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化纖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化纖絲車牽引車,包括牽引車本體,在牽引車本體上設置有液壓系統,在液壓系統上設置有牽引器,所述液壓系統帶動牽引器升降,所述牽引器向牽引車本體的尾部延伸,在牽引器的端部設置有第一連接件,在第一連接件上通過豎直的第一轉軸連接有第二連接件,在第二連接件上設置有第一安裝板,在第一安裝板兩端設置有拖鉤,所述拖鉤與第二連接件分別位于第一安裝板的兩側,所述第一轉軸與第一安裝板兩側的拖鉤之間的距離相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得到的一種化纖絲車牽引車,使用過程靈活方便,能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升化纖絲車移動效率。提升化纖絲車移動效率。提升化纖絲車移動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化纖絲車牽引車
[0001]本技術涉及化纖生產設備
,尤其是一種化纖絲車牽引車。
技術介紹
[0002]化纖紡織行業各種絲餅需掛在絲車上進行運輸至加彈車間加工或打包車間進行包裝,目前都是人工將一輛輛的絲車運送至指定地點,人工拉絲車費時費力,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為了解決上述技術不足而提供一種化纖絲車牽引車,能靈活牽引化纖絲車,降低工人勞動強度及提升化纖絲車移動效率。
[0004]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化纖絲車牽引車,包括牽引車本體,在牽引車本體上設置有液壓系統,在液壓系統上設置有牽引器,所述液壓系統帶動牽引器升降,所述牽引器向牽引車本體的尾部延伸,在牽引器的端部設置有第一連接件,在第一連接件上通過豎直的第一轉軸連接有第二連接件,在第二連接件上設置有第一安裝板,在第一安裝板兩端設置有拖鉤,所述拖鉤與第二連接件分別位于第一安裝板的兩側,所述第一轉軸與第一安裝板兩側的拖鉤之間的距離相同。
[0005]上述方案中,牽引車本體即為具有主動行走能力的動力機械,其能帶動化纖絲車移動,且具有轉向能力。其中液壓系統為帶有液壓站的液壓缸,能帶動牽引器升降,牽引器端部的拖鉤開口向下,拖鉤對準化纖絲車的橫梁后,液壓系統帶動牽引器下降,使得拖鉤可以鉤住橫梁,而液壓系統對牽引器施加一定壓力后,在化纖絲車移動過程中,拖鉤可以穩定鉤住橫梁,不易移動脫落。工人僅需要操作牽引車本體,即可帶動化纖絲車移動,轉向操控方便穩定,能有效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化纖絲車的移動效率也得到提升。
[0006]在第一轉軸兩側的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之間分別設置有壓簧,壓簧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固定連接。
[0007]所述拖鉤包括至少兩個牽引鉤,牽引鉤之間并排間隔設置。
[0008]還包括連接拖架,所述連接拖架包括架體及設置在架體兩端的第二安裝板、第三安裝板,所述第二安裝板與架體之間通過豎直的第二轉軸連接,在第二安裝板的兩端設置有拖鉤,第二安裝板兩端的拖鉤與第二轉軸之間的距離相同;在第三安裝板的兩端設置有拖鉤。
[0009]所述第三安裝板與架體之間通過水平的第三轉軸連接。
[0010]所述牽引車本體包括車架、電池、驅動輪、從動輪和轉向器,驅動輪和從動輪設置在車架上,電池設置在車架上,轉向器設置在車架上,所述轉向器用于驅動輪轉向,電池為驅動輪提供電能,所述液壓系統設置在車架上。
[0011]本技術所得到的一種化纖絲車牽引車,使用過程靈活方便,能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升化纖絲車移動效率。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1的結構主視圖;
[0013]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1的結構俯視圖;
[0014]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2的連接拖架的結構主視圖;
[0015]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2的連接拖架的結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更進一步闡述本技術為實現預定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0017]實施例1:
[0018]如圖1、圖2所示,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化纖絲車牽引車,包括牽引車本體,在牽引車本體上設置有液壓系統2,在液壓系統2上設置有牽引器3,所述液壓系統2帶動牽引器3升降,所述牽引器3向牽引車本體的尾部延伸,在牽引器3的端部設置有第一連接件4,在第一連接件4上通過豎直的第一轉軸6連接有第二連接件5,在第二連接件5上設置有第一安裝板7,在第一安裝板7兩端設置有拖鉤8,所述拖鉤8與第二連接件5分別位于第一安裝板7的兩側,所述第一轉軸6與第一安裝板7兩側的拖鉤8之間的距離相同。
[0019]在第一轉軸6兩側的第一連接件4與第二連接件5之間分別設置有壓簧9,壓簧9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連接件4、第二連接件5固定連接。其中第一轉軸6兩側的壓簧9相同,即自然狀態下的長度及壓縮能力等均相同。所以在正常狀態下,壓簧9的作用能將第一連接件4、第二連接件5相對保持平行,所以在化纖絲車移動過程中比較穩定,不會發生偏移等情況。
[0020]所述拖鉤8包括至少兩個牽引鉤,牽引鉤之間并排間隔設置。牽引鉤并排設置,在牽引鉤與化纖絲車的橫梁連接后,兩者之間為面連接,所以連接后更加穩定可靠,對化纖絲車運行方向的把控更加穩定可靠。
[0021]所述牽引車本體包括車架1、電池10、驅動輪12、從動輪13和轉向器11,驅動輪12和從動輪13設置在車架1上,電池10設置在車架1上,轉向器11設置在車架1上,所述轉向器11用于驅動輪12轉向,電池10為驅動輪12提供電能,所述液壓系統2設置在車架1上。其牽引車本體的車架1的具體結構不作限定,轉向器11連接驅動輪12,可上下擺臂,左右擺臂控制前進方向。電池倉焊接在車架1上,電池倉內安裝24V三元鋰電池10,電池10容量200Ah滿足續航12小時,電池倉邊安裝有充電口,電池倉上方安裝有電量顯示以及開關;驅動輪12使用8寸包膠輪,安裝在24V直流無刷電機上,電機功率0.8KW,電機安裝于車架1上,當然電機與驅動輪12可以為一體結構。
[0022]上述方案中,牽引車本體即為具有主動行走能力的動力機械,其能帶動化纖絲車移動,且具有轉向能力。其中液壓系統2為帶有液壓站的液壓缸,能帶動牽引器3升降,牽引器3端部的拖鉤8開口向下,拖鉤8對準化纖絲車的橫梁后,液壓系統2帶動牽引器3下降,使得拖鉤8可以鉤住橫梁,而液壓系統2對牽引器3施加一定壓力后,在化纖絲車移動過程中,拖鉤8可以穩定鉤住橫梁,不易移動脫落。工人僅需要操作牽引車本體,即可帶動化纖絲車移動,轉向操控方便穩定,能有效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化纖絲車的移動效率也得到提升。
[0023]本實施例的化纖絲車牽引車可以對一輛化纖絲車進行牽引,此時牽引器3端部的
兩個拖鉤8全部鉤住一輛化纖絲車的橫梁,能帶動一輛化纖絲車穩定運行。當然,該化纖絲車牽引車也可以同時牽引兩輛化纖絲車,被牽引的兩輛化纖絲車并排停放,將牽引器3端部的兩個拖鉤8分別鉤住兩輛化纖絲車的橫梁,從而將兩輛化纖絲車連接為一體,前向同時牽引移動,可提升工人對化纖絲車移送的效率,而且勞動強度低。
[0024]實施例2:
[0025]如圖3、圖4所示,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化纖絲車牽引車,其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還包括連接拖架,所述連接拖架包括架體14及設置在架體14兩端的第二安裝板15、第三安裝板17,所述第二安裝板15與架體14之間通過豎直的第二轉軸16連接,在第二安裝板15的兩端設置有拖鉤8,第二安裝板15兩端的拖鉤8與第二轉軸16之間的距離相同;在第三安裝板17的兩端設置有拖鉤8。
[0026]所述第三安裝板17與架體14之間通過水平的第三轉軸18連接。
[0027]本實施例中,采用連接拖架,可以將兩輛甚至多輛化纖絲車連接成一列,從而可以增加牽引車對化纖絲車的單次牽引數量,進一步提升對化纖絲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化纖絲車牽引車,包括牽引車本體,其特征是:在牽引車本體上設置有液壓系統,在液壓系統上設置有牽引器,所述液壓系統帶動牽引器升降,所述牽引器向牽引車本體的尾部延伸,在牽引器的端部設置有第一連接件,在第一連接件上通過豎直的第一轉軸連接有第二連接件,在第二連接件上設置有第一安裝板,在第一安裝板兩端設置有拖鉤,所述拖鉤與第二連接件分別位于第一安裝板的兩側,所述第一轉軸與第一安裝板兩側的拖鉤之間的距離相同。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化纖絲車牽引車,其特征是:在第一轉軸兩側的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之間分別設置有壓簧,壓簧的兩端分別與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化纖絲車牽引車,其特征是:所述拖鉤包括至少兩個牽引鉤,牽引鉤之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玉萍,陳成,施中其,沈衛亮,吳國旺,施耀飛,朱紅星,
申請(專利權)人:桐鄉市中維化纖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