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動物跑臺,包括槽體、跑步帶、驅動件和兩根轉輥,槽體為槽口朝上并沿前后方向水平設置方體形槽,兩根轉輥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設置并沿前后方向間隔分布在槽體內,每根轉輥的兩端均與槽體兩側側壁轉動連接,驅動件安裝在槽體上,且驅動件與任意一根轉輥傳動連接,位于后方的轉輥與槽體后側槽壁之間具有間隙,且間隙處水平安裝有金屬材質的格柵板,格柵板的前端靠近跑步帶的后上端,槽體后側壁上設有夾持件,夾持件用以夾緊實驗動物的尾巴,格柵板前后方向對應的長度小于實驗動物尾巴的長度,格柵板用以通電以對實驗動物進行電刺激,該動物跑臺的跑步帶長度短,可減小動物跑臺的長度。小動物跑臺的長度。小動物跑臺的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動物跑臺
[0001]本技術屬于實驗器材領域,特別設計一種動物跑臺。
技術介紹
[0002]現有的動物跑臺通常是針對大鼠的跑臺,其跑道長度通常為大鼠體長的數倍,故目前動物跑臺的體積也通常較大,CN217470989U《一種多功能柜式動物實驗跑臺》和CN217184342U《一種具有防夾電柵欄的大小鼠跑步機》均公開了在跑步帶的上方設置多個隔間形成多個跑道,同時在多個跑道的同一端設置電擊格柵以對實驗動物進行電擊,從而使得實驗動物能持續在跑步帶上跑步,但實驗動物在跑步帶上跑步時,跑步帶需容納實驗動物全部身長(包括尾巴,因為實驗動物的尾巴若是碰到電擊格柵會被電擊,而實驗動物為了避免被電擊,必然努力的奔跑至尾巴也在跑步帶上,而不與電擊格柵接觸),故此時跑步帶的長度通常要大于實驗動物的體長(甚至是多倍),故其體積較大,另外CN214257603U《一種模擬多種環境下動物跑臺模型試驗裝置》公開了在跑道上端增設蓋子,并給柜體連通氣瓶以調節柜體內的氧氣濃度,但其無法模擬實驗動物在進行爬坡或下坡條件下的跑步動態。
技術實現思路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長度較短的動物跑臺。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動物跑臺,包括槽體、跑步帶、驅動件和兩根轉輥,所述槽體為槽口朝上并沿前后方向水平設置方體形槽,兩根所述轉輥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設置并沿前后方向間隔分布在所述槽體內,每根所述轉輥的兩端均與所述槽體兩側側壁轉動連接,所述跑步帶套在兩根所述轉輥上并由兩根所述轉輥撐開,所述驅動件安裝在所述槽體上,且所述驅動件與任意一根所述轉輥傳動連接,位于后方的所述轉輥與所述槽體后側槽壁之間具有間隙,且所述間隙處水平安裝有金屬材質的格柵板,所述格柵板的左右兩側和后側均與所述槽體對應側的槽壁絕緣連接,所述格柵板的前端靠近所述跑步帶的后上端,所述槽體后側壁上設有夾持件,所述夾持件用以夾緊實驗動物的尾巴,所述格柵板前后方向對應的長度小于實驗動物尾巴的長度,所述格柵板用以通電以對實驗動物進行電刺激。
[0005]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槽體內位于所述格柵板和跑步帶的上方還設有多根沿前后方向豎向設置并沿左右方向間隔分布的隔板,多根所述隔板的下端延伸至靠近所述跑步帶和格柵板的上端并將所述槽體內分割成多個沿左右方向分布的跑道,且所述槽體的后側壁上對應每個所述跑道的位置處分別設有一個夾持件,其中,所述跑道的個數為2
?
4個。
[0006]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夾持件為鼠尾夾。
[0007]上述技術方案中位于前端的所述轉輥中部轉動設置有一根轉軸,所述槽體兩側槽壁的前端分別設有弧形的滑孔,所述滑孔的弧口朝后,且其弧心與位于后端的所述轉輥同軸分布,且所述轉軸的兩端均經兩個所述滑孔穿出至所述槽體外,且所述轉軸的兩端均設
有外螺紋,并分別螺紋安裝至少一個螺母,擰緊所述轉軸兩端的螺母以將所述轉軸緊固在所述槽體上,或擰松任意一端的螺母以相對于所述滑孔調節所述轉軸的高度以調節所述跑步帶的傾斜角度。
[0008]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驅動件為伺服電機或變頻電機。
[0009]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槽體的槽口處設有蓋板。
[0010]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槽體的側壁還設有進氣口,所述進氣口用以與氣瓶的出氣口連通,所述氣瓶內用以裝納低氧濃度的空氣。
[0011]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槽體上還設置有用以監測所述槽體內氧氣濃度、二氧化碳濃度和溫濕度的氧氣濃度監測元件、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元件、溫度監測元件和濕度監測元件。
[0012]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過在槽體內后側壁上設置夾持件來將實驗動物的尾巴固定,故此時跑步帶后端的距槽體后側壁的間距需滿足實驗動物的四肢均落在跑步帶上,此時對跑步帶的前后向的長度要求較小,且槽體前側槽壁滿足實驗動物尾部固定后,頭部不觸碰到前側槽壁即可,以實驗動物為大鼠為例,此時整個槽體前后向的長度可為30cm左右即可,因此其可較現有的跑臺長度更短;
[0013]2、通過將位于前端的轉輥內設轉軸,并將轉軸與槽體上滑孔配合安裝,如此可調節跑步帶前后傾斜角度,從而模擬大鼠在上坡路段或下坡路段進行跑步的狀態;
[0014]3、通過設置蓋板可避免大鼠蹦出跑道外,而在槽體上設置于氣瓶連通的進氣口,可對槽體內如此可將蓋板蓋在槽體的槽口處,再由氣瓶往槽體內充入含一定濃度氧氣的混合氣體,以模擬大鼠在對應氧濃度條件下的跑步,另外可由氧氣濃度監測元件、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元件、溫度監測元件和濕度監測元件對槽體內的氧氣濃度、二氧化碳濃度、溫度和濕度進行監控。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動物跑臺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動物炮臺的俯視圖;
[0017]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所述動物跑臺的蓋板的安裝示意圖。
[0018]圖中:1槽體、11滑孔、12進氣口、13蓋板、2跑步帶、3驅動件、4轉輥、41轉軸、42螺母、5格柵板、6夾持件、7隔板、81氧氣濃度監測元件、82二氧化碳濃度監測元件、83溫度監測元件、84濕度監測元件、9氣瓶。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技術的范圍。在下列段落中參照附圖以舉例方式更具體地描述本技術。根據下面說明和權利要求書,本技術的優點和特征將更清楚。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例,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
[0020]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動物跑臺,包括槽體1、跑步帶2、驅動件3和兩根轉輥4,所述槽體1為槽口朝上并沿前后方向水平設置方體形槽,兩根所述轉輥4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設置并沿前后方向間隔分布在所述槽體1內,每根所述轉輥4的兩端均與所述槽
體1兩側側壁轉動連接,所述跑步帶2套在兩根所述轉輥4上并由兩根所述轉輥4撐開,所述驅動件3安裝在所述槽體1上,且所述驅動件3與任意一根所述轉輥4傳動連接,位于后方的所述轉輥4與所述槽體1后側槽壁之間具有間隙,且所述間隙處水平安裝有金屬材質的格柵板5,所述格柵板5的左右兩側和后側均與所述槽體1對應側的槽壁絕緣連接,所述格柵板5的前端靠近所述跑步帶2的后上端,所述槽體1后側壁上設有夾持件6,所述夾持件6用以夾緊實驗動物的尾巴,所述格柵板5前后方向對應的長度小于實驗動物尾巴的長度,所述格柵板5用以通電以對實驗動物進行電刺激,通過在槽體內后側壁上設置夾持件來將實驗動物的尾巴固定,故此時跑步帶后端的距槽體后側壁的間距需滿足實驗動物的四肢均落在跑步帶上,此時對跑步帶的前后向的長度要求較小,且槽體前側槽壁滿足實驗動物尾部固定后,頭部不觸碰到前側槽壁即可,以實驗動物為大鼠為例,此時整個槽體前后向的長度可為30cm左右即可,因此其可較現有的跑臺長度更短。
[0021]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槽體1內位于所述格柵板5和跑步帶2的上方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動物跑臺,其特征在于,包括槽體(1)、跑步帶(2)、驅動件(3)和兩根轉輥(4),所述槽體(1)為槽口朝上并沿前后方向水平設置方體形槽,兩根所述轉輥(4)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設置并沿前后方向間隔分布在所述槽體(1)內,每根所述轉輥(4)的兩端均與所述槽體(1)兩側側壁轉動連接,所述跑步帶(2)套在兩根所述轉輥(4)上并由兩根所述轉輥(4)撐開,所述驅動件(3)安裝在所述槽體(1)上,且所述驅動件(3)與任意一根所述轉輥(4)傳動連接,位于后方的所述轉輥(4)與所述槽體(1)后側槽壁之間具有間隙,且所述間隙處水平安裝有金屬材質的格柵板(5),所述格柵板(5)的左右兩側和后側均與所述槽體(1)對應側的槽壁絕緣連接,所述格柵板(5)的前端靠近所述跑步帶(2)的后上端,所述槽體(1)后側壁上設有夾持件(6),所述夾持件(6)用以夾緊實驗動物的尾巴,所述格柵板(5)前后方向對應的長度小于實驗動物尾巴的長度,所述格柵板(5)用以通電以對實驗動物進行電刺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跑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體(1)內位于所述格柵板(5)和跑步帶(2)的上方還設有多根沿前后方向豎向設置并沿左右方向間隔分布的隔板(7),多根所述隔板(7)的下端延伸至靠近所述跑步帶(2)和格柵板(5)的上端并將所述槽體(1)內分割成多個沿左右方向分布的跑道,且所述槽體(1)的后側壁上對應每個所述跑道的位置處分別設有一個夾持件(6)。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跑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件(6)為鼠尾夾。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物跑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跑道的個數為2
?
4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跑臺,其特征在于,位于前端的所述轉輥(4)中部轉動設置有一根轉軸(4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騰生,龔麗景,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體育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