泥粉磨裝置,該裝置通過兩次碾磨,提高了水泥原料粉磨后成品的質量,但該裝置不能對出料筒進行疏通,生產過程中易出現出料筒堵塞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標號水泥生產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中高標號水泥生產裝置在對水泥原料進行粉磨時無法對出料筒進行疏通,從而導致出料筒易堵塞的技術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高標號水泥生產裝置,包括粉磨機、粉料輸送機和高標號水泥倉,所述粉磨機包括粉磨筒,所述粉磨筒的頂板上設有進料斗和電機,所述粉磨筒內設有研磨組件,所述粉磨筒的下端設有出料筒,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設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下端開設有安裝腔,所述安裝腔內設有疏通桿,所述疏通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出料筒內,所述疏通桿的上端兩側均設有連接桿,所述轉軸的側壁上設有供所述連接桿貫穿的條形孔,兩個所述連接桿相互遠離的一端穿出所述條形孔與同一個環套連接,所述環套滑動套設在所述轉軸上,所述環套的外側壁上設有傾斜設置的環形導向槽,所述粉磨筒的頂板上固定安裝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內壁上固設有與所述環形導向槽配合的導向塊。
[0007]進一步地,所述疏通桿的下端為錐形結構,且所述疏通桿的下端側壁上設有疏通橫桿。
[0008]進一步地,所述疏通桿的下部側壁上設有攪拌葉。
[0009]更進一步地,所述攪拌葉傾斜設置,所述攪拌葉的下端朝向所述疏通桿的轉動方向傾斜。
[0010]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桿與所述疏通桿卡接。
[0011]進一步地,所述連接桿與所述環套螺栓連接。
[0012]進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側壁上設有供所述導向塊貫穿的安裝孔,所述導向塊遠離所述環形導向槽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外側并與所述套筒螺栓連接。
[0013]進一步地,所述粉磨筒的頂板下端固定安裝有防塵罩,所述套筒和所述環套均位于所述防塵罩內,所述轉軸貫穿所述防塵罩的底板并與之轉動連接。
[0014]進一步地,所述研磨組件包括設于所述粉磨筒內壁上的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上、下兩端分別開設有第一錐形腔和第二錐形腔,所述第一錐形腔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減小,所述第二錐形腔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增大,所述第一錐形腔的下端與所述第二錐形腔的上端之間設有進料通道,所述轉軸的外壁上固定安裝有與所述第二錐形腔配合的第一錐形研磨塊。
[0015]更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柱的下方設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上開設有上下連通的第三錐形腔,所述第三錐形腔的直徑從上到下依次減小,所述轉軸的外壁上固定安裝有與所述第三錐形腔配合的第二錐形研磨塊。
[0016]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在使用時,電機驅動轉軸轉動,轉軸通過連接柱和條形孔的配合帶動疏通桿和環套轉動,從而使導向塊在環形導向槽內滑動,由于環形導向槽傾斜設置,在導向塊和環形導向槽的導向作用下,環套在轉動的同時不斷上下往復運動,進而帶動疏通桿轉動的同時上下往復運動,實現對出料筒內物料的疏通作用,可避免出料筒堵塞。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粉磨機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圖2中的A處放大圖;
[0020]圖4為本技術一個實施例中環套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2]在本技術的描述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的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0023]參照圖1
?
4,本技術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高標號水泥生產裝置,包括粉磨機1、粉料輸送機2和高標號水泥倉3,粉磨機1通過粉料輸送機2與高標號水泥倉3連接,經粉磨機1粉磨后得到的高標號水泥經粉料輸送機2送入高標號水泥倉3中保存,粉料輸送機2為現有技術,粉磨機1包括粉磨筒4,粉磨筒4的頂板上設有進料斗5和電機6,粉磨筒1的內部設有研磨組件,粉磨筒4的下端設有出料筒7,電機6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轉軸8,轉軸8的下端貫穿粉磨筒1的頂板并與所述頂板轉動連接,轉軸8豎直穿設在粉磨筒1內且與粉磨筒1同軸設
置,轉軸8的下端開設有安裝腔9,安裝腔9內可滑動地設有疏通桿10,疏通桿10的下端延伸至出料筒7內,疏通桿10的上端左、右兩側均設有連接桿11,轉軸8的左、右側壁上均設有供連接桿11貫穿的條形孔12,連接桿11可以沿條形孔12的長度方向滑動,優選地,連接桿11為方形桿,且條形孔12的寬度與連接桿11的寬度相適配,使得轉軸8能帶動連接桿11和疏通桿10同步轉動,兩個連接桿11相互遠離的一端穿出條形孔12與同一個環套13連接,環套13滑動套設在轉軸8上,優選地,環套13與轉軸8間隙配合,環套13的外側壁上設有傾斜設置的環形導向槽14,粉磨筒1的頂板上固定安裝有套筒15,套筒15的內壁上固設有與環形導向槽14配合的導向塊151,導向塊151的一端位于環形導向槽14內并與環形導向槽14滑動連接,本技術在使用時,通過電機6帶動轉軸8轉動,轉軸8 通過條形孔12與連接桿11的配合帶動連接桿11、疏通桿10和環套13同步轉動,從而使導向塊151沿著環套13外部的環形導向槽14滑動,由于環形導向槽14傾斜設置,且導向塊151固定在套筒15內,使得環套13在轉動的同時能夠上下往復運動,進而帶動疏通桿10轉動的同時上下往復運動,實現對出料筒7內物料的疏通作用,可以避免出料筒7堵塞,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
[0024]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中,優選地,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標號水泥生產裝置,包括粉磨機、粉料輸送機和高標號水泥倉,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磨機包括粉磨筒,所述粉磨筒的頂板上設有進料斗和電機,所述粉磨筒內設有研磨組件,所述粉磨筒的下端設有出料筒,所述電機的輸出端設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下端開設有安裝腔,所述安裝腔內設有疏通桿,所述疏通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出料筒內,所述疏通桿的上端兩側均設有連接桿,所述轉軸的側壁上設有供所述連接桿貫穿的條形孔,兩個所述連接桿相互遠離的一端穿出所述條形孔與同一個環套連接,所述環套滑動套設在所述轉軸上,所述環套的外側壁上設有傾斜設置的環形導向槽,所述粉磨筒的頂板上固定安裝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內壁上固設有與所述環形導向槽配合的導向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標號水泥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桿的下端為錐形結構,且所述疏通桿的下端側壁上設有疏通橫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標號水泥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桿的下部側壁上設有攪拌葉。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高標號水泥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葉傾斜設置,所述攪拌葉的下端朝向所述疏通桿的轉動方向傾斜。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標號水泥生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與所述疏通桿卡接。6.根據權利要求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夏磊,張立謙,裴洪,馬占強,王靈北,黨建哲,王海峰,
申請(專利權)人:洛陽黃河同力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